APP下载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0-11-25顾国东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顾国东

摘 要:为了提升森林资源生产质量与效率,国家各级森力资源管理单位充分地认识到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在环境治理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现实中,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实施单位有国有森林公园、国有林区管理单位、自然保护区或者县级行政区划调查单位。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可以大力提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工作的针对性,进而保证规划设计方案满足现实发展需要。

1.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整体森林资源数量较大,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造成人均森林资源量较少。与世界人均森林资源量相比,我国只占到世界人均森林资源量的20%。同时,我国人均森林蓄积只占到世界人均森林蓄积的1/8。从森林质量来看,我国森林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森林年龄结构来看,也欠缺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可利用的森林资源量较少,进而不能满足现实发展需要。从林地资源的应用途径来看,则存在林地被征占滥用现象,会进一步造成林地可利用资源量的减少。因此,加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对森林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以及加大林业健康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当前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应用的方法

2.1小班目测

小班目测法是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小班目测前的培训,工作过程中,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小班划分调查,这种目测方法能够直接有效地对所测地区内所有森林资源作准确的目测。

2.2角规测树

将所需要调查的树木按照林种、年龄分组。运用角规测树法对分组内相应面积中规定的林木胸径进行观测,收集数据结束后,利用如GPS、电脑等设备完善和补充,更新原有数据,绘制特定比例的地图。地形图要包含以下因素:所在区域内的各类地形地貌、建筑物情况、水域以及小班的注记。如若没有办法标注应以颜色区分作为小班标注。按照小班调查绘制地图时着色可以按优势树种、树龄、小班地形以及面积来绘制。需要注意的是森林分布图需要整合小班,大于规范的分布图需要按林相图来作颜色的区分。

2.3遥感技术

具有能夠全天候、多时段地对森林资源数据进行检测的RS,能够结合共线方程全自动绘图的高清数码相机,在我国进入广泛运用的阶段。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使森林资源的调查更加便捷,数据更加精准,也促进了森林产业的稳步发展。遥感技术与老旧的调查方法相比,资源浪费相对较少,调查工作的难度和成本的投入减小,可以全天候多时段地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控和数据的收集。但是先进的技术也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还不够先进,还需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我国并未完善适合当地情况的森林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国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数据的更新问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隐患;能够提高遥感技术准确性的智能化分类软件还有待开发。

3.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思考

3.1发挥森林资源一体化检测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经过几代林业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取得长足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借鉴了前苏联的先进技术,利用地面实测和航空测量的方法,对我国主要林区的森林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20世纪60年代,我国引进了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抽样技术。70年代,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连续清查的体系,基本查清了全国森林资源的情况。80年代以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称为一类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称为二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称为三类调查)的调查制度建立,并在东北、华东、西北、中南4个区域成立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并引进了3S等技术手段,完善了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方法。据此,我国基本形成了国家和地方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21世纪,强调生态建设,我国为了适应大环境的要求,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监控,并进一步大范围地应用新兴技术,初步形成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的基本框架。直至今日,我国已经完成了7次全国森林资源的清查工作。

虽然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在20世纪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和地方的检测体系不衔接,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两类体系还没有实现有效衔接,优势互补没有体现,调查得出的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并且监测工作不协调,导致了投入的经费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中的误差值大大提升,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不一致,严重影响了国家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进行困难。我国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知识简单的对设备进行更新,工作的思路、方法特点都没有大的突破。

3.2确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新思路

首先要因地制宜,完善调查内容。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在真正的调查过程中并不能完全的保质保量完成,而且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调查内容没有较大的变化,完成的调查都是千篇一律。为了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应该由对森林经营单位的界限、合理范围内的规划,扩展到对各类林地的蓄积情况、面积、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调查。近年来,生态环境整体呈下降趋势,各种病虫害对森林资源带来极大的影响,病虫害繁多,造成森林资源大面积的毁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查森林资源的病虫害源发病情况,并且要将此类数据汇总后融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方案之中。其次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优化调查方式。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是针对林地和疏林地采用总体控制的方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要根据乔木类型、林龄、优势树种、地面坡度、面积和形状选择相应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方法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再者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对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如果调查人员没有足够高的敬业奉献精神势必会给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造成影响,不仅没有办

法完成上级派发的任务,更无法进行创新。因此对调查人员的培训已成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必备环节。提高调查人员的素质可以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引进来”指把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来,有计划地组织关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培训。“走出去”是指让员工到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的院校或者单位接受相关的培训,继续接受教育。

最后要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在工作前要明确任务、时限、质量等,按照工作方案展开,在调查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对各调查小组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奖惩制度。

4.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整体的森林资源需求量逐步增加。加强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重视,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健全管理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才能确保工作人员真正重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满足其发展需求,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雨,王桂凤.对做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3,11(30):41-42.

[2] 刘文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总结与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3):90-91.

[3] 谢光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9,2(24):226-227.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浅谈营林生产的重要性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基于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