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20-11-25张云金

读与写 2020年32期
关键词:利用信息技术数学

张云金

(贵州省兴仁市第二中学 贵州 兴仁 562300)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还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实践研究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科学的在数学课堂融入信息技术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具体分析如下。

1.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关于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性的整合,教师要明确其中的目的,整合本质上不是把信息技术夸大化,认为信息技术无所不能,大量的去使用,也不是所有教学的环节都要应用信息技术,而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进而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助工具。

1.1 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作为数学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数学教学只能是一种辅助,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若可以整合好,就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要让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起到展示性的作用,将要讲解的知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

1.2 坚持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优势互补原则。信息技术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过于夸大,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个教学环节,信息技术都能发挥作用,也要在适合的时候运用传统教学的形式,进而让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能够形成优势互补,高效整合的效果。

2.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2.1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往基本上课堂就是照着书本去讲,学生的地位比较被动,教师采用直接讲述的方法,学生就很难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能是教师讲,学生就听,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

教师在讲解“全等三角形”过程中,可应用信息技术策略,让学生通过网络亲自实践,并在操作时利用鼠标,平移,旋转,观察重合的三角形。学生也可以观察三角形在全等的时候,需要的条件有哪些,进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产生课堂的参与性。

2.2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利用信息技术,可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教学活动能更具有生动形象性。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提高教学效率,而是要选择较为重点,或者是难点的知识,此时信息技术才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学习平行线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比如同位角,内错角等。以往教学的形式,教师在黑板上,用直线,三角板去演示,通常会把同位角,内错角剪下来同另一个角做对比,看是不是相等的状态,但是,如果此时在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在几何板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电脑,绘制要学习的内容,先画直线,让AB与CD保持平行,再和第三条直线相交于G、H,并且利用鼠标,将点移动到E、F,然后详细的进行观察,学生在这个过程里就会明白平行线内每一个角的关系。

进行动态研究的时候,学生可能观察角度的变化,进而将角的性质总结出来。像这样的教学形式,相比教师的演示会更清晰,同时也能店堂生产生自主性探究的意识,进而形成独立观察,全面提高数学的学习水平。

2.3 借助信息技术,促进知识的获取。信息技术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让学生产生外部的刺激,这样要比教师直接讲解效果好,以此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

2.3.1 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数学的教学工作,其难点主要就是概念,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完善,利用语言很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效的表述出来。比如,在学习函数相关知识过程,最重要的是先让学生理解“每个x值,都有一个唯一值y与之对应”,从而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认识。然后利用信息化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录像内容,再让学生找到相关函数的关系,设置水位为y,设置时间为x,以此让学生能够有直观的感受。

2.3.2 将无形变有形。在初中数学知识当中,基本上都以理性为主,只强调逻辑思维训练比较片面,就像几何的学习,学到“点的轨迹”时,关于射线与直线轨迹,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对于轨迹的认识,进而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化的印象。

2.3.3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数学课堂的教学,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性工具,能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助推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的突破,以此让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在初中数学中,部分知识都属于复杂的。例如,学习“频数分布”的内容,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只是观察很多的数据,然后再把最大的数值和最小的数值找出来,实施有效的分组,并把各组数据的个数找出来,从而绘制出频率的分布图。像这样的形式,有点复杂,学生学习效率就会有所降低,如果能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把数据录入到表格里,设置好自动化的筛选,直接把需要的数值筛选出来,此时再标上颜色,运用表格把频率的分布图画出来,不仅方便有效,还能让课堂学习的时间得到良好的节约。

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课堂的运用,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因此,通过结合以上分析,研究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希望分析能够全面提高数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利用信息技术数学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