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长三角分析检测产业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2020-11-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检验专业实验

(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0 引言

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简称应化专业)以检验检测技术为“产学研”主要方向,以检验检测高新技术服务业为主要就业方向,在2010年被列为学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建设专业。在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和“十三五”一流学科支持下,获得了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的重点支持。

尽管应化专业已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和较好的科研基础,但这些校内外优秀的导师队伍和科研优势并没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教学优势,仍存在教学内容没有反映最新的产业、学科和技术发展,课堂远离产业发展和应用研究氛围,学生难以系统学到校内外优秀教师团队的产业理念和技术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择业和专业认同度没有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所以,如何把最新产业发展、技术和方法适时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成为应化专业当前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拟对应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修订,构建了多模块、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图1)。特别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引入了“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即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了项目化课程《应用化学综合实验》,在分析检测技术模块课程中设置了项目化课程《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目的就是为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搭建平台,实现科研与育人的统一。另外,在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运行上,充分发挥校内指导教师的带动作用,主动联系嘉兴市内的就近实习单位,在节约开支和保障实习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实践锻炼。

基于上述基础,按照学校“立足嘉兴、面向浙江、依托行业、服务全国”的办学定位,以“开放办学、内涵发展、特色取胜”作为应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自主团队、院所合作、国际交流、能力提升”为定位,培养学生贴近实际的技能,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对实习过程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就业与工作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企业和社会等需求的匹配情况,发现阻碍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毕业生的择业观和担任岗位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前者主要是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出现顾虑和困惑,后者主要是毕业生能够承担的工作单一,不懂得在工作需求变化中主动更新专业知识结构。这两大问题,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能形成完美衔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需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从而构建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1 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培养应化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宽口径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同时具有现代化仪器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善于创造性地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

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1)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敏锐的分析能力、较强的处理问题能力、较好的自学和改善自我的能力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2)专业技能: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环境检测、药品分析、出入境检测、质量鉴定及企业产品检验等领域。

(3)就业率和学生满意度:以用人单位满意、学生乐意为宗旨,获得100%的毕业生就业率和80%以上的专业对口率。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保持端正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4)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依托优质企业作为实习实践基地,构建嘉兴市检验检测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发展联盟,实现共赢。

2 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检验检测行业人才需求和发展空间大,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然而将这一方向作为人才培养主方向的学校和专业较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15]80号文件),尤其是浙江省大力支持嘉兴市创建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外部发展环境良好,需要紧抓机遇,快速发展。围绕以上四个目标,打造系统的实习实践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改善学风。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优秀师资力量,为学生的择业和就业发挥更好的传、帮、带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探究:

2.1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凝练特色,对接行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和就业有机融合,系统打造校外指导团队

图1:专业人才培养示意图

以环杭州湾检验检测高技术园区和嘉兴市泛孵化器的建设为突破口,主动设计面向检验检测等高级服务业的理论和实验课程,通过研究小组进科研团队、进政府检测机构和第三方检测企业,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更新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产品质量分析、环境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等为产业背景,以分析检测技术模块为主要方向,密切结合最新产业发展动态,与嘉兴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实践与实习基地合作协议,聘请高端产业人才作为校外导师和专业发展顾问,合作开发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建立长期教学和科研合作关系,形成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技术综合实验—分析质量保证与控制的连贯性知识结构,协同培养分析检测人才。

2.2 优化课程体系,坚持应用型办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借鉴国外优秀教学案例,对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模块课程群、选修课程群等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实验体系改革与建设:化学基本操作技术实验—化学合成技术实验—化学测量与表征技术实验—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分析检测技术实验;

(2)检验检测技术实践课程群改革与建设:构建样品前处理技术—分析技术综合实验—分析质量保证与控制课程群,在国内分析检测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鲜明特色。

(3)学科支撑专业及“科研反哺实验教学”的创新实践机制:依托学科,教师科研团队与学生个性化培养、创新计划、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设计)、开放实验项目、校外实践基地等环节协同一体发展。在开设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仪器分析等项目化实验课程中,采用教师科研成果来设计实验内容。

3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以检验检测为切入点,构建政、产、学、研、转、创协同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嘉兴科技城管委会、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部)、“浙江省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厅)等各类国家级、省级平台,整合各类科技和人力资源要素,按照协同创新中心模式,积极参与“环杭州湾检验检测技术产学研发展中心”的建设中,选拔青年教师赴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特色教学团队,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打造绿色通道。

3.2 打造“检验检测实验班”,深化校企合作,体现人才培养的精准化

充分利用学校与院所合作优势,根据一线检测机构、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接入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选拔30-40名优秀学生组建“检验检测实验班”,将“校内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校外实训---试用期---正式工作”的链条贯通,为学生快速进入分析检测行业打造基础。推进校企合作教育背景下教学内容整合与重构,凝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强化课程和课程群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等。组织出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特色系列教材,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料库。

3.3 强化学生自主团队链条式培养机制

构建学生自主团队一站式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学生自主团队—学生“双导师”制—科技创新项目(含SRT)—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学科竞赛—毕业论文(含设计)—学生团队目标考核。学生团队自主选择校内教师团队和校外兼职导师团队,建立“校内外双导师”联系机制。主动设计面向检验检测等高级服务业的理论和实验课程,通过研究小组进科研团队、进政府检测机构和第三方检测企业的过程,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3.4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强化“课程组组长”和“课程负责人”管理机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对应化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模块课程群、选修课程群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课程分为四大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模块课程群和选修课程群。同时,根据新兴产业发展和一线检测机构、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创新设计课程群教学内容,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群。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积极建设校级和省级在线精品课程以支撑应化专业的发展。

3.5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导师”队伍建设,夯实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

通过与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拓展与院所的全面合作,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在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指导教师、应用课程教师、推荐学生就业等方面合作,培养检验检测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做实做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水平,抓好实践教学日常工作的落实,做好规范工作,保障交流反馈畅通。

3.5.1 强化教学管理

由校内、校外同行专家组建应化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完善应化专业教师与校外基地、校外指导教师定期交流机制,共同研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在选派上课教师、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查、教材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完善。

3.5.2 加强教学过程监控

成立应化专业教学督导和监控小组,加强对教学以及各类改革创新内容的分工、落实、进程、绩效和评价。按照教师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及科研团队归属为依据,组建课程组;由课程组组长牵头,加强课程群日常教学、课程建设等监控。

3.6 加强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建立多层次“科研反哺教学”创新实践机制,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和出国培训:积极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高水平人才承担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工作。依托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成果,教师科研团队与学生个性化培养、创新计划、学科竞赛、毕业论文、开放实验项目等环节协同一体发展,在项目化实验课程中,把最新科研思路、方法和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逐步将科研优势有效地转化为教学优势。

4 结语

对应化专业实践环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改革,优化与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经过项目化和案例化实践环节的训练,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并以此为依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关领域,如环境检测、药品分析、出入境检测、质量鉴定等。使应化专业的学生具备分析检测、质量控制、技术开发、生产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保持端正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让学生在校期间充实、毕业之后满意。建成一支适应地方性高校专业建设的高水平校内外教学团队,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嘉兴市检验检测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发展联盟,实现共赢。通过探索与实施,对我校的相关专业在校外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的教学改革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检验专业实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