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探讨
2020-11-25张巧霞
张巧霞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37)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使用并理解祖国语言,从而使学生积累更多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应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言语表述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语文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1.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激发学生语文兴趣
由于小学生刚开始接受学校的教育,还处于适应学校管理的阶段,对于教师的管束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若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会使学生很难进入到语文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反抗心理,不愿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探寻出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用趣味教学法,并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促使学生喜爱阅读、主动阅读[1]。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询问学生父亲与树林以及小鸟之间的关联?请同学们讲解一下。接下来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阅读后让学生之间进行沟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2.丰富语文教学形式,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语文教学方法,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大幅度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节省文章阅读的时间。其次,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入到相关情境,对文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精准把握文章的脉络,促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绘画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一遍教材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绘画出自己想象的水泥道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快速阅读这一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3.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语文基础功底之一,语文教师需重视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先自行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熟练的将其朗读出来。接下来,教师在进行到第二个环节,朗读课文活动,让学生带有感情的将文章表述出来,并通过学生们的投票选择出朗读能力较强的几名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内容,体会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给予阅读的机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众多的语文阅读资源,从而体会到阅读教学的魅力。同时,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熏染,陶冶自身的情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除此之外,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准确的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