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几种家长行为

2020-11-25彭月娥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彭月娥

摘 要: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以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将简单谈谈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几种家长行为,包括不愿承认孩子缺点、对教学指手画脚、放任孩子玩电子产品、不能以身作则等等。

关键词:家校合作效果;家长行为;不能以身作则

理想的教育效果是需要通过家校合育来完成的,教师和家长应同心协力,密切联系,并肩作战,这样孩子自然会茁壮成长。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家长的一些行为却影响了学校的教育。下面我谈谈几种家长容易出现却不一定能意识到的问题。

一、不愿承认孩子缺点

我曾教过一个叫琪的男孩,他平时喜欢讥笑、作弄同学,以致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有一次一位叫敏的同学考试不合格,琪当众嘲笑,并伸脚把敏绊倒。导致敏情绪很低落,回家和家长哭诉说不想来上学了,家长向我反馈。我找双方家长一起来学校沟通,但琪的家长只想替孩子掩护:“孩子只是開开玩笑而已,不要当真。”她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特别袒护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也可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直接摆明了态度:“琪不是第一次讥笑、作弄同学,如果家长再不重视,不管不问,就等于为他不妥的行为撑腰,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情。”有少数这样的家长,只愿听到别人夸奖、赞美自己的孩子,不愿听到孩子的缺点,在证据面前也不愿承认事实。在和琪妈几次沟通和交流后,她慢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配合老师一起教育引导,琪也就改掉这种不良言行。

“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于才者为君子,才胜于德者为小人,德才皆无者为愚人。”学校教育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育人德为先。当家长为孩子的不妥行为百般找借口时,就等于默许孩子的这种不妥的行为,孩子觉得你认可了他的这种行为,以后就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久而久之,孩子的德行就偏离了轨道。我在学校发现了一些这样的不良现象:孩子自己冒充家长签字、喜欢同学的文具就悄悄拿走、一言不合就动手、抄写作业考试作弊……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孩子的道德品质不好,但他们的言行的确是有偏差的,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重学业不重德行的家长,你可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小毛病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如果我们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想办法制止并疏导,做到防微杜渐,那孩子的人生可能会就此改变!

二、对教学指手画脚

“老师,我家小亮个子矮,能让他只坐前面吗?”

“老师,我们班的作业太少了,您能多布置点吗?”

“老师,我们班的测验太少了,能多点测验吗?”

“老 师,孩子说教的太快了!”

“老师,我们的课能不能再上快一点,孩子学得太轻松了!”

……

在教学中,老师们都会遇到这样“热心”的家长,给老师提建议是好事,可以让老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从而进行调整,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有些家长却过于“热心”了,总想对老师的教学指手画脚,让老师跟着家长的思路走。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经过思考分析的,都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虑。就说安排座位吧,我们学校很多班级都采用每周滚动的形式,前后、左右有规律的滚动,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再说教学进度吧,太快了后进生消化不了,太慢了优秀生吃不饱,只能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也是如此,布置作业主要是为了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或者预习新知识。在复习类的作业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作业的质量,来判断他在校的学习情况。布置作业因为要兼顾所有孩子的学习情况,所以要难易适中。太难,学困生无力完成,这作业起不到作用;太简单,优秀生做起来易如反掌,也起不到促进作用。有时候,老师会分层布置作业。优秀生,简单的作业可以不用做,适量的、有挑战性的作业能激起他们的好胜心;中等生既要有基础性的作业,也可有少量挑战性的作业;学困生以基础知识类的作业为主,先帮他们查缺补漏,把基础知识打牢。一项小小的作业,背后藏着老师诸多的心思!家长合理的建议老师会采纳,但老师不会因为不合理的建议而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法,坚持有坚持的道理,因为,教学,老师比家长更专业。

三、放任孩子玩电子产品

相信很多老师家长都意识到手机、电子产品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但是,还是有部分家长放任孩子玩电子产品,别再随意给孩子玩电子产品了,危害真的很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上网课时,都是人手一机;有些家长没有管控好引导好,部分孩子在用电子产品完成网络学习任务之余,趁机用来看电影、玩游戏等,有的甚至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复课后一些孩子还是沉迷于电子产品和网络世界,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家长和老师需要合力教育,引导孩子们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我班有一个叫乐的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交给托管班的阿姨带。家长给手机孩子拿着,说是方便联系和给孩子看作业要求。结果孩子经常拿手机玩游戏,甚至睡觉时也偷偷在被窝里玩,结果每天来到学校眼睛都是红红的,整天在课堂上睡觉,没有心思学习。我几次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想办法解决。家长说准备下学期请爷爷奶奶来照顾、督促乐,自己也尽量抽空陪伴他、教育他。期待乐的进步!

四、不能以身作则

丽是个磨蹭的孩子,她的家长慢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专门到学校来和我交流。家长提到每次周末的作业,丽总是要到周日晚上才能完成,从来没有及早完成过。我了解到丽周六需要上两个特长班,那还剩下一天的时间写作业呢,完全不用拖到周日晚上。再细问家长,上午几点能开始写作业?家长说怎么着也得10点。为什么这么晚呢?原来,家长总认为周末了,不需要早起床,家长和孩子一起睡懒觉,差不多十点才起床,洗刷、吃早饭,磨磨蹭蹭地就过了十点半了。再加上平时上班、上学没有时间,一家人周末还要出去踏踏青、放放风。显而易见,孩子的时间被特长班、睡懒觉、出去玩占用了,哪还有时间写作业呀?

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特长班可以照常上,只需要早晨不睡懒觉、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为什么做不到呢?原因在于家长对孩子提出了诸多要求,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当早晨你躺在床上舒服地睡懒觉时,孩子怎么愿意起床写作业呢?别看孩子小,她心理也是不平衡的。家长要以身作则,才能培养出有良好习惯、自律的孩子。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让家校合力,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 朱海英.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几种家长行为[J].中小学班主任,2017,000(005):53-55.

[2] 董梁,王燕红.家校合作中家长沉默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