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2020-11-25苟超然

读与写 2020年4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数学课程

苟超然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00)

1.中日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比较

我国的《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1]中明确规定了高中数学课程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简称为“四基四能”和“六大素养”,以及对高中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日本改革后的《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解说(平成30年)》(简称“要领”)[2]规定了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强调数学态度的培养。

1.1 对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差异。日本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思维力,判断力,表达力”对应我国要求掌握的“四基四能”,它们都强调对数学知识与思想的学习,提高数学的使用能力,并且对事件数学化、从数学的角度去处理解决问题。日本课程目标强调数学的系统化以及对事件的数学化,通过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来掌握使用数学技能,学会运用数学去思考、判断和表达;而中国的数学课程更具有学科性,对于学科素质和能力剖析得更为透彻。日本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在基础知识与能力方面提法与我国相似,它们都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1.2 对数学态度的差异。我国的数学课程目标重视对于学生数学态度的培养,致力于通过能力和知识点培养,将数学素养转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当中去,强调通过学习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日本对数学态度的培养更注重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理解和创造性的应用,通过运用数学的过程去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能够欣赏数学,感悟数学之美,体会数学运用的益处[3]。

2.中日高中数学课程结构与内容比较

我国课程结构设计是依据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促进他们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日本对数学课程结构设计时,考虑到了中小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以及学生的自身发展,对课程内容按照难度和知识点进行精准选择,表现为核心课程与选择课程的形式。

中日两国的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由于两国的课程目标与社会环境不同,导致两国的课程结构差异也很明显。

2.1 课程结构设计差异。在课程结构方面,中国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高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要求,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都是高考的内容要求;而选修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日本高中数学中“数学I”是必修内容,通过数学I就能完成高中数学课程,对于高中结束继续升学的学生来说,还需要继续学习“数学II”、“数学III”,它们涵盖了高中数学课程的所有内容。而“数学A”,“数学B”和“数学C”是学生的特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分数等选择内容。

2.2 课程内容处理差异。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的数学课程保留了传统的代数、几何、三角等基础知识体系,但在课程内容新加入了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强调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数学实践能力,选修科目内容根据学生升学专业进行分类,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课程;日本的数学课程没有按照传统的代数、几何体系,而是对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各部分相互配合,例如数学I中的二次函数、数据分析、图形和计量等内容的设置,它符合课程目标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数学形成全面的认识,获得高中数学要求的基本知识,能够在社会生活所需的数学素养,而选修课又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特长。

3.对我国课程标准制定的启示

我国的“新课改”背景与日本的新“要领”改革背景较为相似,对两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特点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能够体现出两国高中数学课程各自的优势,对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有所启示。

3.1 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数学应用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学生应该具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教育转向公民的素质教育,让他们将数学转化为工具,学以致用,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重视对课程内容的精选。高中的数学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还需要根据时代社会的需要,提升他们数学技能,让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他们今后的社会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我国课程内容的专题过多,应该精选课程内容,删减过于复杂或是应用性低的内容,使高中课程内容摆脱高考的控制,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数学课程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探索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