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涉农学科研究生就业帮扶措施探究
——以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2020-11-25罗荣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河海大学就业指导毕业生

曾 欣 罗荣荣

([1]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0;[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8)

近年来,国家大力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就业总量逐年增加,2020年,受经济下行压力、毕业生规模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研究生尤其是涉农学科毕业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复杂且严峻。

本文以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研究生为例,对新形势下2020届涉农学科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毕业生就业帮扶措施进行了探究。

1 涉农学科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研究生7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8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1人。截止2020年10月,全院已落实就业毕业生57人,就业率达75%,其中,就业50人,占比65.79%,升学(含出国)7人,占比9.21%。相比2019年同期,毕业生签约相对滞后,就业率有所下降,具体情况如表1。

表1: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届与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截至当年10月)

2 目前就业工作采取的帮扶措施

2.1 重视生涯教育指导,树立学生就业目标

2.1.1 强化职业生涯思想教育体系建设

结合形势和专业实际,开展教育活动,重点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增强毕业生基层意识、创业意识、诚信意识、安全意识,使毕业生准确把握就业形势,确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以避免毕业生就业期望太高、最终一无所获的情形,鼓励毕业生从小事做起,先就业、后择业;积极鼓励学生选修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鼓励学生去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进行职业测评,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职业,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生涯思想教育,不断构建、完善学生就业思想教育体系建设。

2.1.2 树立就业目标及职业操守

组织辅导员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及各类职业资格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开展生涯发展教育活动,鼓励并指导研究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知名校友为我院研究生做系列职业生涯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经验交流会及座谈会等多形式的教育、指导,促使学生树立就业目标,健全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守住职业操守及底线,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及坚守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初心和使命。

2.2 规范就业管理服务,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2.2.1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组织辅导员参加就业工作业务培训,积极与就业指导中心联系和沟通,实时掌握就业政策,做到制度不走样、学生零投诉。调查所有毕业生就业意向,填写《毕业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表》,动态把握研究生就业意向以及就业状态,对于无任何就业意向的学生做到一对一引导与指导。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根据研究生的就业意向,有目标的进行针对性推送。并由富有就业工作经验的院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班导师负责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面向毕业班和低年级学生举办报告会和交流会,邀请我院教师和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与在读学生进行交流,教授求职技巧、分享面试经验等,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传达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挑战,激发广大学生的成才责任感,提高择业能力。通过河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河海大学智慧就业平台,河海大学就业洽谈会,以及相关就业政策、招聘信息等多渠道,实时将就业信息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并分别开展集中指导培训、针对性精准指导、一对一引导等方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2.2.2 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数据库

及时准确核对上报毕业生生源信息,建立生源信息库。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调动起本院教职工的积极性,专业教师积极帮助广大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开拓市场、收集信息。发挥学生干部作用,毕业班设就业信息员及信息小组,保障信息发布的到位。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便捷的特点,建立毕业生就业专用微信群,即时发布各类信息。通过微信群、QQ群、网络平台及毕业班就业信息小组等方式,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数据库。

2.2.3 全力推动就业实习基地建设

全面开展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学院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协调,发挥行业优势,与重点行业单位开展广泛合作交流,建设就业实习基地,并选派优秀学生利用寒暑假赴基地进行实习实践,注重与就业基地一同为在校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生涯辅导。

2.3 推进双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2.3.1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部署和河海大学综合改革及“双一流”建设重要战略,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我们学院的学生培养中,探索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科及科技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考虑到学生整体发展中去,全力配合学校做好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不断构建基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将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2.3.2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我国的就业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创业指导,鼓励学生依托学科专业,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竞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创业形势、讲授创新创业知识、分享交流创新创业经历等形式,激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积极开展创业实例宣讲,邀请优秀毕业生开展经验交流及信仰公开课活动,分享创新创业精彩故事,为同学们树立了年青人敢立潮头,敢闯敢干的优秀榜样。通过创新创业政策和典型案例宣传等方式,扩大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力,营造崇尚创新、支持创业、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拓展创业就业途径。

2.3.3 加大创新创业工作支持力度

通过各类讲座及学院创新创业事例,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宣传、信息咨询、活动交流等服务;鼓励老师创新创业成果落地转化,使创新创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需求,实现创新与创业接轨,创业与社会接轨。此外,加强创新创业的学院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将科技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考虑到学生奖学金的评定中去,不断鼓励、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创业思维,不断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河海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