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专业课程《商业智能工具应用与数据可视化》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2020-11-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商业智能可视化工具

(东莞理工学校 广东·东莞 523830)

1 课程教育背景

《商业智能工具应用与数据可视化》是我校新开设的课程,本课程主要阐述商业智能工具的应用以及数据可视化设计的原则,以Tableau Desktop为例,从商业智能工具的基本知识,应用场景,数据可视化优秀案例的学习等方面介绍了商业智能工具和各种常规和高级可视化图形的使用方法。

中职《商业智能工具应用与数据可视化》线上课程的开展,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当前热点,从疫情数据可视化、“数据重现传奇,致敬篮球之神”、“数据车生活:你会选什么颜色的车”、“数据话环保,垃圾分类之谜”这些案例出发,基于学情和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如表1所示。

表1:教学重难点

借助“腾讯课堂直播+腾讯QQ+问卷星”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在线教学,同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重难点,使用案例法、类比法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网状型”互动教学方式,因为是线上学习活动,因此信息和资源开放,教师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源,师生平等参与。

2 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习总书记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以《商业智能工具应用与数据可视化》为例,通过对该专业的介绍、发展趋势和热点案例的分享,使学生形成大数据思维,具有数据敏感力;通过对可视化工具Tableau的介绍和应用,从数据可视化到分析,数据分析中的疑难点处理,使学生明白灵活运用数据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具有创新精神;通过了解业内优秀的数据分析师所具有的技能和素质,例如交流沟通和归纳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并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以此方式把思政贯穿教学过程,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格局。

3 思政教育与网络课程融合的教学实践方案

3.1 培养数据思维——案例分析+类比法

在第一次直播课《用数据讲故事》中,让学生知道,通过把数据可视化,可以观测到数据更深层次的内容,而在第二次直播《数据指的是数字吗》这一课当中,让学生了解到数据不仅仅指的是数字,还包括图片、文字、音频、视频、xml等。可视化是一种高效的手段,意义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可视化,主要是寻找什么呢?《在数据可视化中寻找什么》中,我主要通过案例结合文字阐释的案例教学法讲授模式、关系和异常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数据思维方面扩充知识面,而在《Tableau视图类型简介》中,则向学生对可视化工具Tableau软件里的视图类型作简要介绍,主要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

但学生在看到这么高大上的案例和图片时,直呼“这太难了,看起来好难学”。

我认为学生有这想法主要是因为还没接触Tableau,其实这是一款没有 IT背景的小白也可以上手的软件。为了初步打消学生的疑虑,在教学中类比日常生活例子,更加生活化地讲述。

3.2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课前学情分析

图1:Tableau工作区练习数据可视化分析

在平台发送视频和课件学习资料,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和探究,并完成预习练习。教师收集预习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剥离知识的重难点,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如图7所示,学生对Tableau工作区标记的关键字统计和词云图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定性和定量的数据是14,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重要知识——“度量”和“维度”的工作区还不够理解,因此在后续教学中,有对疑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3.3 知行合一,培养创新精神——课堂实施过程

3.3.1 掌握重点——熟悉Tableau工作界面的主要操作

课前把Tableau工作界面分析窗口图片发到班级QQ群,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各个区域的功能,课中教师使用腾讯课堂直播讲解,并通过用“度量名称”和“度量值”实现“两列不同数据共用一个轴的小案例进行操作演示,使学生对各个区域的功能如何在实际案例中真实呈现有一个直观感知,并再次在直播中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快速回顾功能区域,课后通过发布问卷星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详见本文中的“教学效果反馈”。

同一份数据实例,可以有不同的可视化视图表现方式,在学生初步理解重点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自定义视图类型显示,例如动态图,突破传统视图知识的界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3.2 突破难点:如何理解Tableau的维度和度量

对于Tableau的维度和度量这一难点,如果粗暴简单地带领学生读一遍概念,估计学生会水过鸭背,因此,我在腾讯课堂直播中通过把维度和度量的使用与纵横切蛋糕的生活化案例进行类比讲解,并且结合胶囊颜色与Tableau操作,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课后通过发布问卷星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详见本文中的“教学效果反馈”。

3.4 拓宽新思路——“网状型”互动教学模式培养责任意识

在《商业智能工具应用与数据可视化》课程中,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采用“网状型”互动教学模式,面对信息和资源全面开放的线上学习,教师不是唯一的学习源,师生平等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互动中师生凝聚成一张紧密联结的网,师生是网中结点。例如在专题内容《用数据讲故事》中,教师抛砖引玉后,安排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案例故事并分享,以下为部分文字讨论截图,其中,18计算机应用1班的谢同学通过举手上台的方式向大家用语音分享了他的案例。此外为了避免直播课气氛冷清,把学生名单用PPT做一个抽号轮盘,课堂中抽两个同学上台发言,这种方式比较有效地活跃了直播室里的气氛。

在直播课最后一周的安排中,再将学生分组,每组组员共同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设计,组长主讲组员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度,没人负责一个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3.5 激发新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导图记忆法

在直播教学中,我巧妙将“思维导图”引入到直播教学中来。在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中,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从关键知识点中心出发,把内容延伸到每一个分支,再提出拓展性的问题,使学生有效吸收知识,复习整合旧知识,提高学习的速度和效率。

4 教学效果检验和分析

课堂笔记和练习通过问卷星平台收集,以保证听课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上课期间为了检查学生的听课情况,我会通过不定时点名提问的方式随时监督,为了保证学生全程在线听课,课上互动的时候对于先答的前10名学生记为抢答加分,安排课代表做好登记。通过问卷星测试的结果反馈,可以看出,教学重难点得以掌握和突破,但仍有个别学生需要加强辅导,因此在批改的备注留言中我会写下要点,优秀的学生则做星标。

图2:问卷星平台反馈的测试结果

5 案例反思

(1)了解学情,批改好每一次作业,为直播课互动做好准备。线上教学的学生作业,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反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批改中要分析学生的情况,反思教学方式,直播课中给学生作简要汇报,在互动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教学案例视频。如果教学中要使用案例视频,最好在播放视频前,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观看一边思考,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3)腾讯课堂直播使用反思。每次上课前试用设备能否正常播放课件和视频,可以让家人进入直播教室试听,以确保教学质量,尤其是要熟练运用腾讯课堂的小工具,例如使用分享屏幕的方式在自己电脑播放视频的时候要开启系统声音,而系统声音则需要在关闭举手功能的前提下才能打开,同时还要关闭麦克风,切记在播放完视频教师讲解的时候要重新打开麦克风,否则学生就听不到声音了。所以,线上直播的时候虽然没有直面学生,但也要保持高度注意力,特别是关注讨论区学生的发言。

6 结语

本文以中职《商业智能工具应用与数据可视化》线上课程为例,借助“腾讯课堂直播+腾讯QQ+问卷星”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在线教学,同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重难点,使用案例法、类比法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网状型”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Tableau工作界面的主要操作”的教学重点,理解“Tableau的维度和度量”教学难点,以达成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商业智能可视化工具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什么是商业智能?它的定义和解决方案
“巧用”工具
关于实时商业智能的文献综述
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综合信息商业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