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与实际应用分析
2020-11-25陈凌波
陈凌波
摘 要:如今住宅小区的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住宅小区中人车分流、新材料的运用等,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景观设计新思路、新手法,在实际应用中收效甚佳。针对这些问题和情况,本文进行了阐述、分析,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优势,建设出更为舒适优美的住宅小区景观。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实际应用;人车分流;塑木
绪 论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的不断成熟,景观作为住宅小区产品品质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城市汽车数量飞速增长,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安全隐患,停车困难,环境污染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住宅小区人车分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也因此产生了一些问题。
景观作为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我们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住宅小区景观建设中,尽量使用节能、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在新材料的实际应用中会产生诸如施工成品不易保护、后期易被破坏等问题。
在景观设计中打开新思路、尝试新手法,能够在实际应用时取得良好收效。
上述问题的出现,固然有施工、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原因,但是如何通过景观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把收效良好的设计经验充分发挥,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笔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上述内容进行阐述、分析。
一、住宅小区的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就是人、车分道而行。在住宅小区内真正实现人车分流,必须是行人与车辆不在同一出入口。也就是在小区主入口设置地下车库入口,车辆由此直接进入地下车库。
(一)人车分流的优点。人车能够各行其道,避免了车对小区内行人造成的安全隐患;解决了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景观污染(机动车开进绿地碾压植物)等问题;解决了地面停车难的问题,节省并整齐划分了公共空间,便于小区的规范化管理。
(二)人车分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北京某住宅小区为例,由于人车分流只针对机动车,两轮、三轮等电动车并不在分流之列,所以这些车辆在小区内行驶十分肆无忌惮。
因为实行人车分流,所以在景观设计上小区内绿地采用平道牙,近道路一侧为开敞草坪,内部有层次地种植乔灌木等,以达到更好的亲人性。这无形中为电动车“抄近道”提供了便利条件,电动车及装修运输推车等全部都可以随意进入绿地内,碾压植物、撞断树木、压毁非承载铺装的园路等等。
在集中入住装修时期,这些车辆甚至在单元出入口停满后直接停进两侧绿地里,造成各单元出入口周边绿地内植物大面积死亡,景观效果破坏殆尽。与此同时,这些车辆对绿地内游憩的人也构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
(三)解决办法。虽然物业公司的管理对此类问题来说十分重要,但我们也可以从景观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在该项目中的具体解决办法为:在平道牙内侧安装简易木质栅栏,既阻挡了车辆进入绿地,又具有贴近自然、美观不突兀的观赏效果。
据观察,该小区内所有外围种植了绿篱的地块,都没有发生车辆驶入碾压的情况。所以在今后的设计中,对于这类人车分流的小区,应考虑在绿地周边通过栽植绿篱等方式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二、新型材质塑木在住宅小区景观铺装中的应用
道路和广场是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用性和艺术性的优劣关系到景观设计的质量。在全球环境危机的二十一世纪,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得十分重要。景观设计应把环保、可再生材料尽量运用起来。塑木就是一种可用于铺装的新型环保材料。
(一)塑木的性能及优点。塑木是利用木质纤维填料和塑料为主要原料,应用塑料改性、植物纤维改性等技术手段,把废弃的天然植物纤维、废旧塑料与助剂一起熔融、混炼制成颗粒,再加工成型的。其原料中废弃物的比例高达95%,并可多次回收再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可节省大量宝贵的木材资源,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可再生利用的新材料。
塑木具有天然木材的材性质感和木纹,更具有耐水、耐腐蚀、防火、防霉、防虫、无污染、安装简单、施工便捷、可回收利用等性能。它克服了天然木材固有的龟裂、翘曲、霉斑等自然缺陷。由于使用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没有使用胶水粘合,因此不会产生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二)塑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前文中提到的北京某小区,在部分园路及广场的铺设中采用了塑木材质。在施工期间由于其他施工单位将铁木电缆轴盘、砂石推车等重物放置在临路的塑木铺装上,造成了此类区域严重损毁,只能在其他专业结束施工后重新铺设。
业主入住后,因为电动车辆等的肆意穿越,对相应区域的塑木铺装亦造成碎裂等破坏。不仅影响美观,面层的损坏、下层龙骨的暴露都对小区居民构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
(三)解决办法。除在绿地周边设置围栏阻挡车辆进入外,还把相应地段的塑木铺装进行了拆除,改为铺设卵石路面。此地段原本为了突出质感和层次感,采用的是花岗岩、透水砖、塑木多种材料综合铺设,现替换为卵石,保持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又免除了因面积不大造成的材料采购不便的麻烦。
结合实际情况,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考虑到施工管理、物业管理出现纰漏时,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如可以在远离道路的区域进行塑木材质铺装,对易遭破坏的区域进行避让。也可以不在过大面积的部位单一使用塑木材质,或采用多种材质综合拼接的办法。
三、设计新思路、新手法的尝试
在该北京小区内,除了采用常见的铺草皮的办法外,还尝试了撒草籽的手法。为了营造自然野趣的景观效果,使植物造景更加多元化,专门划分出一部分区域播撒草籽,使该地段形成塑木、花岗岩、透水砖混合铺装,草皮、草籽、乔灌木及花卉地被搭配种植这种多材质、多种植物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撒草籽相对于铺草皮具有很多优势,如:造价相对低廉;根扎的较深,能更好地适应气候、环境,成活率较高;粗放型管理,不用修剪,不易生病,省水,且具有更好的观赏效果等。
因此对于类似的植物选用、搭配,在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发挥和利用。
四、结论
无论人车分流,还是新材质、新技术的运用等等,都只是营造環境的手段,而给人们创造舒适、美观的环境,达成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才是景观工作者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工作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避免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发挥优势,建设出更为舒适优美的住宅小区景观。
参考文献
[1]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从合肥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探讨当代中国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学的价值》 作者:周春妮
[2] 《对建设节能型园林的思考》 作者:付彦荣
[3] 《关于住宅区“人车分流”的思考》 作者:朱曰超
[4] 《浅谈现代园林广场与道路的铺装设计》 作者:张爱清,侯海岳
[5] 《木塑复合材料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作者:蔡红珍 杨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