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力的策略分析
2020-11-25仲召干
仲召干
(江苏省沭阳县汤涧初级中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前言
学习能力是学习方面的一种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够有效的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确保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不断的进步,下面就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力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数学学习力
在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程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造空间,使其有更多的展示自我、交流合作的机会。而传统教学观念中“输入式教育”与新课改后的“独善其身式”教学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教师应当作为课堂活动的指引者与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交流,发表自身想法。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专门空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练习中易错题型为班级同学进行讲解,并说出自己的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细心聆听,对于学生在讲解时遇到的思维障碍及时予以疏导,或者邀请其他同学共同分析、研究。而在讲解结束后对学生给予正面肯定与积极鼓励,激励班级同学的展示欲望,从而潜移默化中影响班级同学,提升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力[1]。例如,“有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易错的题型进行展示,组织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2.结合教学重点提取关键内容提升数学学习力
学习成绩是学习力提升的外在体现,而学习产出则代表着学习结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关注外,还应当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与情感状态,并结合教学重点提取关键内容将其作为提升数学学习力的有效途径[2]。
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两种较为适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关键内容:错题整理本;思维导图。而如何引导学生整理错题本呢?例如: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之前的练习材料进行高质量选择,筛选出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的题目,这样题目与学生自身的知识框架和知识漏洞相适应,根据错题重做,重新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换错题本,结合题目进行探讨研究,进行知识互补。又或者采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将内在思维外化,通过图画的形式进行表达,进而通过发散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思维导图的知识范围跟随学生的意愿,可以选择一节课,又或者贯穿整个单元,通过思维导图的设计制作,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记忆方式。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在学习中的整个思维变化进行展现,通过新知识结构与旧知识结构的更迭,促使学生对知识整体框架进行把握,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力[3]。
3.在实践中掌握交流时机提升数学学习力
在知识形成中,学生对有效知识的利用程度决定吸收知识的速度。教师在此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分析,在已知的内容上拓展出新的知识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往往觉得数学较为抽象,难以理解,面对问题时无从下手,教师此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将自身想法进行表达,与班级同学沟通交流。同时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注意对学生交流信息的捕捉,观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指导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纠正[4]。教师在面对学生之间的争论时,应当为学生树立坚持自身想法的思想,除非有证据证明是错误的,不然不要盲目的服从任何一个结论,如果学生对于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实践,分析彼此的方式方法,吸取对方的长处,修正自己的短处。而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压力,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在交流探讨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与灵敏度。例如,在“相似三角形判定”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进而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入理解知识,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4.借助趣味数学实验,进行新课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成功的一半,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会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借助富于趣味性的实验教学来引出本节课需要教学的主题,达到导入新课的目标,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主动集中注意力,分析、思考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确保学生学习力的提高。
总结
数学学习力是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其作为学生学习动力、能力、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综合性表现,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与完善,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力的提升实现数学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