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北朝时期下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研究

2020-11-25付学斌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0期

【摘要】北方的少数民族贵族在十六国之后,接受汉文化的程度明显在增强,在此背景下,北方胡汉大族在文化上基本处于同一状态,并且南方汉族政权在此方面改变了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看法,形成了最终的民族融合,进而对后世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政策与观念的调整。本文对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的汉文化修养做出研究,以北魏为例,探讨其背景、作用、影响,以及所表现出的汉文化修养,以供参考。

【关键词】北朝;少数民族贵族;汉文化修养

【中图分类号】K239.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十六国的基础上,北朝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民族方面来看,其各个少数民族都在极力地发展汉文化教育,同时,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汉文化的倾向认同,这成为了民族融合的基础。以北魏为例,北魏孝文化就是一种汉文化修养的具体体现,“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且也是古代各种形式建设的核心基础。在长期的发展与影响下,为现代文化所利用。

一、北魏孝文化发展背景

研究孝文化,必须先弄清楚孝的起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没有明确定论孝起源于什么时候。有一种观点,认为孝起源于商代,代表人物为杨荣国和李欲民,但这种观点多为学者所批评,所以不做详细论述。对于孝起源的问题,这里只做简要的介绍,根据可靠的文献记载,孝应当产生于周代,其原始意义并不是后来的“善事父母”,而是延续生命、生儿育女。“将孝道理论加以理性化、定型化,是在西周时期完成的”。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落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在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前秦四分五裂时期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在盛乐定都,在这一年的四月份,改称魏王。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跬称帝,定国号“魏”,史称“北魏”,结束了十六国时期分崩离析的混乱局面,同年的七月份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太和年间孝文帝在位大举改革,公元494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孝文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汉化运动。

禁北语。鲜卑人和北魏军中都使用自己的鲜卑语言。朝廷明确之后在汉语方面实施杂用机制,迁都后的第二年六月孝文帝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在具体的实施中,凡年龄三十岁以上者,难以快速改变,不做强制措施;而三十岁以下者则必须使用汉语交流。

禁胡服。鲜卑旧俗披发左衽;妇人冠帽着夹领小袖短袄。迁都的同一年,下令禁止人民穿着胡服,一致改为汉服。

改姓氏。鲜卑人的姓氏较为复杂,其多是两三个字的复姓形式,例如如拓跋、独孤、步六孤等。其姓氏与汉族的形式不同,这样会体现出明显的民族差异,不利于汉族和胡的合作与融合。所以,在迁都的第三年,孝文帝下令將胡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例如拓跋氏改为元氏,独孤氏改为刘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等。这样为后续的汉文化融合与修养的养成,同时也为后续的汉文化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北魏孝文化对现代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一)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因此国家文化也在此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在儒学长时期的发展和应用中,也被当代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所重视,在国内外的重视下得到快速发展。对于北魏的孝文化而言,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影响。[2]

在时代发展的前提下,虽然孝文化不能在目前的社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其中的孝文化是不能被摒弃的,在现阶段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传统美德在很大程度上被摒弃。尊老爱幼这种良好的传统美德在目前已经被很多人画上了黑点,例如“空巢老人”的出现,这些都是由于子女没有对父母尽全面的孝心,在现代生活空间和生活价值观变化的背景下,老人难以享受天伦之乐,因此国家采取了极其重要的解决措施。2010年,国家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增加了草案,如果子女不定期看望父母,则被定位为违法行为,虽然草案的建立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在实际落实中确难以真正体现文化传承。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大力提倡孝文化,则可以教化人们重新拾回这一点美德,在家庭和睦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另外,在法律方面,主要体现在怜悯老人,首创“存留养亲”制度、 对“不孝”罪行加重处罚、允许“亲亲相隐” 和代刑、默许了“血亲复仇”等方面,这样在法律中的应用与体现,为鲜卑族的文明程度提升了一个重要的档次,也为其建立了专业的标志。

(二)影响

在具体的影响方面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基础教育。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地区,北魏中的文化教育与汉族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文化教育作为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尺,其具有教育发达和政治开明的特点,这样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必然会被提升,进而推动整个民族的发展。而在北魏统治者的眼中,十分重视人们的孝悌观念,因此在治国过程中,学校毅然而然地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向实际教育中不断灌输“孝”理念。[3]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北魏时期的教育都是以孝道为基础,无论是王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需要在教育中接受孝的理念,并且可以将该思想推广到社会中的各个层面,向着孝教育方面倾斜,逐渐将孝作为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在统治者将孝和教育良好联系背景下,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风俗。我们所说的风俗其实就是在某一个区域,人们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生活而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独特且普通的文化现象,能够将当地和传统历史方面的社会背景反映完全,同时能够在每个历史时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很多王朝的统治者也都希望利用风俗达到国家治理的目标。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之后,认识到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很多汉族的风俗被发展与利用,并且基于儒家思想的“孝道”也在社会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体现。在养老制度建立方面,其本质是统治者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的一套对老人有益的关键制度,并且老人的子女与当地的政府都有一定的责任,这也是家庭养老的一种扩展,其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关键内容。在北魏时期已经对养老制度实施全面建立,对于现代社会这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其中包含养老礼仪;颁加年老者以官职;赐予年老者爵位和物质赏赐以及丰厚的养老待遇等。

北魏的丧葬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大动荡的年代,乱世纷争,人们的生命得不到保障,因此很多人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死后,相信灵魂可以参与轮回转世,因此道教和佛教出现在此时期,并且其与儒家思想相互结合之后,导致葬礼的形式发生改变,例如潜埋虚葬、聚族而葬以及薄葬风俗等,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这些葬礼形式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对于后代的我们而言,这些丧葬形式依旧在某些区域存在,这也是在北魏风俗的影响下所体现的重要传承。

三、北朝时少数民族汉文化修养的具体表现

北朝汉文化修养的具体体现还是要从其所遗留的历史文物中找寻,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经济。首先是货币。在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出土七枚“五铢”钱,三枚残。其中有三枚剪轮五钱,直径1.7厘米,皆为东汉后期五铢。而袁台子壁画墓的年代为公元四世纪初到公元四世纪中叶。而在五铢钱的铸造方面,东汉、魏晉和北魏以及隋都有其痕迹,而在后燕所出土的五铢钱与原来的汉文化遗存的货币相同,由此可以推断出在货币方面已经全面的融入汉文化一些元素。其次是农耕。其实一些农业上专业的农耕方式,在中原地区很早就出现了,在朝阳袁台子壁画墓中有牛耕内容的画面,农耕图绘于西壁龛顶部,其高度为38厘米,宽度为72厘米,绘有红黄二牛挽犁耕作,为扶犁者左手扶犁,右手扬鞭赶牛。[4]在牛耕画面出现之后,已经反映出鲜卑族在中原地区已经学会利用汉族的农耕技术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并且促进了其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神龟二年(519)任城王元澄死,诏赐“布一千二百匹,钱六十万,蜡四百斤,给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大鸿胪监护丧事,诏百僚会丧”,史称“澄之葬也,凶饰其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动用公款大办丧事的典型事例。其次北魏皇室重视厚葬。史书上曾经记载“国家营葬,费损巨亿”,北魏皇室花费大量的钱财给自己修建陵寝。至今为止,北魏王朝陵寝发掘出来的有大同方山冯太后的永固陵及其东北方向的孝文帝拓跋宏的豫营寿宫“万年堂”。永固陵是我国已经发掘出来的南北朝时期最大的墓葬之一,规模宏大,结构壮丽。北魏王朝上层盛行厚葬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孝观念的影响。

四、结语

在北朝时期,少数民族贵族汉文化表现方面,尤其是在北魏时期,其充分体现了与北方民族的融合,但是这些并不代表一种简单的融合,而是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形式直接输入到了中原汉族文化中,同时,作为一种合理的交流形式,也都是以文化作为基本主体,因此,各族融合的结果为中原人民的物质与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管越.北魏公主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9.

[2]姚立伟.北魏宦官与皇权之关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3]任航飞.基于历史细节的课堂教学设计探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4]徐达标.北魏士族与北魏文化建设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付学斌(1983-),男,汉族,山西大同,本科,初级,研究方向:古代城池建设与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