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分析与研究
2020-11-25华福
华福
摘 要:在信息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结合实际调查发现也存在着部分的问题。例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常常喜欢上网打游戏,并不喜欢学习关于计算机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分析来进一步研究,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为其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转变分析
引 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初中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阐述,找出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给予相关解决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概述
在新课改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中也存在着部分问题,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常常注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的知识一无所知,产生厌学状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1]。然而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但不会运用在生活中,所以在学习电子表格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只知道sum函数式进行求和的函数,但是在乘积求和的过程中,并不会灵活的对sum函数进行应用,因此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所以现阶段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的模式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和改革创新,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保证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从而使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的实际操作当中。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乏味。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呈现单一的状况,而且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设置的课时数相对较少,部分学校只是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教学的辅助工具[2],帮助学生来训练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却忽略了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有的学校计算机的数量相对不足,信息技术教师主要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来开展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甚至部分学校常常由于缺少信息技术,不开设相关的课程,甚至停上信息技术课,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
2.2教学环境枯燥。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操作,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3],然而在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兼顾所有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边讲解理论知识边进行操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2.3教学模式单一。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常常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活动来达到预期目标,比如多媒体课件比赛或者是电脑动画制作,从而来激发学生兴趣[4],但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通过单一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无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尊重学生个性的关键所在,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来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3.1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内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开设信息技术课堂的过程中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操作的水平[5]。同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必须要不断的学习,丰富个人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在自身能力较专业的情况下才能够为学生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作出保障,信息技术教师要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也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共同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内容选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尽量选择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3.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要落实教学的基本环节,通过课前备课上课和课外辅导等多种流程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时,教师也要采用创新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动画视频播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6]。同时教师要结合所讲解的内容来强调学生进行操作,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用flash逐帧动画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相关的国帧动画,在上课前及时的为学生播放自己所制作的动画课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必然会被教师所制作的卓帧动画所吸引,接下来教师要及时的利用学生的兴趣来讲解完成作品的主要流程,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学会制作动画的操作。
3.3优化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通过多媒体类学生来创建相关的教学环境,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使原本枯燥的课堂环境变得更加有趣,而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7],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既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够保证学生通过多媒体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进行紧密结合,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但是相关的操作步骤,从而优化整体的教学环境,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运用教学内容所起的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课程获得进一步发展,并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婷婷. 微视频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 路遥. 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3] 张欢欢.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 薛天琪. 基于SPOC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在藏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5] 孙云珍.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分析与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3):253.
[6] 罗钧介.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 亚太教育,2016(33):49.
[7] 劉帼珍.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 中国新通信,2019,21(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