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铁路警察教育研究

2020-11-25刘海波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警备巡警交通部

刘海波

(铁道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河南 郑州450053)

铁路警察自清末创建以来,逐渐成为维护铁路安全的核心力量,其素质之良莠对于路政发展关系重大。因受各种历史因素的限制,清末、民国时期铁路警察来源纷杂、素质良莠不齐,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教育与训练一直为铁路警务管理者所注重。故本文以中国近代铁路警察教育的衍生、发展为考察重点,从路警教育机构兴废、教育整顿等方面厘清其发展脉络,进而检讨中国近代路警教育不够成功的深刻原因。

一、清末铁路巡警教育

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是清末新政的重要举措,两者均被视为立国之要政,但在此时遭遇的一大困难是专业人才匮乏,如“铁路人才极少,求一行车监督之选,已难其人”[1]。近代警政创办也面临同样的难题,故袁世凯比较重视警务人才的培养,称“各国警务本为专门之学……欲其精益求精,非设学堂不足以资考校”“各国以警察为内政要务,其视警兵也至重,故其定薪饷也至优”[2]。巡警部尚书徐世昌认为“保安之用,警政为先。造就之方,学程最要”[3]。袁、徐两人都是办理近代警政乃至铁路警政的核心人物,对警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可谓洞见症结。

巡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巡警的知识水平、身体素质、专业技能,但清末警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体系并不完备。铁路巡警初创之时,制度简陋,更陷于教育缺失的窘境。清末铁路巡警一部分是地方派驻铁路的巡警(亦称铁路巡警),一部分是铁路自设的巡警[4]。关于清末铁路巡警教育的资料并不丰富,其粗略情形如下:

在地方派驻铁路的巡警之中,关内外铁路(后改称京奉铁路)巡警创办最早,但其数量及素质并不能令人满意。关内外铁路“向由北洋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之间的巡警原多为淮军旧部,并未受过警察教育。光绪三十二年(1906)袁世凯派王景福为津榆铁路巡警总巡官,改良铁路巡警。此时北洋巡警学堂毕业生人数有限,且地方各省又在筹办巡警,纷纷来北洋巡警学堂调用人才,王景福本有全路改用北洋巡警学堂毕业生之打算,却无法实施,加之又无专设的铁路巡警学堂,所以对旧有巡警的教育训练只能利用换班的闲暇时间进行,特聘请长于演说的书记员为其演讲巡警要义以及各种报章,以提高巡警的知识水平,这可称为“闲时教育”[5]。当局对关内外铁路巡警的教育与训练渐次进行,且可见效果。宣统元年(1909)邮传部奏称京奉铁路“沿路巡警从前不甚得力,现经实行训练,分段梭巡,尚堪保护行旅乘客”[6],表示了对巡警能力的肯定。此外,派驻于京汉、道清铁路的河南铁路巡警是由绿营裁汰改编而来,多是裁去老弱及有不良嗜好之人,从身体素质较好之人中选定,但并未经受专门的警察教育。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邮传部尚书陈璧提出各省铁路警察甚关紧要,较之地方警察关系尤为重要,提议铁路巡警不必另招,可由该省陆军内选充[7]。其意在直接解决铁路巡警的身体和军事素质问题。

铁路自设巡警多由铁路修筑时设置的弹压委员及招募而来的护(巡)勇中择优录用,其警务知识匮乏,身体素质、军事技能等有较大不足。1909 年邮传部奏请将各路弹压、护勇等统筹改名为巡警,虽促成了其身份的转变,但是并未对其职业教育做出规划。

就笔者所见,清末最早的铁路巡警教练所是由津浦铁路创办。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津浦铁路天津巡警教练所成立,宣统三年(1911)正月开班授课,招取合格学生200 名,并制定有《巡警教练所暂行章程》。教练所以提高铁路巡警保护路政、维持治安及预防沿途之危险损失等方面的能力为宗旨,设有所长、教练官、教员、班长、排长等,学期以10个星期为限。教练所分设甲、乙两班,录取资格、教授学科各有不同,此外订有明确的论文、操法、口答、体格等考试规定。宣统三年(1911)三月学警实地练习,四月毕业学警分派各站驻扎。同年闰六月,教练所归并于济南教练所。宣统二年(1910)九月在济南设立巡兵教练所,宣统三年(1911)六月改称巡警教练所,招取合格学生240名,并参考天津巡警教练所章程,酌拟教练所简章。宣统三年(1911)三月南段巡警教练所在南京开办,先期招募学警150名,并仿照天津教练所章程拟定章制。辛亥革命后,各路教练所相继停办[8]。

清末铁路巡警的来源纷杂与素质的良莠不齐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教育训练,但此时路政尚不发达,各路警务多处于初创期,面临专门警务人才缺乏、经费支绌等困难,能推行路警教育者凤毛麟角。总体而言,清末铁路巡警教育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与规划,随着路政事业的发展和近代警察制度的不断完善,对铁路巡警教育的认知必然会大幅提升。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铁路警察教育

北洋政府时期是路警教育的发展期,以1923年津浦路临城劫案为界限,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且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兹分述之。

(一)临城劫案前的路警教育

北洋政府初期各路警务多是沿袭清廷旧制,“名称既殊,薪饷亦异,甚至一路之中而彼此悬绝”,巡警素质良莠不齐[9]。1913 年10 月交通部为改良铁路巡警,筹议开办铁路巡警教练所,自此而始十年间中央路警教育机构两度兴废,各路教练所也相继建立,其情形见表1。

表1中除道清铁路巡警教练所是临城劫案后遵交通部饬令举办外,其余均是临城劫案前既已有之。临城劫案前北洋政府交通部未设专门的中央路警管理机构,也没有制定专门的路警教育规划,对路警教育缺乏全局性的指导,故整个路警教育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多元性,体现在招募学警、教育内容、学制学时、经费保障等方面。

结合表中内容及相关史料,此时期的铁路警察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交通部两设中央路警教育机构的目的均在于统一全国铁路警务,试图通过举办警官教育来改良路警。如交通部铁路巡警教练所所长梅光义认为要统一路警,必须以练将为重,练兵次之,就平时服务而言,应以管理为重,巡逻次之。为刷新各路警务,必严指挥督察之责,急则治标,首推练将。铁路警员养成所的举办也是为了对路警官长进行切实训练,养成警员资格,以改良警政[10]。但两个教育机构存在时间短,办学规模小,其效果未能显现便戛然而止。梅光义所言练兵先练将之举不失为治标之策,倘若中央路警教育机构办学具有一定规模,将数量足够之学警派驻各路,然后再轮番抽调,严格训练,假以时日,路警面貌或有较大改观。相较之下,各路巡警教练所均为各路自办,专为培养本路巡警而设,制度较为完善,举办时间较长。如1913 年10 月京汉铁路巡警教练所成立后,便制定有《京汉铁路巡警教练所章程》和《京汉铁路局考选学警章程》。在教练所的内部运作上,为整顿学警课程及教授方法等事宜,制定有《教练所会议简章》。

表1 北洋政府时期铁路巡警教练所概况表① 表中资料来自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的《近代交通史全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第二,中央路警教育机构与各路教练所的经费保障存在差异。中央路警教练所主要依靠交通部拨款及各路分摊经费,各路教练所由各路提供经费。北洋时期军阀混战,铁路成为军阀侵夺的对象,交通部作为主管机构也多陷于经费紧张的窘境,开设中央路警教练所所需经费浩大,外加各路设有教练所,故只能裁撤中央路警教育机构。

第三,教育时间偏短。各教练所教育时间多以三至六个月为限,其原因在于各路警额吃紧,急需补充新警,旧有路警勤务繁重,不可能大规模更番训练。

第四,各教练所教育无统一标准可循。教练所主要对学警进行学科、术科的教育,学科主要是路规、警察学知识、运输知识、法学知识、路警服务规则等,术科则主要是仿照军队进行操典、射击等训练。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路施行教育之时多是自行拟定。如京奉铁路巡警教练所的教育内容是由所长在警察法规、陆军操典、铁路章程内临时选定。

综上而言,临城劫案前的路警教育并无专门的管理机构,更无长远规划,呈现出多元性、分散性的历史特点。

(二)临城劫案后的路警教育

1923 年5 月津浦铁路临城劫案发生后,在内外重压之下,交通部着手整饬铁路警备,并试图从中央层面统一路警教育。1923年9月1日交通部铁路警备事务处成立,10月1日至4日,铁路警备事务处召集京汉、京奉等五路警察处长会议,其中对教育训练事项,会议议决各路设教练所毕业的新警归各警务处,直辖中央的教练所专司高级训练及抽练各路警兵,以期深造。铁路警备事务处设立之时,即有复设中央路警教练所的计划,拟将各路所设之教练所一律停办,抽调京汉、津浦、京奉、京绥、胶济各路警察官兵送所教授,并拟添招新警千名,训练后派往各路任职,再由各路轮流抽调更班训练,预计两年之后可使路警教育普及统一,并拟定《交通部路警官兵教练所条例》,1923年10月23日呈准交通部公布。其明确规定:教育的目的是使官兵具有军警应备的知识、技能及铁路普通知识,并熟悉守备铁路的各种勤务;教练所学额及各班的设置按各路情形临时决定,教育科目及选调保送章程另外定之。教练所筹备事务渐有规模,但因经费不足,各路又不能按月解送,所有计划未能完全实行[11]。

1923年12月8日,铁路警备事务处改称路警总局。路警总局几经筹划磋商,并裁减本局人员,节流经费,作为教练所之用。此后,又拟定路警教育纲领,责令各路平时遵照定章实行教育,并修订路警教练所章程,拟开设教练所实施干部教育,召集巡长以上之官长补习,又拟定《路警备补队章程》,将路警备补队作为新警的补充机关,既可以同样服务,又可以同受教育,在经费上又可节省。但是未及开办,国内战事再起,各路路警事务繁重,各项规划也暂时搁置。

1924年7月23日,交通部公布由路警总局制定的《路警教育纲领》,这是首次由中央路警主管机构公布的路警教育计划,明确规定了教育的科目、计划及实施要领,其目的在于养成铁路官长巡警必要的学识、精神,并将教育形式划分为常时教育和特设教育。常时教育是由各段队的官长、巡长在服务中施行的教育,每年分为4期,每期结束遵照检阅规则实行校阅。常时教育的主旨在于提升长警的体力、学术,改变精神面貌,并熟悉服务区域内铁路及地方之情形,尤其是养成高尚人格、严肃军纪。特设教育是对官长、巡长及新募巡警特设教育机构施行之教育,属于备补教育、干部教育[12]。

交通部成立路警总局的目的在于统一事权,其虽拟定扩充警额、注意训练等诸多规划,但是国内政治军事形势风云突变,变故迭生,最终结果只能是“扩充训练俱成画饼,旋亦只得因陋就简,就原有路警藉资敷衍而已”[13]。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铁路警察教育

相较于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路警教育有了很大进步,其发展历程以1938年铁道部并入交通部为界限,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兹分述之。

(一)铁道部对路警教育的管理与整顿

北洋政府后期全国战事不断,铁路事业遭受严重打击,“全国铁道除少数路线外,历年受竭泽之提款,战事之破坏,工程车辆敝坏不修,日趋破产”[14]。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专司路政整顿与发展,路警整顿亦列其中。整顿铁路警务首重警察教育,各路员警既缺乏良好从警资格,更缺乏实际所需的各种训练,故“倘不亟谋训练,未易成功”[15]。铁道部对路警教育的整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1.路警教育的初步调整期

铁道部成立初期(1928.11—1932.03)以整顿路政为主,铁路警务及路警教育属其中,具体措施有:一是铁道部内部各司划分权限,由管理司第一科(人事)负责“各路警务之监督及改良事项”[16];二是铁道部提出了改善路警教育状况的初步措施,要求路警各长官加强对路警进行日常的教育训练[17];三是铁道部召开铁路警务会议,议决警员训练由铁道部设教练所主办,各路长警训练由铁道部拟定大纲颁布各路遵照办理[18]。

2.路警教育的制度建构期

1931年铁道部铁路警务会议召开时,全国铁路警察员警等共有22449 人,铁路警务整顿必须要有专门机关负责。1932 年铁道部直辖路警管理局成立,意在划一警制,革新警务,铁路警察教育的整顿与统一渐入正轨。路警管理局根据铁路警务会议议决意见,先后制定颁行了《铁道部直辖路警管理局派驻各铁路警察署补助教育简章》《铁道部直辖路警管理局派驻国有各铁路警察署募补新警办法》《铁道部直辖路警管理局派驻各铁路警察署警察教练所章程》[19],从招募新警到基本教育(教练所教育)、补助教育做了统一规划,并拟具每年度的路警教育计划大纲,饬令各路遵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制度架构,此外,还辅以射击教育、卫生训练、消防训练等。唯一的缺憾是,因财政支绌,未能创办直隶于路警管理局的中央路警教练所。

路警管理局认为,依据募补新警办法可以录取素质优良的新警,以代替被裁汰的老弱路警,另外极力整饬教练所教育,加强补助教育,自然能养成适应路情、适应勤务的近代警察。在官方报道中,至1935年各路警教练所办理“成绩颇著”,毕业人数也与日俱增,如津浦警察教练所已培养9期,共1800余名。还有少数路段因经费困难,或积极筹办,或将路警委托他路教练所进行教育训练。而在补助教育方面,也以津浦、南浔等路开展较好,其他各路补助教育的成效也慢慢显现[20]。

不得不说,路警管理局整饬路警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却没有取得官方报道中所言的“成绩颇著”。以各路教练所为例,津浦、京沪、平汉、陇海、湘鄂等路奉部令相继创办巡警教练所,但因每期培养人数有限,并不能将全体路警更番教练,以办理最善的津浦路为例,也仅覆盖津浦路全警的半数而已。胶济路警察教练所1935 年9 月开学,按计划全路1552名长警用3年时间悉数训练完毕[21]。这仅是一种理想安排,在现实中因各种原因而受阻滞。此外,尚有多路因经费不足,教练所筹办困难。路警管理局对路警教育的管理必然要接受新的检验。

3.路警教育的深度整理期

1936年1月11日,路警管理局改为铁道队警总局,并将各铁甲车队划归其指挥,各路警察署直接隶属于队警总局。铁道队警总局既隶属于铁道部,又受军事委员会指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咄咄紧逼,铁道队警使命重大,既要维护客货车运输安全,又要加强军队化教育,以期在战时担任铁道防空任务。铁道队警总局直指队警的各种积弊,如队警素质不良,身体不强,管理不严,操练不勤,保育不佳。更有甚者,“官佐、员司、士兵、长警在素质上既多根本不合,而又逸居无教,不事训练,不行操作,以致仪容败坏,面色苍白”[22]。因全部整理困难阻滞甚多,队警总局只得选调年轻力壮且富有军事学术及仪容、姿势、动作俱佳之员警,派往重要的大站、机电材料厂、桥梁、隧道等,不符合前项要求的员警,一概调往寻常僻静等站服务[23]。此时,距铁道部颁行各项教育规章尚不满3 年,一切教育计划未能完全彻底实施,队警总局继续深入整饬队警教育,直指队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并提出整理意见,具体有:一是严格铁道队警的体格检验;二是严格教练所班长人选;三是严格检查教育进度预定表实施情况;四是严格对队警基层组织的管理;五是注重对路警的思想训练。

铁道队警总局对路警教育的整饬意在纠正弊害,所采取措施也是针对积弊,但是无奈诸多问题积重难返,外加抗战的全面爆发,绝大多数铁路的路警教育终究无法实施。

除上述之外,铁道部管理时期曾多次提出设立中央路警教育机构,专门进行警官培训,但是均因耗费巨大而未实行。此外,有人提议在中央警官学校增设铁道警察干部培训班,也有人提出为统筹教育起见,应将各路警察教练所统筹合并[24]。前文提及交通部铁路巡警教练所所长梅光义将培养合格的路警警官作为“急则治标”之策,此认识颇为中肯。路警整顿首重教育,但中央路警教育机构的缺失,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后果。

首先,不设中央路警教育机构是近代警务制度的严重缺陷,更难以达到统一路警教育的目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路警整顿力求统一,却将路警教育假手于各路,虽然各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按照部颁纲领进行教育训练,但效果并不理想。各路警察教练所教员多由本路组织员警担任,而其绝大多数教员或来自行伍,或出自地方警察教练所,未曾受过中央路警教育机构的统一教育训练,故其警务素质不一,教授动作也不一致,讲授学科水平参差不齐,路警教育的统一自然难以实现。各路巡警教练所仅为本路所用,路警知识本就欠缺,常年如此教育,自然在思想上难有“全国”“全路”之观念,这也是铁道队警总局痛斥多数员警“不知有‘国家’”的重要原因①1937年1月7日铁道队警总局发布训令,称军警教育以精神中之思想训练为第一要目。铁道队警因教育缺乏,多数员警“不知有‘国家’,不知有‘中央’,不知有‘党义’”。所以队警总局成立后,将“党义”“精神教育”“思想训练”均列入主要教育计划,在思想训练上多方灌输,广事宣导。。时人尽知创办中央路警教育机构的益处,但因时代所限而均不为之,路警教育统一何其难矣。

其次,不设中央路警教育机构无法实现对教育内容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路警教练所学科各门在未有铁道部规定之前,多是各教练所自行拟定。尤其是北洋政府时期各路虽设有路警教育机构,却缺乏对铁路警务的研究,故“十数年尚无专书,以供教习之用,所学不过普通行政警察诸籍,此外参以各路章程而已,于服务于铁路之警察应有之知识所阙盖巨也”[25]。直至1920年《铁路警察大意》出版,才出现了首部系统研究铁路警察之意义、性质、观念、职能的著作。专门之事须有专门之学,但就笔者目力所及,近代警察著述中专论铁路警察者寥寥无几。不专设中央路警教育机构,便无场所吸纳专门人才,更难深入开展铁路警务实践,对铁路警务的理论升华则遥遥无期。可以说,未设置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央路警教育机构是中国近代路警教育未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1938年后的路警教育

全国抗战爆发后,铁路线多为日寇所占据,但大部分路警均忠贞自矢,不甘为敌伪所利用。后随战局变化,部分路警护送铁路员工撤退后方。相较于普通士兵,撤退路警素质相对良好,且服务铁路多有劳绩,国民政府责成铁道队警总局将所有撤退的路警及铁甲车队,按照部队编制,成立铁道警备支队,一部分扩充后,担负后方铁路警卫,其余集中整训,以备派遣,先后成立5个支队。1938年1月铁道部并入交通部,铁道队警总局改为交通队警总局,铁道警备支队改为交通警备支队。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交通警备司令部组织条例》,对铁路警务行政与铁道警务业务予以划分,交通队警总局及所属各路警察署负责警务行政事宜,交通警备司令部及各交通警备支队之人事、薪饷皆由军政部负责,专司铁道警务业务,执行铁道警备业务。但交通警备司令部未实际成立。

1940年交通部颁布《交通队警总局暂行组织规程》,明确了该局统辖全国铁路、公路、航路队警。根据此规程,交通队警总局下设五个处和会计室,由第四处职掌教育设计事项、教材编审事项[26]。铁路线随战局日渐缩短,大后方只有赶修公路以适应军事运输,故交通警备支队转以警备公路交通为主。

1941年秋,国民政府鉴于水陆交通警卫武力复杂,饬令整顿,同年9月颁行全国护路部队统一整顿实施办法,11 月交通警备司令部实际组成,交通队警总局撤销,原属铁路公路警察、护路队等改编为交通警备警察,成立四个总队,其他类似交通警卫一并撤销。护路部队及原属警备支队一律改编为交通警备团。以上力量均由交通警备司令部统一编练指挥管理。交通警备司令部全权负责战时全国铁路、公路、航路的警备事务,包括干部训练事宜。

1945 年4 月,交通警备司令部与水陆交通检查处及缉私部队,合并成立交通巡察处,直隶于军事委员会。交通巡察处下辖十个巡察总队,一个游动巡察大队,铁路警察总队则维持原状[27]。

除去上述中央管理机构的变迁,文献中还可见部分铁路巡警教练所的记载。面对抗战的严峻局面,铁道队警负有维持交通、协办军运、保障行旅等重任,故浙赣路警察教练所尤其重视培养队警健全的战时学术智能。浙赣路警察署队警教练所的培训目标是:一是培育战时各项学术智能,锻炼坚强体魄,修养优良德性,灌输民族意识,以期增加抗战力量,提高服务效能;二是使队警养成互助、合作、耐劳、忍苦之精神。在教学科目上,也突出战时色彩,在学科中增加抗战建国纲领、战时警察业务等,术科增加野外战斗演习等[28]。

抗战结束后,各路忙于接收铁路,但因缺乏警力,暂时只能依靠宪兵、驻军等发挥护车、护厂等作用,渐次开展长警甄核事务。如平汉铁路自1945年9 月交通部武汉区特派员办公处成立以后,即开始办理接收事宜,于11 月成立临时警卫处,成立警卫大队,因需要人数众多,分别在武汉、信阳、郾城、郑州等地,登记过去平汉路警,并严格甄选、审查、考验,择优录取,于当年12月15日办理完毕。长警素质关系到实际服务的水平,所以交通部曾将全体长警集中于武汉,实施短期训练,并灌输铁路各部门普通知识。此后,车务、工务、机务、总务等处先后电促派警维护,长警训练,即行暂停[29]。

1946年2月4日交通部复设交通警察总局。此后交通部相继公布《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交通警察员警训练班组织规程》《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各铁路警务处交通警察教练所组织规程》《交通部东北铁路警察总局各警务处警察教练所组织规程》[30]。囿于史料缺失,此时的路警教育已难以探究其面貌。在一些新闻报刊中,还能看到路警教育的蛛丝马迹,如《对京沪区铁路警察的客观评价》中写道:“我问过好几位路警,希望他们告诉我关于一些训练时的情形,他们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训练时间不够,课程嫌空泛,而专家教官又太少,在以上三个条件之下,怎么会有好的、合乎理想的训练。这也是一般训练机构的缺憾。”[31]

四、对中国近代铁路警察教育的检讨

自清末铁路巡警初创到1949 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中国路警教育从萌芽到发展差不多有五十年的时间,从制度构建来看,路警教育是逐渐向前发展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种发展又是缓慢的,甚至在某一时段是停滞的,故整个近代路警教育难言成功。近代路警教育不够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路警来源纷杂、素质不齐,经费紧张,学制太短等,但以上并非限制路警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整顿路务,须先整顿警察,整顿警察首重教育”[32],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但又是单向的。路警教育与路警乃至铁路事业连为一体,倘无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环境,路警教育不可能是出淤泥之青莲。

首先,近代铁路事业一直未能良好发展,与路政有密切关系的路警也蒙受其难。清末民生凋敝,内遭兵匪之摧残,外受列强之侵略,铁路发展多受挫折。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铁路营业余利为军阀所搜刮,机车为军阀强占以做运兵之用。南京国民政府虽设置铁道部专司铁路事业,但无奈历史欠账太多,所需经费庞大,且只能先从管理独立、会计独立进行整顿,以摆脱军事因素的纷扰。虽经几年平稳发展,却又逢日寇全面侵华,铁路事业又遭重创。如此等等,铁路事业的发展可谓饱受创伤,路警教育亦难幸免。

其次,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发展落后也不能为路警教育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近五十年中,路警教育发展一直处在经费缺乏的历史状态,表面看是铁路事业不够发达,深层次看则与近代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落后乃至某一时期的崩溃有关。清末、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经济自可不言,政府、军阀甚至依靠外债过活。南京国民政府全面抗战前的历史曾有“黄金十年”之说,但此说亦被学者用确凿的历史事实推翻。近代中国之经济仍是以农业为主,而抗战前十年的农村经济严重衰败,困难重重,乃至破产[33]。如此落后的国民经济状况根本无法支撑铁路事业的发展,路警教育的发展亦毫无经济保障可言。

最后,近代中国也不能为路警教育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清末政治之腐败众所周知,无需赘言。北洋时期军阀混战,其重要原因是政治上缺乏能够领导和控制全国的中心力量,进而导致政治、军事上的分裂。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完成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但是国民党背弃了国民革命及其精神,政治上缺乏信仰,其政权建立后很快从上层到下层形成了腐败之风,如经济腐败,派系腐败,军纪松弛,政务懈怠[34]。在如此政治经济环境中,多数路警浸淫社会已久,其思想状况、政治认识自然难有根本的改观,铁道队警总局所痛斥的路警不知有“国家”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简言之,清政府、民国政府治下不可能有孕育成功路警教育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社会土壤,这是路警教育未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警备巡警交通部
交通部公布2022年立法计划海商法和港口法的修订在列
加拿大交通部将开展737MAX试飞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备战”
新时期企业采购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漂亮的还击
孝感汽车试验场获交通部认可汉阳所业务不断延伸
南京军区召开警备工作会议
被识破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