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锻炼行为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联性思考

2020-11-25张彩虹

读与写 2020年4期
关键词:积极性体育锻炼教学方式

张彩虹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 无锡 214000)

1.什么影响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

目前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学习忙碌时间不充足;没有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体育锻炼知识知之甚少;自身经济条件问题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与大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要的是大学里并没有为在校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健身氛围。比如:很多大学注重学生的国考评定,计算机考级、英语等级考试等,这些成绩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密切相关,而对于体育锻炼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很多学生上课只是为了修满学分。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也让在校的大学生早早的步入社会,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抢占先机,他们会选择兼职或从事第二职业,部分入学成绩好的学生则直接选择从学业上寻求出路,全力考取研究生。这样一来,工作和学习挤占了他们大部分的自由时间,所留给健身运动的时间少之又少,有些则干脆没有。近些年伴随着冬奥的临近,新兴的冬季衍生项目层出不穷,大学生又是新兴项目的尝鲜者,但校园内新项目配套的设施不可能及时跟进,往往造成部分学生无锻炼场所。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在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忽视,从而影响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大现状:大学的牌子,中学的形式,小学的内容。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符合自身教学条件和特色的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往往都是“计划经济”。学生一年级普修,二年级选修,三、四年级自修,完成一定的学分或规定的要求使体育成绩不影响毕业。教师也只是按照计划和大纲有组织的开展教学,严格执行着计划和约法三章的规范要求,类似于寺庙中和尚的念经和撞钟,没有新意、没有活力。这样的校园体育教学模式与当前提倡的大众体育终身体育并不能完全融合,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通过创新理念的学习,先进经验的引进,科研新成果的运用来不断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高校的体育课程一贯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课堂往往成了教师的一人堂,学生成了被动的教学对象,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不了学生的上课热情,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忽视。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压抑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得到有效释放,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让每位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切身体验到锻炼的意义和运动的乐趣,养成自主锻炼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和意识。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践

加强体育理论的学习,教材的选择要注重把终身体育思想贯穿其中,强化体育知识的掌握和体育文化的养成,诸如锻炼的原理方法,身心健康与保健,身体机能评价等,让学生通过教材切实感悟到体育知识的实用和科学。体育的实践教学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开展一些传统健身项目和民俗健身方面的内容,拓宽学生健身思路与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广泛的体育内容学习的基础上,着重传授1至2项学生既有兴趣又能终身坚持锻炼的项目和方法,切切实实让大学生通过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真正掌握体育知识,获取锻炼或运动的正确方式,从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和锻炼的习惯。此外,教学形式也可灵活多变,当锻炼的目标确定,时间、地点、内容、组织形式等都可尊从学生的意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特长、喜好的锻炼内容与方式等混合编班、混合分组,而这种体育锻炼形式既不受性别限制,也不受年级、班级的约束,目标只有一个,实现有效锻炼,体验运动乐趣。在课程的安排上,也可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时间安排,统筹规划,保证锻炼和学习不冲突,比如可将体育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一到四年级均可开设体育课程,大一普修、大二选修、大三和大四俱乐部形式的任修,同时适时调配学生的体育课程时间,每周二次或三次均可。再者教师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师生身份互换等形式,逐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终极目标。

总之,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在充分考虑现状的情况下,尊重大学生作为体育锻炼学习的主体,并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科学健身与锻炼的能力。通过引入有效而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和健身锻炼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健身强国和终身体育的理念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始终。

猜你喜欢

积极性体育锻炼教学方式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