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11-25刘巍
摘 要:本文通过对疫情期间基于在线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调研及数据分析,汇总了在线课程的常用平台,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探索了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模式,以期为教师提供教学便利,为更深入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
一、时代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动力。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相继强调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如何实现“互联网+教育”转型,如何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在线教学覆盖全国各学段各学科,成为疫情防控阶段落实“停课不停学”的主力军,也成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快速发展的“催化剂”。线上资源包括什么?如何利用?线上教学怎么教?线下活动如何开展,如何达成最优教学效果,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调研情况
本文针对疫情期间湖北中小学及高校开展在线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于2019年10月、12月、2020年3月、6月四次利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获取并分析数据。
三、常用平台及混合式教学简介
(一)疫情期间使用较为广泛的在线课程平台及软件主有如下几种:1、高等院校利用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开设课程的平台多以“中国大学慕课”、 “爱课程”及各院校自建在线课程为主。2、中小学使用“湖北教育云”课程平台资源,涵盖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部课程。3、此外根据不同课程特点与需求还使用了“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釘钉”、“微助教”、“问卷星”等教学软件或app。
(二)混合式教学。1、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的一种线上加线下的教学模式。两种形式的结合目的不是为了使用在线平台,不是为了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不是为了开展花样翻新的教学活动,而是要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2、混合式教学的特征。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既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1)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混合”特指“线上”+线下”,不涉及教学的理论、策略、方法、组织形式等,只是两种教学形式的组合;(2)线上教学是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活动;(3)线下教学不是照搬传统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而是在完成线上学习的前提下,开展更深入的、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与思考的教学组织活动;(4)混合式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充分发挥线上课程和线下活动的优势,改造传统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的问题。
四、基于在线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开展在线混合教学的课程平台不仅要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教师可以轻松的针对不同课堂需求调整教学资源,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情况,而且应该充分体现线上教学的优势,与学生完成有效互动。
(一)混合式教学应资源丰富,学有所依。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资保障,既包括传统教学资源如教材书籍,也包括时效性、前沿性更强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而且这类资源的使用率通过数据调研可以看出由原来的每学年35.7%上升到86.4%,足见其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在不断提高。
混合教学常用线上资源有微课视频、课件、学习笔记、思维导图、习题库、在线作业与试题、演示实验、课前测、实验现象图片;辅助资源包括收集的教学拓展视频、参考书、专家讲座、新闻、实验、文献、学生的电子化优秀作业、报告、讨论等。
这些资源可以通过qq或微信群文件共享、群发邮件、网盘等形式转发给学生,学生可在线完成学习、答题、提交作业等活动。
(二)混合式教学应形式多样,学有所成。1、课前线上教学活动通常包括:(1)公告、导课:通过班级微信或qq群上传,也可以在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上直接发布。(2)分组:学习小组可以微信群或qq群的方式完成小组内交流。以小学英语为例,每四人一组建立qq群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每两天收集组内四位学生的朗读课文音频和作业图片并检查,将检查结果汇报给老师,在语音作业提交中大家还可以互听互评,找差距补不足,在线分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促进了学生的交流。(3)上传课程资源:教师须提前把任务单、任务指导书、课件、预习微课、测试题等按类别上传,学生在线学习或下载课程资源进行预习,教师可以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4)注意事项:学习或预习的任务应难度适中、数量适当、资料恰到好处;及时收集学生的自学成果,了解情况;设置一定的学习积分形成正向激励。2、课中。学生自学、教师督学、分组讨论、在线答疑、在线答题、教师审阅等活动穿插进行,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1)学生线下预习+教师在线直播教学:适用于较难的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要求进行线下预习,将预习结果上传;之后教师开展集中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完整成体系。例如高中课程的教学多让学生提前预习,教师按照课表用“钉钉”进行集中授课的形式为主。(2)学生线下自学+教师在线课程点播:此方式学习时间灵活,教师只进行关键点、疑难点的分析与讲授,适用于中等难度的教学内容。例如中小学的语数外课程采用了“湖北教育云”课程资源让学生线下自学,在每个单元结束或重要的课时后不定期加入腾讯会议的直播课。(3)学生线下设计+教师在线直播教学+在线讨论:大学中很多理论+实践类的课程以这种形式为主。以汉江师范学院教学法类课程为例,90分钟的教学时间,前30分钟教师讲授教学法的相关理论,接下来的30分钟学生将提前在线下设计好的模拟教学过程进行在线展示,最后30分钟开展在线分组讨论活动,学生以组为单位给出对模拟授课同学的评价建议,教师再进行点评。3、课后。学习完成后应及时发布巩固知识点的课后作业,测试等;拓展任务最好是有差异化的,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讨论题应紧扣本节重难点;必要时可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还需根据在线平台的大数据功能系统分析学习情况,提升教学质量。
(三)混合式教学应评价客观,学有所考。混合式教学的评价过程应打破一考定成绩的老模式,更注重过程性考核。比如汉江师范学院教学法类课程采取了在线签到10%+教学设计方案提交20%+模拟授课微课视频提交30%+单元测验20%+在线讨论20%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的严格考核制度,注重平时环节的考察,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使考核评价更趋于合理和公平。
五、总结
疫情期间的教学已证明基于在线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此过程中师生均掌握了多个课程平台及工具的使用,熟悉了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和建设方法。今后应更积极、主动地利用资源优势,将此方式积极推广到更多更广的实践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新课改目标,使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任丙忠.朱其刚.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04
[2] 王曙燕.郑佳妮. “赋能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20.04
作者简介:姓名:刘巍(1981—),女,籍贯:辽宁,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单位:汉江师范学院。
2019年校级教研项目《基于在线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模式与实践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2019B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