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一:汤液经法图的来历、内容与应用*
2020-11-25金锐
金 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 临床合理用药生物特征谱学评价北京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8)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四气五味的内涵,科学认识寒热冲突、苦温并用和辛开苦降等药性认知的内涵,对合理使用中药和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所有中药药性研究中,关于《汤液经法》和“汤液经法图”仍未有系统探索与阐释。《汤液经法》相传是汉代以前所作的一本以黄老道家思想为指导,关注服食补益和方药配伍的中医著作。原作已遗失,但据考证,本书对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以及梁·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都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1-2]。在《辅行诀》这本书中,不仅记载了诸多中药方剂,而且收录有一幅“汤液经法图”。原文有言,陶隐居(陶弘景)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熟悉之,医道毕矣。由此可知,虽然《汤液经法》原作已遗失,但是其中的关键内容“汤液经法图”通过《辅行诀》的转引而保留下来。本文就“汤液经法图”出现的历程、内容与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抛砖引玉。
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相传是《汤液经法》这本书里面的配图,由于原书已遗失,目前看到的“汤液经法图”,都是从《辅行诀》转引过来的。据考证,《辅行诀》为梁·陶弘景所著,原本藏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于1918 年由守洞道士王圆箓卖于军医张偓南,并传于其孙张大昌。20 世纪70 年代。张大昌将其手抄本捐赠给中国中医科学院后,经过多年努力,得以重现于世[3]。由于原卷被毁,目前能见到的都是追忆本和手抄本。根据王雪苔、钱超尘等专家的整理追踪,目前从张大昌的徒弟及乡人处得到的《辅行诀》手抄本有21 种之多[3]。不同手抄本之间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不同的内容主要在于张大昌及弟子在研习《辅行诀》时,会根据临床心得或古籍文献进行修润、解读或增补。这些修润、解读和增补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书中记载的诸方加减和临床应用展开,而基本不涉及其中收载的“汤液经法图”。同时,“汤液经法图”本身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逻辑性,某些局部的缺失可由其他文字推演补齐,自稳定性较强。因此,一般认为,目前所见的《辅行诀》中收载的“汤液经法图”,基本保持了原貌,也就是梁朝陶弘景所看到的《汤液经法》这本书中的配图。
2 “汤液经法图”的基本内容
“汤液经法图”又称为“五味补泻体用图”,描述了在脏腑辨证框架下,辛、咸、甘、酸、苦五味对各脏腑疾病的补泻作用,以及相应的组方结构与配伍原则。全图呈五边形分布(图1),各边和内边外都有文字。纵观整个图文,主要包含了5 方面的信息:(1)五味属性及其配伍转化信息。五味为辛、咸、甘、酸、苦5 种属性,五味配伍转化是指辛酸化甘、咸苦化酸、甘辛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5 种配伍转化方式。(2)五脏配五行信息。五脏为肝、心、脾、肺、肾,五行为肝配木、心配火、脾配土、肺配金、肾配水。(3)五味对五脏的体用补泻信息。在“汤液经法图”中,五味入五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三对一的形式,也就是三种“味”对应一脏。这三种味分别是作为这个脏腑的“体”(能泻)、“用”(能补)和“化”(能调或者前两者的化合)而出现的。例如,酸为肝之体、辛为肝之用、辛酸化甘,苦为心之体、咸为心之用,咸苦化酸,辛为脾之体、甘为脾之用、甘辛化苦,咸为肺之体、酸为肺之用、酸咸化辛,甘为肾之体、苦为肾之用、苦甘化咸。(4)五味配伍的功效信息。五味配伍的功效信息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前面所讲的五味对五脏的补泻,另一方面是另外记载在“汤液经法图”五边形顶点的五味配伍后形成的功效,分别为辛苦除痞、咸辛除滞、甘咸除燥、酸甘除逆、苦酸除烦。实际上,5 味属性的两两配伍只有10 种形式(C25= 10),其中5 种形式为五味化合,另外5 种形式就是图形顶点记载的这5 个功效。(5)在五边形图文的下方,还有这样两段文字:阳进为补,其数七;阴退为泻,其数六。配合文字旁边的箭头可知,五边形顺时针方向为“阳进”方向,与五脏补法有关;五边形逆时针方向为“阴退”方向,与五脏泻法有关。
图1 汤液经法图(又称五味补泻体用图)
“汤液经法图”用这5 方面的信息,采用极为均衡的分布与配合模型,构成了完整的“病性-病位-药性-配伍”的临床诊断用药链条,回答了“在什么脏腑、有什么样的疾病,就用哪种药性的中药、采用什么样的配伍方式进行治疗”的基本问题。全图的五味排列对仗工整、规范严谨,每一个脏腑的体味、用味和化味都不相同,但五脏合在一起,便形成了顺时针分布的三个相同的“辛-咸-甘-酸-苦”循环。从内容上看,《黄帝内经》在“藏气法时论”章节也有五脏五味补泻的相关记载,其中有些内容与“汤液经法图”相同,有些内容不同。例如,在肝病论治中,二者均记载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而在肺病论治中,《黄帝内经》记载“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这与“汤液经法图”所示酸补肺、咸泻肺、辛散肺的原则不同。如果从五脏补泻药味循环的角度,则“藏气法时论”中按照肝心脾肺肾五脏顺序,补味为“辛-咸-甘-酸-苦”,泻味为“辛-咸-酸-甘-苦”,急食之味为“辛-甘-酸-苦-苦”,三者之间不统一。所以,有学者[4]认为,“汤液经法图”中描述的五味补泻理论可能更为准确。
另外,“汤液经法图”所载五脏五味的配属关系,与当前一般认识也有所不同[5]。目前的中医基本理论认为,酸味对应肝、苦味对应心、甘味对应脾、辛味对应肺、咸味对应肾。但是从“汤液经法图”的观点来看,酸为肝的“体”味、苦为心的“体”味,但甘为脾的“用”味,而辛又为肺的“化”味、咸为肾的“化”味,这就造成了杂乱与不工整。如果都以“体”味标识,则应为肝酸、心苦、脾辛、肺咸和肾甘;如果都以“用”味标识,则应为肝辛、心咸、脾甘、肺酸和肾苦;如果都以“化”味标识,则应为肝甘、心酸、脾苦、肺辛和肾咸。所以,“汤液经法图”的五味五脏配属,很可能是更为本源和真实的五味理论原貌,而目前看到的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则很可能是后世传承时出现了一些丢失和错简而演变形成的。
3 “汤液经法图”的应用
前已述及,“汤液经法图”是脏腑辨证框架内,基于五味配伍方式的组方原理图。那么,这个原理图怎样运用?怎样从这个原理图一步一步组成复方?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现有已知与“汤液经法图”关系密切的方剂进行组方原理分析,尝试对“汤液经法图”的临床应用方式方法进行解读。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这些关系密切的方剂,一部分是《辅行诀》中的诸方,例如各脏腑的大小补泻汤20 首、各类救误汤等;另一部分是张大昌先生整理汇编的《处方正范》一书中记载的十二神方。
3.1 “汤液经法图”与五脏大小补泻汤
《辅行诀》记载的20 首大小补泻汤完全符合五脏虚实补泻的治疗思路,其组方工整、原理清楚,最适合作为“汤液经法图”的具体应用案例进行研究。本部分根据《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关于25 味药精的五行五味记载,对这20首大小补泻汤的组方药物的补泻属性进行标注(组方中药的药味以1965年范志良抄本为主,并参考其他抄本[3]、《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药性探真》[6]和其他文献[7]对个别中药的药味给予定义和更新,包括:将麦门冬标示为味酸、将薤白标示为味苦、将栝楼标示为味甘、将升麻标示为味甘、将苦参标示为味苦、将代赭石标示为味苦)。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泻味药”(泻五脏)、“补味药”(补五脏)和“化味药”(调五脏或补泻之味合化)的药物数目和重量的比例(见表1和表2)。
表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12首大小补汤的配伍原理分析
表2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12首大小泻汤的配伍原理分析
结果显示,这些大小补泻汤在选药用药、数目比例、重量分布方面,完全是同一种组方格式在不同情景下的应用,遵循相同的组方原则,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些原则包括:
(1)治法上,符合“虚则补为主”、“实则泻为主”的治疗原则。大小补汤都是治疗对应脏腑虚证的方剂,用药以补味药为主;大小泻汤都是治疗对应脏腑实证的方剂,用药以泻味药为主。例如,小补肝汤组方中,以辛味补肝药为主;小泻肝汤组方中,以酸味泻肝药为主。
(2)治法上,符合“小虚补本脏,大虚补其子”、“小实泻本脏,大实泻其母”的治疗原则。这个原则与《难经》中提到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不同,但与“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基本相同。例如,小补脾汤组方中,使用的均为本脏用药,其中人参和甘草味甘补脾,干姜味辛泻脾,白术味苦燥脾;而大补脾汤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治肺(金为土之子)的麦门冬、五味子和旋覆花。小泻脾汤组方中,使用的均为本脏用药,其中附子和干姜味辛泻脾,甘草味甘补脾;而大泻脾汤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治心(火为土之母)的黄芩、大黄和芍药。
(3)配比上,除了大、小补泻心汤中的部分组方之外,其余各脏腑大小补泻汤的组方格式是完全相同的,均符合“小泻321,小补4211。大泻6321,大补7421”的组方原则。其中,小泻汤由3 个中药组成,包括2 个泻味药和1 个补味药;小补汤由4 个中药组成,包括2个补味药、1个泻味药和1个化味药;大泻汤由6个中药组成,包括3 个泻味药、2 个补味药和1 个化味药;大补汤由7个中药组成,包括4个补味药、2个泻味药和1个化味药。
(4)用量上,除因使用非重量的计量单位和大小补心汤之外,其余各脏腑的大小补泻汤均满足“补方补为主,泻方泻为主”的组方原则。例如,小补肺汤组方中,酸味药重量占比最高;大补肺汤组方中,酸味药和苦味药的重量占比最高。小泻肺汤组方中,咸味药重量占比最高;大泻肺汤组方中,咸味药和辛味药的重量占比最高。
(5)用量上,等量组方常见,且本脏用药的量比子母脏用药的量大。例如,小泻肝汤的枳实、芍药和生姜均为三两,大泻肝汤在此基础上增加的治肾(水为木之母)之药黄芩、甘草和大黄的用量均为一两。又如,小补脾汤的人参、甘草和干姜均为三两,大补脾汤在此基础上增加的治肺(金为土之子)之药麦门冬、五味子和旋覆花的用量均为一两。
表3 十二神方的五味补泻原理分析
3.2 “汤液经法图”与十二神方
张大昌认为“商代伊尹以元圣之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求诸物,近求诸身,撰用《神农本草经》,准次阴阳之道,参伍之变,错综其事,引而伸之,触类以专之,化为《汤液经法》”,并通过模仿这种组方格式,以十方、十二剂为框架,尝试还原《汤液经法》中描述的一百二十首中品方(“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8]。其中,十方为单方、小方、急方、正方、主方、复方、大方、缓方、变方和通方,十二剂为轻剂、宣剂、清剂、滋剂、滑剂、泄剂、重剂、收剂、温剂、渗剂、涩剂和补剂,也称为“十二神方”。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方与“汤液经法图”同宗同源,可以视为其临床应用。本部分通过摘录十二神方里单方、小方和正方的组方药味,配以五味补泻原理的初步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果(见表3)。
根据结果可知,从单方、小方到大方,十二神方的组方配伍思路与五味补泻原理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其一,从正方的组方来看,能够祛实解表的轻剂(麻黄汤)是辛补肝的代表性方剂,能够已耗养阴的收剂(白虎汤)是酸补肺的代表性方剂,能够清热滋枯的滋剂(朱雀汤)是咸补心的代表性方剂,能够渗湿利水的渗剂(玄武汤)是苦补肾的代表性方剂,符合四方四象之应。其二,除了暂未明确“酸泻肝”的方剂,十二神方覆盖了五味补泻五脏的其余所有情况,证明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例如,用于祛郁的宣剂是典型的泻脾之方、用于祛壅的泻剂是典型的泻肺之方、用于祛怯的重剂是典型的补心之方,用于扶弱的补剂是典型的补脾之方。其三,十方十二剂的形式,实际上为各脏腑的补泻提供了更多样的组方形式。以泻剂为例,围绕着泻肺的作用,既可以采用咸味药厚朴单独泻肺,也可以再增加咸味药大黄增强效果,还可以从补泻兼施的角度,增加酸味药枳实(酸补肺)和甘味药甘草(咸甘除燥)。
4 讨论
4.1 “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不同的组方配伍体系
显而易见,本文所述的“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组方配伍体系。这个组方配伍体系与现有临床常见的辨证选药方法相比,它自上而下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一方面,与目前临床多种辨证方法杂处的现状不同,“汤液经法图”独尊脏腑辨证和虚实辨证,而不强调寒热表里和气血津液;另一方面,与目前在已知经方、时方或药对的基础上再行灵活加减的组方方法不同,“汤液经法图”展示了极其严密规整的五味与五脏、五味与功效的联系以及固定配伍格式。从《辅行诀》中收录的大小补泻汤和《处方正范》收录的十二神方来看,基于这种独特的组方配伍体系进行选药用药和配伍组方,不仅行之有效,而且一目了然。
4.2 “汤液经法图”很可能是更为早期和接近本原的中药配伍组方原理
研究[3,9]发现,五脏大小补泻汤中,有不少与《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十分相似,例如小补脾汤与理中汤、小泻心汤与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小补心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等,而其余大小补泻汤也能看到经方的影子。同时,文献考据也发现,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参考了《汤液经法》。陶弘景曾说“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有理由认为,《汤液经法》中收录的“汤液经法图”,代表了更为早期、更为接近本原的中药组方配伍原理,应属于“先圣遗奥”的范畴。而后世衍生发展出来的中药方剂则都是这个配伍原理的应用,符合度高的成为临床有用的经方、验方和效方,符合度低的则被自然淘汰。
4.3 “汤液经法图”值得深入研究
客观地讲,目前的中医临床组方用药呈现出较多的灵活性,而缺少规范性。这种缺少规范性的灵活性,最终将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随意性,不利于中医临床精准治疗。从中医理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角度看,从五行、五脏、五味、五方、五运的严密对应性角度来看,中医药理论似乎应该以确定性为主,而“汤液经法图”符合这样的思维定位,值得深入研究探索。在中医药研究不断西化的当下,追根溯源,推古验今,重新认识“汤液经法图”的学术价值和真正身份,梳理分析中药复方药效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是非曲直,调整发展思路,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