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究
2020-11-25吴欣刚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为提升自身的实效性必须有所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有了美育理念的输入,更能体现它的本质属性,拓宽了它的内在涵义,丰富了它的表现形式。本文将美育如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進行探索。
关键词:美育;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美育的意义
美育通常被学者定义为“审美教育”,又称为“美学教育”。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1]美育对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是一种文化活动的形式,审美教育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形态,审美文化是介于人类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的文化。美育的本质意义在于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认知,达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有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至今为止最科学、最深刻的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理论,人能够全面发展不仅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性需要,更是进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指出: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主要是指人在身体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审美素质等一些方面全面的进步与提升。
3.美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3.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美的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以修养美和教学美两个方面来优化教育主体在美育素养方面的水平。针对内在修养方面,大学生会有自身的观点进行评判,十分关注教师自身的品质与个性,逐步接触之后,慢慢内化成自己的修养,教师自身相关的内在修养与学生所养成的美育素养有着密切联系。教学美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带入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应该是美的,教师应该掌握丰富的理论和技能知识,采取能够恰当表现美的媒介,使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知识更加生动,让课堂丰富活泼起来,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使美沉浸在教学过程中。
3.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内容
美育是一种教育活动,除了感性教育,还包括其他理性因素。对于从事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影响外,还包括其他一些相关事物,如教材、内容等等。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内容中要融合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等因素。其一,“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自然界中包含着宇宙中生命的奥秘,是五彩缤纷的。把自然美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增加学生求知的渴望,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对学生的启发作用也是巨大的。其二,社会之美是于社会、于生活之中真实存在的现象。把社会之美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创造力,还能体会到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主流价值取向。其三,艺术之美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艺术之美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同时利用美术、设计、音乐和文学作品等内容来对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可使学生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审美愉悦感。
3.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方式
在教学方面,摒弃原有的陈旧方法,要尝试寓教于乐。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对所授课程内容烂熟于心,还要掌握不同领域、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特有的一套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做中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更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内容之美。在实践方面,需要丰富美育实践内容和美育实践形式。高校应开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配合的美育实践类课程,使思政教育中的美育因素得到充分挖掘,让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可以在课堂建立兴趣小组,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真实想法。在传授方面,思政课需要突破旧的传授方式,交互式的远程信息交流已经成为全新更宽广的方式。通过快捷、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比传统课堂教育要生动的多,所达到的教育效果高于预期效果。
3.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环境
高校大学生希望在自由的氛围和自由的方式下主动的接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会被周围环境所影响,因此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实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环境这一目标。其一,着重对家庭美育环境的布局进行改革创新。父母不应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应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朋友去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把与孩子互动交流放在第一位。其二,着重对学校美育环境的布局进行改革创新。学校应注重校园人文景观建设,通过摆放各种展板和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对学生起到环境陶冶作用。其三,着重对社会美育环境的布局进行改革创新。人是群居动物,不能远离社会而独自生活。人与人是具有人文关怀和奉献精神的,应该彼此欣赏,打造祥和的社会氛围。政府加大公共社会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价格减免或优惠政策,让普通公民甚至没有经济能力的在校大学生感受到开放的社会文化设施带给他们精神层面的洗礼,享受美的教育。
4.结语
对于高校而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艺术,是高校、家庭乃至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途径之一。[3]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美的素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环境有机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Z].2017.
作者简介:吴欣刚 (1990—),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