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2020-11-25肖金锁
肖金锁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合心小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在小学时期,教育的核心关键不在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了多少,而在于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他们的身心发展朝健康方向发展。在基础教育中,体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1.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必要的重视。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学校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的情况。部分学校体育课课时设置太少,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占去,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很少。因此,学生体育意识薄弱,很难促进身心发展,教师要积极进行干预和指导,比如体育课时照常进行,向学校反馈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以便引起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
1.2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一是体育教师人数不多,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有些失衡,对实际教学的需要很难满足。教育部规定,中小学体育工作量为每周12-14课时,工作时间为8小时。通过研究证实,大多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远远超过这个设定;二是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缺乏。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是体育的核心部分,也是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的。体育运动对人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可能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时会危及人的生命。有的教师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很难准确调控运动强度。
1.3 硬件设施不到位。一定的硬件设施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育领域的投资逐渐加大。与过去相比,各种硬件设施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有不少学校体育设备相对落后,学生可活动的范围很小,各种体育器材不够完善。由于缺乏必备设施,许多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内容过于简单,甚至只把晨练内容作为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久而久之,整个教学的过程失去了色彩,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也会逐渐消磨殆尽,最终影响到学生的身体素质。
2.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1 增强学生体育运动能力。跑、跳、踢、投等基本技能是运动能力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其中,运动水平高低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注意将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一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应用到教学中,优势在于可以增加小学生上体育课的运动兴趣,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并能更好地掌握一些运动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效果。
2.2 小学生积累体育运动知识。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类型的体育项目,学生能学到很多体育相关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的教育,教师在这方面要引起重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引导学科核心素养观念,加强体育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渗透教育。这对学生体育知识的积累和学生自身的体育实践也有一定的帮助。对活动指导工作同样有很好的帮助。
比如,在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比其他运动项目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的激烈程度更高,因此篮球教师必须予以重视。首先,应该为学生进行一些热身活动,防止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老师可以讲解一些相关的热身练习规范和好处。在每节课结束时,老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放松。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篮球运动后的一些注意事项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强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最终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些体育知识,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做到先积累、后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分解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对整个框架内的体育知识有很好的了解,这将有助于学生加强相关体育知识的积累,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提起对体育课的兴趣。
总而言之,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时期,学校应根据体育的教学内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学生配备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并引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运动,体验体育的乐趣,只有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才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对学生的文化课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只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