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探索
2020-11-25杨军
杨 军
(大同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山西 大同 03700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因此在不断向前发展。全过程工程造价能够通过对整个建设周期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全过程工程造价的作用,编制完善的管理方案,以促进建筑经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1 全过程工程造价概述
工程建设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投入或直接或间接的资金,这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费用就是工程造价。顾名思义,全过程工程造价就是将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末,对项目的总体投资进行控制,从工程的建设环节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事中和事后,分别对应预算控制、预算调整控制和结算控制。有利于及时地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促进资源地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所投入的资金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工程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应用
2.1 项目决策设计阶段全过程工程造价
企业资金使用率能否得到保证和资金的投入是否全部花在了 “刀刃上”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就需要工程建设各个部门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加强对资金使用方向的监督,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此外,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合理的招标方式,保证各个设计单位之间竞争的公平性,造价人员需要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分析选出更加科学规范的设计方案,这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要重视工程量清单和定额标准的制定,保证工程造价的精确性。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造价人员需要对项目设计的各个阶段和各项数据进行集中的考核。
2.2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有了总体的规划和目标之后就是工程的设计阶段了,为了进一步实现以最低的投资成本达到最高质量的设计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以进一步对设计方案做出完善和优化。在这一阶段中可以设计监理制度和招投标制度,通过这两种制度的综合评价为企业选择更具实用性和经济性的施工方案,其次,要对设计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既要达到设计目标,同时又要控制在投资预算之内。此外,还要对各个专业进行细化,各自制定不同的投资标准,实现由细节到总体的全面的设计成本控制。再次,要对设计投资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督,确保各项资金都能用在实处,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2.3 项目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设计阶段的全过程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都属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的事前阶段,项目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则属于事中阶段,要进行预算调整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目的还是为了控制成本,项目施工阶段的预算调整控制也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造价人员要考察之前所制定的条款和合同的落实情况,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是否存在问题等。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财务管理的审核工作,对材料的采购、设备的购入、薪资的发放等财务状况进行审查,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
2.4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
项目竣工之后的结算控制也是全过程工程造价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项目建设的一个综合性的审查,对工程项目是否满足预期的要求的考察。既要考察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也要分析相关条款是否全部得落实,项目合同的履行是否具有完整性。
3 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3.1 提升建筑经济管理的准确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社会经济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建筑队伍和工程内容也日趋复杂化。也正是因为如此,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然要被新的经济管理模式所取代,建筑企业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进行转型。建筑经济传统的管理模式的主要是以预结算为主的,范围过于的笼统,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无法对每一个作业环节的资金投入有一个很好地把控,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工程造价的规划往往和实际施工情况有着比较大的出入,并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工程造价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因此越来越多,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然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如果不进行变革的话我国的建筑行业将一直处于发展的困境当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应用适应了建筑工程建设队伍日益复杂化的特点,和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不同,它能够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动态化监管和评估,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有利于提升建筑经济管理的准确性,推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3.2 保证预算评估结果的精确度
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建筑经济管理中只注意到短期经济利益的弊端,通过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预算和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正是因为全过程工程造价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各项资金要素进行深入刨析,相较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来讲,全过程工程造价有着更强的约束力,可以将大量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加以预算分析,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资金要素的全过程管理,有利于确保预算评估结果的精确度,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
3.3 预防建筑经济管理风险
全过程工程造价包括施工前的工程预算管理、施工中的施工管理以及施工后的工程结算管理等阶段,从多个维度出发进行建筑经济的管理。施工前的工程预算管理有利于确定最科学的设计方案,对投资预算做了定额管理,有利于确保资金的准确性,从源头上控制了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可逆风险的因素;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对项目建设的资金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管理,既节约了施工成本,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又保证了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施工后的工程结算控制有利于提升对项目工程的验收效果,可以对企业的收益情况做出最后的确认。由此来看,全过程工程造价具备完整的管理制度,且具备一定的统一性,可以减小工程造价规划同实际情况之间的出入,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造价的最大价值,能有效规避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因素,预防建筑经济管理风险。
4 建筑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4.1 明确工程造价的工作目标
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全过程工程造价的作用就要进一步明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工作目标,如果对工程造价的工作目标不明确的话则不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造价地作用。所以,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相关工作之前要先对工程造价的作用加以明确,制定科学的工程造价工作规划,明确相关的管理制度,增强工程造价的统一性,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4.2 提高造价人员专业素质
造价人员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的主要参与人员,他们的个人素质同造价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若造价人员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端正的工作态度,那么总体的工程造价的质量也会比较高,反之,工程造价则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此,企业需要格外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在项目成立之初就要聘请专业的造价人员。其次,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定期对造价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有效地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能力,力求让每一位造价人员各司其职,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提高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效用,强化建筑经济管理的作用,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工程造价是时代发展对建筑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逐渐成为了建筑经济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建筑经济管理的准确性,保证预算评估结果的准确度,预防建筑经济管理风险。从社会角度上来说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地向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