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撒谎及攻击性行为矫正

2020-11-25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饮泉幼儿园胡晓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11期
关键词:瑞瑞攻击性矫正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饮泉幼儿园 胡晓艳

瑞瑞,男,5周岁。瑞瑞平时言语不多,喜欢恶作剧,有时会故意打别的小朋友。当老师询问原因时,他总是说:“我不是故意的。”

场景一

餐前阅读时,大家都在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瑞瑞却心不在焉地左看右看。突然,瑞瑞站起来并用力将坐在前排的尧尧推倒在地,然后轻轻笑了起来。我赶紧扶起尧尧,问瑞瑞:“你为什么要推尧尧?”瑞瑞说:“我没有啊。”我说:“那尧尧怎么摔倒了?”瑞瑞说:“是他先打我的。”邻座的果果说:“尧尧没有离开位置,是瑞瑞把尧尧推倒的。”瑞瑞低着头说:“我不是故意的。”

场景二

大家正在玩区域活动,过了一会儿,程程跟我告状说:“瑞瑞打我的头。”我询问原因,瑞瑞低着头说:“我没有打他。”程程说:“他撒谎,他打了我。”瑞瑞说:“我不是故意的。”

场景三

建构区中,孩子们在搭房子。游戏快要结束时,杰杰和果果着急地对我说:“瑞瑞把我们的房子推倒了。”当我询问原因时,瑞瑞说:“不是我弄的,房子自己倒的。”杰杰气愤地说:“明明是你推倒的,我们的房子都已经建好了,被你一下子推倒了。”瑞瑞说:“我不是故意的。”

案例分析

瑞瑞的撒谎及攻击性行为不仅造成了对其他孩子的伤害,也导致他和同伴人际关系的恶化,很少有孩子愿意主动和瑞瑞玩耍。某天,瑞瑞生病请假,有很多孩子议论道:“太好了,瑞瑞今天没有来,不会有人打我了。”

幼儿时期是品德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帮助瑞瑞矫正撒谎及攻击性行为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瑞瑞的父母因工作繁忙,将接送孩子、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交给了瑞瑞的外婆。我在与瑞瑞的外婆进行了多次沟通后,发现瑞瑞的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其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1.错误的沟通方式

瑞瑞在家里每次做错事情,瑞瑞爸爸都会问孩子:“你是故意这样做的还是不小心的?”如果瑞瑞回答是故意的,就会被狠狠地打;如果瑞瑞说我不是故意的,爸爸就会原谅他,接着,妈妈则用零食奖励他说了真话。瑞瑞渐渐体会到说真话会受到惩罚,撒谎反而能平安无事,甚至还可以赢得父母的赞赏,于是,“我不是故意的”就成了瑞瑞的护身符。当他犯了小错误或做了不正确的事情,不管谁询问原因,他总会脱口而出:“我不是故意的。”

2.不当的弥补心理

瑞瑞的爸爸从小是孤儿,靠别人的救助才得以完成学业。从小生活窘迫的他进入工作后非常努力,只想着为家人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每天忙到深夜才回家,很少能和孩子坐下来谈谈心、说说话、玩玩游戏。所以,瑞瑞爸爸经常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以弥补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缺憾,同时也作为没有时间陪孩子的一种补偿。爸爸总对瑞瑞说:“只要你听话,你要什么,我都买。”外婆提醒瑞瑞爸爸说:“不要再买玩具了,等家里的玩具玩坏了再买吧。”于是,聪明的瑞瑞就故意破坏家里的玩具,因为只要玩具坏了,爸爸就又会买新的玩具。久而久之,瑞瑞也把这种行为带到了幼儿园,把破坏同伴的玩具当成一种有趣的事情。

3.矛盾的教育方式

瑞瑞的爸爸脾气有点急躁,总是用“不许、不能”等命令式的语气对孩子提出要求,很少有像“你真棒”之类鼓励的话语。每当孩子的行为有所偏差时,瑞瑞爸爸会用武力解决,而不是循循善诱。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瑞瑞会不自觉地模仿并把这些行为在同伴身上实施出来;瑞瑞妈妈平时工作也很忙,对于不能陪伴孩子总是充满了歉疚之情,在家里的时候总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哪怕孩子犯了错误,也舍不得说一声。偶尔,瑞瑞打了妈妈,妈妈却认为孩子是跟她闹着玩,反而开心地笑;年迈的外婆对于教育瑞瑞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话语中充满了无奈:“我说了瑞瑞又不听,所以我只能管好他吃饱饭,别的我也管不了。”——爸爸的严厉、妈妈的纵容、外婆的无能为力,这种教育方式的巨大反差,使瑞瑞觉得“有空子可钻”,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或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经常会做出一些攻击性行为。

★ 矫正方法

1.家园合力是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我主动与瑞瑞的父母取得联系,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作为孩子的父母,平时应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不能因为工作忙就把教育的责任推给老人。只有正视孩子的行为,才能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瑞瑞父母也袒露了自己的心声,表示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教育。

2.尊重接纳是基础

孩子的发展是渐进的,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矫正瑞瑞的“攻击性”行为需要循序渐进。我和瑞瑞的父母约定:不管瑞瑞在矫正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反复,一定要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任何表现,包容孩子的小问题、小错误,用爱心、耐心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3.改变方式是关键

我建议瑞瑞父母平时多陪孩子看书、讲故事、画画、做手工,在培养孩子耐心的同时,养成阅读的习惯,转移孩子想要破坏玩具的注意力。当孩子做完一件事后,给予一定的鼓励。以语言鼓励为主,可以是每天多讲一个故事,尽量少用物质奖励。

除此之外,我还请瑞瑞父母摆正和孩子的位置,既不能居高临下,也不能盲目纵容,而是平等相待。孩子犯了错,父母不能只是问“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避免孩子做出自卫性撒谎。引导孩子知道与同伴相处的正确方式,并勇于承认错误——即使不是故意的,但是因为自己错误的方式伤害了同伴时,也要承担一定后果。

4.正面强化是诀窍

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班杜拉认为人类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我与瑞瑞的父亲约定,当孩子犯错时,以正面引导为主,少用体罚的方式,消除环境中可能导致瑞瑞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注意不给孩子买攻击性强的玩具,减少孩子的攻击性倾向。同时,强化瑞瑞其他的亲善行为,如瑞瑞能克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时要及时鼓励表扬。

在幼儿园,我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让瑞瑞知道攻击别人是不受人欢迎的。同时,为瑞瑞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让文静懂事的女孩子和瑞瑞一起游戏,引导瑞瑞从同伴身上学到积极的经验,减少攻击性行为,最终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 矫正效果

通过5个月的矫正,瑞瑞的自卫性撒谎行为已经有所改变,不再说“我不是故意的”;上课时,瑞瑞能在老师的目光提示下注意听讲,不再有恶作剧的行为;游戏时,瑞瑞能友好地与同组的女孩子协作游戏,攻击性行为大为减少。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引导,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完全矫正瑞瑞的攻击性行为。

猜你喜欢

瑞瑞攻击性矫正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寻找晴雨花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瑞瑞趣事多
二维码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百名[五老]献爱心 社区矫正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