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排演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2020-11-25高芳艳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校

高芳艳

关键词: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话剧排演

和谐文化一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作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促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本质是文化和谐,更是人的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与发展的软实力,是师生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河南科技学院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一直以来多以演讲、征文、唱歌、体育运动等传统活动为主,缺乏创新。而话剧排演是一种能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团队合作性强的实践活动,吸引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积极参与,不仅增强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而且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话剧排演活动

话剧排演本是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学习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时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时间为一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话剧文本的阅读、改编和演出,通过创设情境、模拟角色,身临其境地感受特定的时代,并融入其中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特定角色的情感特征。学生在演绎剧中人物的时候,不仅要对台词非常熟识,还要对人物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充分理解。河南科技学院的话剧排演实践活动有别于其他艺术院校表演系的专业演出,是一种建立在对经典文本阅读学习之上的具体实践和深入解读的演出,在倾向上更侧重于对经典文学的再现和诠释,借助话剧这种特殊形式让学生真实感受经典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从而激发他们对专业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话剧排演这一教学实践活动在汇报演出时的精彩表现吸引学校很多热爱话剧表演的学生,很多同学自愿加入这一活动中,并成立话剧社团,排演一些话剧节目,使话剧演出在河南科技学院各大主题晚会上频频亮相,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好评。话剧排演由教学实践活动融人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建设,由小教室走向学校大舞台,以独特的方式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话剧排演在点亮校园的同时,也成为引领和谐校园的潮流。

二、话剧排演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

话剧排演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校园活动,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话剧排演加强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促进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话剧排演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训练方式,在学生阅读文本融入剧中人物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浓厚的兴趣,活跃校园气氛;话剧排演是一种富有素质教育意味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是对以往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达到理论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而言,话剧排演以他们的亲身体验来激发对文学经典再现和诠释的热情,全面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其人文素养。

(一)加强师生、同学问的合作,促进校园和谐氛围形成

话剧排演不是唱独角戏,而是一个互相配合、合作学习的过程,团队合作性很强。

首先,话剧排演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师生深厚情谊的建立。师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话剧排演在剧本编写、演练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不断指导,这个过程客观上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促进了师生对彼此的了解。“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一个德行高尚、业务精湛、学识渊博的老师就像一盏灯,会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话剧排练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师生之间因話剧排演形成的良好氛围会使他们的关系更和谐,而师生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基础,也是现代化大学文化品位应有的基本要素之一。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文化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充满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滋润着优秀人才的成长。”

其次,学生在话剧排演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切磋、相互鼓励,甚至是互挑毛病。一方面,能促进他们彼此演技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话剧排演锻造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学会理解,懂得互相包容,在互帮互助互学中促进友情的建立,有助于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剧作家洪深说过:“现代话剧的重要,有价值,就是因为有主义,对于世故人情的了解与批评,对于人生的哲学,对于行为的攻击或赞成——凡是好的剧本,总是能够教导人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话剧排演会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学生的道德品质,达到育人目的。

(二)增强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话剧排演这种综合性极强的训练,是一种富有素质教育意味的教学方式,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的亲身经历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气氛。以前常有老师抱怨说现在大学生缺乏审美情趣,专业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情,但通过话剧排演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将他们身上蕴藏的潜力激发出来,对剧本编写、演出道具、服装,甚至是配景音乐、旁白等都精益求精。尤其在编写剧本和演出的过程中,学生重新认真阅读文学作品,主动搜集相关影视资料,不知不觉间产生对文学艺术浓厚的兴趣,并且剧本编写和演出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从对剧本主题思想、表现形式的构思斟酌,到人物语言、动作的选择设计,再到舞台演出,学生都在进行富有创造性的个体精神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话剧排演作为从教学实践活动开始的校园文化活动,它的蓬勃发展及在校园舞台的频频亮相,改变了教师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往对文科生的教学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机会很少,师生间缺乏交流和思想碰撞,很难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闪光点。学生也很难走近教师、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很难落实,师生间很难建立浓厚的情谊。而话剧排演这种富有素质教育意味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这一切,它在师生间引发的一系列变化让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学的快乐、育人的成就感。

话剧排演在改变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人的核心素质,它主要体现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文素养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人文教育在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一直都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类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话剧排演就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非常好的训练课堂。

首先,话剧排演涉及阅读、创作、表演和赏评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对文学作品仔细研究,这在客观上促进他们对文学原典的阅读、理解、阐释和再创造,也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排演过程也是学生与作品中角色的对话交流过程,在与不同角色对话交流前,要反复揣摩角色间的关系,对作品有深度理解,这就促使学生不仅要仔细阅读作品,还要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同时,演出后的效果如何,角色扮演是否到位,学生之间的互评,这些环节都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比如,通过对话剧《雷雨》的演绎,学生对这部话剧的理解和认识就不会只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感知,他们会以自己的演绎和对剧中人物各种矛盾的把握,通过周朴园的专横、周萍的懦弱、繁漪的疯狂、鲁侍萍的无助和四凤的善良,充分认识那个旧时代的悲剧。如果不是参与话剧《雷雨》的演出,学生是无法真正深度理解曹禺先生塑造人物的意义。这样一种对文本的深层认识是常规理论性课堂讲解无法做到的。同时,编写剧本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都是看得多写得少,写作能力较弱,对写作的常规训练没有兴趣。但话剧编写过程再次点燃他们的创作热情,对剧本的编写和修改能让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提高。

其次,话剧排演促进大学生普通话的练习,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话剧表演是门语言艺术,话剧的台词要求字正腔圆、响亮清晰,台词训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后的话语交际有积极意义。河南科技学院的生源大多来自河南省各个市、县、乡镇及村,很多学生说的都是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话,甚至有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这给他们的日常交际和毕业后求职带来很大困难。但参加话剧排演,在训练台词的过程中就可以不知不觉实现训练普通话的目的。

三、重视话剧排演,大力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认识层面高度重视话剧排演,推动话剧排演的开展和普及

话剧排演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起很大作用,也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各高校要从认识层面把对校园话剧排演的重视提高到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认识高度,把话剧排演当作高校素质教育课程的延伸,推动话剧排演的开展和普及。话剧排演的开展光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老师多方面大力支持。学校要给学生在排演场地、演出服装及道具等方面大力支持,既要让学生有专门排练话剧的场地,还要配备能让话剧演出尽善尽美的服装和道具,保障话剧排演的顺利展开。老师要给学生在话剧剧本编写、排练等方面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鼓励。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表演话剧,有了老师的参与,一方面,學生会更加重视表演,另一方面,让师生关系更和谐,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共建和谐校园。“高校的校园文化,说到底是一种精神文化成果,是一种无形但又人人感受得到的实体,而承载和反映这一实体的,既有物质,又有活动,还有人的精神面貌、学术氛围,等等,表现为一个立体的结构。”只要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话剧排演高度重视,那么话剧艺术就会从立体的一个侧面推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二)灵活开展话剧实践,使话剧排演常态化

话剧排演成为河南科技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风景,文法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想使排演话剧的热情不衰,不同院系的学生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自由灵活地展开话剧实践,使话剧排演能够常态化,使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表现方式更为多元化。如,中文专业的学生可积极利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实践活动的宝贵机会,通过对曹禺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的“读一思一编一演”过程,在深入理解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话剧表演艺术的精髓,在不断的排练中提高自己的话剧表演水平;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平时的英语口语训练中用英语演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作,在强化他们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话剧表演的语言艺术形式;理工科的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欣赏中外优秀剧作,搜集收看一些有关戏剧的网络精品课程,在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戏剧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除了学生自由灵活地展开话剧实践,让话剧排演常态化外,学校一方面要开设与话剧艺术有关的选修课,让全校热爱话剧表演的学生选修,提升他们的戏剧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举办与戏剧表演有关的学术讲座,邀请专家来做报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内涵。

结语

话剧排演作为教学实践活动,在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有效扭转了以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让缺失的大学精神得以回归。所以,高校要重视话剧排演,大力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话剧排演当作高校素质教育课程的延伸来抓好。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在指导老师、资金及场地等方面大力支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话剧排演,鼓励多样化灵活开展话剧实践,使话剧排演常态化,真正落实话剧排演,引导学生自觉研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在陶冶情操、活跃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巩固其民族根、爱国情,增强其责任感。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