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高血压病中医学术团队研究*

2020-11-25王丽颖刘大胜赵学尧王志飞韩学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发文证候

王丽颖,刘大胜,赵学尧,王志飞,韩学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7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不有效控制,易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我国高血压调查数据[1]显示,2012-2015 年我国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患病率总体呈升高的趋势。中医学无高血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认为其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范畴。中医根据高血压的主要表现,辨证治疗,可降低血压、改善症状,调节相关代谢障碍,保护靶器官等[2],常用于以下3 类人群,1 级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运用2 种、3 种、甚至多种西药,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运用西药可以控制血压,但仍有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的患者。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防病治病特色优势,是诸多学者关心的关键问题,因此,许多学者从疾病的预防、治疗、防治并发症、病因病机、证候分布、治则治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高血压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了诸多学术论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医诊疗高血压的学术思想、诊疗模式和科研成果。

深入研究高血压中医诊疗领域的整体知识框架,全面了解高血压中医药研究进展,总结高血压病的中医学术团队及其研究领域,归纳研究方法的异同,是开展高血压疾病相关研究,快速追踪当前高血压疾病中医研究最新成果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已有的大量高血压中医药科学研究文献,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作为数据基础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作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高血压中医研究团队及进展情况,希望能发现高血压病中医研究存在的隐性问题,多维度展望未来发展道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题名=“高血压”not 摘要=“继发性高血压”and 摘要=“(中医”+“中药”+“治法”+“治则”+“散”+“方”+“汤”+“饮”+“膏”+“丸”+“茶”+“拔罐”+“刮痧”+“放血”+“针”+“灸”+“穴”+“敷”+“熏”+“灌肠”+“药膳”+“食疗”+“推拿”+“牵引”+“按摩”+“气功”+“导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情志”+“中医心理”+“五行音乐”+“综合疗法”+“学术思想”+“经验”)为检索策略,检索时间:2009 年 1 月 1 日 -2018 年 12 月 31 日 。 检 索 日 期 为2019年6月10日。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所有有关高血压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献,文献类型包括临床观察、个案报道、动物实验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文献。

1.3 提取文献题录信息

将文献的题录信息导出,应用RegexBuddy 软件,提取“作者”及“研究机构”等信息。

1.4 遴选核心作者候选人

依据普莱斯定律,制定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入选标准:(1)最低发文篇数(Mp=0.749×Npmax1/2)。(2)最低被引频次(Mc=0.749×Ncmax1/2)。其中Mp 是最低发文篇数,Npmax 是发文最多的作者文章篇数;Mc 是最低被引量,Ncmax 是发文最高被引频次。同时符合以上标准者,即可对该候选人进行进一步综合评定。

1.5 确定核心作者

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核心作者的综合学术水平值进行测评。对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和被引量进行的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系数,舌质指标权重。本研究显示核心作者候选人发文量与被引量的相关系数r=0.61,呈正相关。即发文量较大,被引量也较大。设置发文量、被引量权重分别为0.4、0.6。综合指数=0.4×[100×发文量/平均发文量]+0.6×[100×(被引量/平均被引量]。其中,综合学术水平值≥110 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3]。

1.6 分析核心作者网络关系

采用Netdraw 软件绘制核心作者之间的网络关系图,以箭头线段表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以此作为学术团队的识别标准。

2 结果

2.1 文献年代分布情况

共检索到高血压病中医相关中文文献9 442 篇,对文献发表年份进行初步分析,发现高血压病中医相关的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

2.2 核心作者筛选及综合评定

9 442 篇文献共涉及6 187 位作者,其中发文量最大的是48篇,依据普莱斯定律计算出核心作者评选的最低发文篇数Mp=0.749×(48)1/2=5.19。所有纳入文献中,被引用频次最高者为311次,由此计算出的最低被引频次 Mc=0.749×(311)1/2=13.21。同时满足最低发文篇数和最低被引频次的作者共266人。计算综合指数,最终纳入核心作者69 人,核心作者综合指数情况见表1。

2.3 核心作者网络关系构建

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入挖掘合作关系较为密切的核心作者,以判断是否形成稳定的学术团队,并且详细分析其学术成果和研究理论。本研究共发现9 个学术团队(至少3 位学者才能组成团队),见图2。

2.4 学术团队及其研究方向

2.4.1 符德玉团队

符德玉团队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开展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肥胖相关高血压病,提出血瘀、阳亢、痰浊为大多数患者的共同表现和共同发病环节,研究制定活血潜阳祛痰方,在确定临床疗效研究的基础上,从血管紧张素、糖脂代谢、心室重构等方面开展了方药干预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图1 高血压病中医文献发表情况

表1 高血压病核心作者综合指数情况

2.4.2 韩学杰团队

韩学杰团队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提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开展了大样本的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观察,证实了痰瘀互结证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观察了痰瘀同治、解毒通络法干预1、2期高血压病以及顽固性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并且开展了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释义以及评价研究。

2.4.3 胡元会团队

胡元会团队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重点开展了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包括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类、盐敏感人群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以及不同证候与血管紧张素系统、心脏功能、血脂代谢等理化检查的相关性。

2.4.4 杜宇征团队

杜宇征团队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开展了高血压病针灸研究,重点针对活血散风、疏肝健脾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原理、疗效进行观察以及经验总结。

2.4.5 杨传华团队

杨传华团队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从血脉病角度认识高血压,认为高血压病位在血脉,久病与肾相关。并从补肾、祛痰浊两个角度,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治法,分别应用补肾和脉法、祛痰化湿法开展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机理研究,重点针对杜仲-刺蒺藜从基因、通路角度开展机制探讨。

2.4.6 申春悌团队

申春悌团队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院,采用对应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等级反应模型、多指标综合评价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以高血压病为例,探索常见病中医证候分类、证候要素以及常见症状的方法学。

2.4.7 何佳团队

何佳团队来自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点针对H 型高血压病,开展痰瘀互结证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并从痰瘀论治,研发化痰脉通片,制成院内制剂,观察单独使用、与西药联合使用治疗H 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此外,应用虚燥更平散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阴虚内燥证,进行疗效观察。

2.4.8 唐蜀华团队

唐蜀华团队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展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合并血糖异常中医证候与有关理化检查、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并观察针箭颗粒、降压益肾颗粒的疗效。

2.4.9 方显明团队

方显明团队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要开展了高血压病证候研究以及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

图2 核心作者的网络关系图

3 讨论

开展高血压病中医学术团队研究,明确现有稳定的学术团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知网近十年高血压病中医药研究文献,共9 442 篇,在如此庞大的文献集合中,快速了解临床、科研进展,分析研究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前提和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发文量(重要性评价)和被引量(影响力评价),筛选出核心作者和学术团队,分析核心作者的研究成果,能够全面、快速的了解到当前研究的重点,并且通过定期追踪核心作者和学术团队发表的学术论文,能紧密跟踪研究进展。此外,在大量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形成过程中,可以从不同学术团队中遴选贡献最大的人员,保证遴选专家的全面性和权威性[4]。因此,开展学术团队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09年1月-2018年12月中医药研究高血压病的文献共9 442 篇,涉及6 187位作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筛选出核心作者69人。应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发现了9个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核心团队。分析团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发现各学术团队对高血压病的研究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侧重点。符德玉团队重点关注肥胖相关高血压病,从血瘀、阳亢、痰浊角度开展研究;韩学杰团队从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角度论治高血压病;胡元会团队重点关注高血压病中医证候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杜宇征团队从针刺角度治疗高血压病;杨传华团队从补肾、祛痰浊两个角度开展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申春悌团队以高血压病为例,探索常见病中医证候分类、证候要素以及常见症状的研究方法;何佳团队诊对H 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以及更年期高血压病进行论治;唐蜀华团队开展高血压病以及合并症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方显明团队主要从平肝潜阳角度论治高血压病。总体来说,各学术团队主要从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基本病机、常见证候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上述9 个团队中,有6 个团队均开展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类研究,虽然证候表述不一致,但从证候要素来看[5],主要集中在阳亢、瘀血、痰、内湿、内风、阴虚、气虚方面。开展证候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探索高血压病常见证候分类及其与相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中医学的“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概括,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证候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向客观化和科学化迈进的重要基础[6]。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主要停留在与简单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少从基因组、蛋白组等更微观的角度开展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本质研究。

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从理论层面,各学术团队具有趋同性,认为血瘀、痰浊、阳亢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关键环节。从临床治疗层面,谴方用药根据各自对疾病的认识进行辨证论治,治疗思路和用药情况,不同团队各有侧重,符德玉团队[7-8]同时考虑“阳亢-血瘀-痰浊”三种病理因素,自拟活血潜阳方,用丹参、水蛭、钩藤、桑寄生、石决明、生山楂、牛膝、夜交藤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祛痰湿。韩学杰团队[9]和何佳团队[10]均从痰瘀互结的角度出发,治疗高血压病,然而用药具有较大差别,韩学杰团队药用钩藤、泽泻、川芎、莱菔子、竹茹、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车前草、草决明、丹参,痰瘀同治,以祛痰为主;何佳团队药用半夏、白术、橘红、胆南星、水蛭、僵蚕、地龙化痰逐瘀通脉,祛痰、化瘀各半。方显明团队[11]从肝阳上亢入手,采用经典方剂天麻钩藤饮原方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震眩不定”(《类证治裁·眩晕》),揭示出肝与高血压发病的密切关系。上述专家无论从哪个角度论治高血压病,均有入肝经,具有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

本项目研究将文献计量学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确定核心作者和学术团队。文献计量研究是以文献作为数据基础进行的定量研究,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科学研究的成果,描述科学的体系结构,探索整个科学活动的定量规律性。通过分析发文量和被引量,可以初步反映作者在学科领域中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力[12]。一个领域的专家应是在该领域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是站在前沿的研究者[13]。本研究采用的普赖斯定律,又被称为文献作者分布规律,是文献计量学中的重要统计规律,认为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是出自一群高生产力作者,这一作者集合数量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这部分作者称为“核心作者”,是科学界核心研究力量[14]。普赖斯定律应用于德尔菲法研究[15]、冠心病心绞痛研究[16]等可很好的筛选核心专家。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结构分析法,当网络中不存在因变量,自变量时,在未知结构关系时,只能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对解释变量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挖掘和数值化分析,探索其中潜在的结构关系和节点行为[17]。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与文献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分析核心作者之间的关系,确定某一领域开展相关研究的学术团队。

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学术团队,基本能够得到较理想的学术团队,但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利用期刊,通过计算核心发文最低量和发文累计最低被引量[18],筛选期刊中的核心作者,只是关注了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很多专家尽管在期刊上发文不多,但却发表了具有深刻影响的著作,这部分学者易被忽略;二是社会网络分析分析团队,是对经常同时发表文献的学者进行聚类,而对于长期从事高血压病研究,但学术团队流动性较大的研究群体,容易被忽略,而对其学术观点的总结产生遗漏。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发文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