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天下”从专业开始
2020-11-25申明镜
申明镜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诫教师们要“爱满天下”,关爱学生,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道德感,责任感。然而我们在强调“有爱才有教育”的同时,却常常忽略陶先生学贯中西的专业水准。真正意义上的关爱学生,恐怕要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开始,才更为妥当。因为专业,所以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不是从成人的角度主观臆断,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因为专业,所以懂得信任、鼓励孩子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自信的成长,而不是被动的服从纪律,委屈自己的身心;因为专业,所以明白与孩子沟通的艺术,而不是苍白的说教,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案例描述
一、做到了关爱学生,为什么还“麻烦”不断?
刚走上教师的岗位,怀着满满的教育热情,关注学生,每天课间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即使这样的关注,也会“麻烦不断”。一天下班后,晓旭的妈妈在群里上传了这样一张晓旭受伤照片:胳膊上有两道深深地、常常的抓痕。晓旭本身也是个调皮的孩子,我推测这很可能是打架受伤的。作为低年段的班主任,我深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从一年级接手这个班级以来,我就经常利用晨会、班会给孩子讲安全教育,也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每一个顽劣的孩子。辛苦了一年,和睦友好的班风终于建立,家长们对我的班主任工作也是信任有余。没想到,二年级刚进行了一半,居然发生的这样的事……
失望之余,力不从心的无力感也开始蔓延。班主任就必须这样,做到处灭火的消防员吗?!
虽然十分生气晓旭的打架行为,生气晓旭妈妈的不够宽容大度造成的不和谐声音,但身为班主任,还是要处理事件。心平气和的询问晓旭的妈妈,孩子的伤怎么弄的。孩子只是极力否认是因为打架造成的伤,只说是小禹拿着他的胳膊用小磁铁的棱角划的。我听了心里又是一惊,平时喜欢打架逞强的晓旭并没有打架,是我误会他了?我差点“判了冤案”?
二、我习惯性的成人思维,差点忽略孩子的成长特点
只听晓旭一面之词也不行,为了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我也询问了小禹妈妈。小禹承认是他划伤晓旭的,原因并不是他要打架。他只是想知道小磁铁划在胳膊上疼不疼!我一听又来火了,喜欢探究问题是好事,可也不能伤人啊,想知道疼不疼,怎么不拿自己的胳膊试?分明是故意欺负小朋友!明天一定要好好批评下小禹!正这么想着,小禹妈妈又给我补充了信息:小禹划晓旭胳膊,真的只是因为好奇,并不是存心要欺负同学。幼儿园时老师说不能把小石子弄到鼻子里,小禹就好奇把小石子放到鼻子里会怎么样,并且还真拿自己的鼻子做了试验,今天拿小石子划晓旭的胳膊,也是出于同样的好奇!
可是为什么晓旭被欺负了却不告诉老师呢?原来当天下午品生课后,小禹拿着小磁铁在手上玩,突发奇想问班里的小朋友谁不怕疼,一向爱显示自己是小小男子汉的晓旭自然第一个勇敢应战。小禹在晓旭胳膊上划了一下后,问疼不疼,晓旭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直说不疼,于是反反复复,小禹在晓旭的胳膊上划了好几下。晓旭依然坚持着说不疼,最后得到小禹的认可,晓旭真的不怕疼,十分勇敢。原來晓旭不告诉老师这件事,是因为晓旭并不认为小禹欺负了他,反而觉得很骄傲,他以此证明了自己的勇敢,事后发现胳膊红肿了仍不肯告诉老师跟家长,也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怕疼,自己很勇敢。
看来明天的晨会重点不是讲团结友爱而是讲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好奇了。儿童心理学上讲过,低年级小学生较多的是自尊心、个体荣誉感强,喜欢证明自己。有了这样的专业教育心理学基础,才能正确的处理班级问题。
三、用教育专业,解决教育难题,避免“四处救火”
(一)学也无涯,多总结多反思,才是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孩子成长的福音。
从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来说,我之前心里对晓妈妈的气,对晓旭的气,是因为我的思维还处在第一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的是家长是否信任我,我在学生面前是否有权威。而静下来的静静思考,追究事情的原委,才是教师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关注学生阶段,真正关心考虑到了孩子的身心发展。以后,一定要遇事冷静,多从学生、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要多多的阅读、学习教育理论,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唯有这样,才是孩子成长的福音,孩子童年的良师。
(二)信任肯定学生,做点亮孩子的引路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每一个人都期待他人的肯定。对于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在乎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同学、老师,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与肯定。因此表扬和奖励可以给予孩子们极大的精神满足,他们终于明白自己为班上所做的事没白做,而是换来了珍贵的荣誉,成长的积极性将长盛不衰。
回想事件的处理结果,没有点名批评,没有愤怒的说教,只是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关注了他们的想法,解答了他们的困惑,纠正了他们在行为认知上的偏差。信任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指出正确的行走道路,这样,才算是点亮孩子吧。
(三)提高专业素养,才能成为合格的班主任。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很多时候以自我体验的情感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来评判周围人的情感体验。这就容易造成小学生在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同学和同伴造成情感伤害。这也是小禹之所以会拿小磁铁划同学胳膊的深层次原因。
儿童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以及集体对他的要求和评价等,都能引起他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以道德情感的内容为例,低年级小学生较多的是自尊心、个体荣誉感。这也正是晓旭宁愿忍痛,也要让小禹划自己的胳膊,以此证明自己勇敢的深层次原因。
了解了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学知识,才能正确理解儿童的行为,正确处理儿童的问题,才能称为是合格的班主任。
处理这个事件,最后受震撼最大的反而是作为班主任的我。处理这个事件,让我懂得,真正的关爱孩子,要从班主任自身的专业成长开始。只有热情没有专业的教师,处理起学生问题来只能是千头万绪,不得要领。而掌握儿童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的专业教师,才能真正的引领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成长,真正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