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学生的运动康复与心理干预的实践措施
2020-11-25任才海南医学院冯恋婷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任才 海南医学院 冯恋婷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一、研究背景
自闭症患者在社交沟通和行动上都有严重的障碍,许多自闭症的学生在身体协调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导致他们在运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并且各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可能出现一种障碍或者某几种,例如平衡感存在问题。并且自闭症学生比较敏感,容易出现恐惧、害怕等等负面的情绪,在面对一些刺激时会出现过于激烈的反应。自闭症患者完全治愈的情况比较少,通过一定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健康。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早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对他们的行为正常化和康复具有很大程度的帮助,因此许多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尝试,而应用运动干预和心理干预就能有效地发挥效果,使自闭症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康复。
二、体育运动与心理干预的分析
1.通过多种运动形式让自闭症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让自闭症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他们了解外界环境,学会遵守规则,不能只按照他们自己的内心想法来参与体育活动,让他们更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基本的规则,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强化训练。
2.增强学生的体质。自闭症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比较差,常常会生病,情绪不稳定,一些学生的协调能力比较差,甚至会丧失自理能力。开展训练就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篮球训练使学生不断拍球,双脚做出相应的移动,锻炼他们的敏捷性和协调性。由于自闭症学生在家里受到了格外的保护,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克服困难的意志都比较差,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鼓励他们坚定意志完成训练任务,不在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基本的动作。
3.刺激自闭症学生的感知发展,通过体育训练和心理干预能让自闭症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从而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发展。在足球运动中,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号码,采用的是不同的战术队形,在拼抢的过程中还需要肢体接触,同时场外的教练员还需要下达口令,这些都会对自闭症学生从感官上进行多元化的刺激,有助于他们脑神经的开发,从而锻炼他们的各项感知能力。
三、运用康复训练和游戏治愈
通常情况下,自闭症学生与其他身体障碍学生共同上体育课的,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很难融入统一的体育训练活动,甚至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各种情绪失控的现象,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训练,掌握他们的日常行动,采用同伴互助的形式开展活动。
1.分层设计康复目标。在开展运动康复是要满足自闭症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训练过程中,单纯重视动作技能的发展,这样在训练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开展体育游戏运动化教学,并且通过游戏培养自闭症学生的各项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康复目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发展比较差,因此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体育器械帮助他们进行基本的动作训练,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身体素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要以运动训练技能为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较为复杂动作的训练。除了考虑到年龄特点之外,还应当考虑到他们的个体情况。一些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会有一些动作僵硬、反应迟钝的情况,因此就需要通过重复的练习开展相关训练,进行强化练习。一些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情绪冲动,或者动作缓慢的行为,教师也要根据他们的障碍类型设计相关的训练内容。
2.分类设计运动康复游戏。在开始训练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些基本的身体动作,然后进行体育游戏,这样的能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进行沟通。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以团体性的活动为主,可以包括一些有氧的训练和无氧的训练。在活动中可以分类设计不同种类的康复游戏。根据是否使用运动器械分为使用运动器械的丢沙包、呼啦圈游戏,不使用器械的老鹰抓小鸡、开火车游戏。根据游戏参与人数的多少,可以设置单人游戏踢毽子、滚铁圈,合作类的游戏两人三足、丢手绢。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球类、田径类等等运动项目进行分类,根据运动时间的长短和游戏的形式设计不同类型的康复游戏。
四、个别康复进行有效干预
在对自闭症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时,除了开设集体课程,还需要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根据他们的评估情况,每周进行至少五到六节的个性化运动康复。下面以某位自闭症学生为例进行案例说明。自闭症学生小白,二年级学生,该生不安全感比较严重,与其他的学生和教师交流比较少,并且伴有癫痫发作,由于服用相关的药物,经常有气无力,在走路时姿态比较异常。
1.康复前的评估。该名学生双臂抬不起呈水平状态,并且肌无力,右上臂先天比较细小,常存在着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影响了他的身体发育。
2.设定康复目标。把康复目标设定为降低学生的心理不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缓解上臂肌无力的状况。
3.设计训练内容。训练内容以增强肌力、训练上体肌群为主,完成训练后做好及时地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观察学生的变化,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这名学生经常不听教师的指挥,甚至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状态,并且注意力比较涣散。在进行训练过程中,根据这名学生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由于这一名学生比较爱听音乐,在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适当的采用音乐治愈、语言鼓励的形式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康复训练,他在语言沟通方面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身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五、影响运动康复和心理干预的因素
1.人的因素。由于自闭症的学生对于环境比较冷漠,在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甚至会产生排斥的情绪,为了使学生能安全地参与到活动,提高训练的效果,在开展康复训练之前,教师就需要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训练计划,在取得一致的意见之后再进行合理的干预。在训练过程中要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要以他们所熟悉的场景进行训练,最好游戏的玩伴也是他们所熟悉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游戏当中,观察自闭症学生的变化,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和身体状态,掌握它们的运动量,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计划,把握活动的强度,让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训练更高效。
2.训练强度。在开展体育游戏进行干预训练时,由于自闭症学生的问题行为经常会出现反复,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当保持一定的强度,同时持续一定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六到九个月,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开展体育游戏一般应当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每次的干预时间可以为一节课,每周进行五次训练,对于一些有特别情况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让他们在快和慢的节奏中进行适当的变化,同时可以采用多组并进的形式,适当的增加训练的密度和次数,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在开展训练时要制定好计划,控制好时间、器械、人员等等客观的教学因素,保障训练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发现采用适合自闭症学生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自闭症学生和他人交流的次数,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他们的体质也得到了提高,训练过程中也应当对他们的情绪进行适当的干预,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