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师德助力幼儿成长

2020-11-25李燕燕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师德幼儿园家长

李燕燕

(广东省梅州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广东 梅州 514021)

引言

师德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其可以理解为作为教师的一种职业道德,其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情操,其不仅是衡量教师资格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潜在动力,帮助教师强化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教师用爱心和耐心来引领幼儿在成长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1.师德之于幼儿教育的重要价值

首先,高尚的师德是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强大动力。高尚的师德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教师这一职业不仅仅当作一项满足自我的工作,而是当作一生追求和奋斗的事业,因此会促使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来实现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高水平的教育。其次,高尚的师德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德涵盖了教师的道德情操、理想追求以及观念品质等的方方面面,所有的这些都会熔铸成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言行举动、行为习惯以及处事态度而展示出来,充满了智慧与美好,久而久之便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为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后,高尚的师德是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推手。师德在增强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意识的同时,还会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引领下,促使教师潜心研究针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1]。

2.良好师德促进幼儿成长的有效策略

2.1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队伍是实现民族振兴,伟大中国梦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要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履行作为教师的职责和权利。其中教师的爱国情怀,对幼儿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于教师几乎是充满了膜拜,我们经常会听到他们的口头禅:“我们老师说……”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在特殊的情境下,通过自身的言行举动,帮助幼儿树立爱国情怀。例如,在升国旗时,孩子们看着国旗队的老师和队员们身穿队服、步伐整齐地进行升国旗仪式,高唱国歌,眼神坚定地随着国旗徐徐上升,无形中便营造了一种庄重的氛围,而且教师心中那股对国旗、国歌的热爱会漫延出心田,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同时也会流淌在幼儿的内心,他们会在懵懵懂懂中产生对国旗国歌的敬畏感和自豪感。除此之外,还要做到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才能对教育事业做到尽心尽力。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为什么而出发的,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认真走好教育道路上的每一步,认真对待每一天、每一个活动,甚至是每一个小细节,不求最好,但求更好[2]。例如,幼儿教师的工作繁琐而又忙碌,难免偶尔会产生倦怠感,但是对教育抱有的那颗热爱之心,便成为教师的能量补给站,其会成为你继续努力和前进的最大动力,也会让你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进而树立为幼儿教育奋斗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2.2 给予尊重,播洒关爱。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以幼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师德的一种彰显。爱是师德灵魂,亦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有爱教育才会有温度,缺失爱的教育将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小班幼儿是一群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孩子,他们对于教师的关爱与呵护极其依赖,而且对于幼儿来说,爱是教育的重要主题,也是教育的重要方法,更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即以爱育爱,营造和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为幼儿的成长助力。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用爱来帮助幼儿实现自身的成长[3]。例如,小班幼儿悠悠在初入园时,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特别是中午午休的时候经常哭闹,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收效甚微,通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知悠悠是一个依赖性特别强的孩子,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中十分缺乏安全感,为了帮助她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作为教师要利用专业的智慧和能力,以师爱为载体,以尊重为前提,来正确的引导幼儿,锻炼和提升悠悠的独立自主能力。在与悠悠家长的沟通中得知,悠悠睡前有听故事的习惯,而且从小喜欢抱着小海豚的毛绒玩具才能入睡。当悠悠又一次伤心的哭闹时,在安抚她的同时,引导其去自己的小床上去寻找惊喜,当悠悠看到熟悉又亲密的好朋友小海豚时,仿佛找到了依靠,情绪逐渐平静下来,然后听着老师讲的绘本故事,便逐渐进入了香甜的梦想。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但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要坚定师爱是可以创造一切奇迹的。教师一定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关爱,鼓励幼儿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要将对幼儿的关爱与尊重,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爱的拥抱、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友好的击掌,都可以让幼儿的世界充满温暖和阳光,甚至可以改变幼儿一生的发展。

2.3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衡量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良好的师德能够规范和优化教师的言行举动。学前幼儿年龄尚幼,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其还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作为幼儿在幼儿园里的第一监护人,而且接触最多最亲密的人,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幼儿的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教师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的榜样,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例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而且言传重于身教。在早上幼儿入园时,教师主动与幼儿热情的打招呼,并且鼓励幼儿对此进行回应。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也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称呼,保持平等、友好、真诚的态度。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要使用“请”“谢谢”“不客气”“你好”“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以及“我可以……”“你能不能……”等礼貌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另一方面则也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4]。除此之外,教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和班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是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不经意间犯错,即使在教师犯错的情况下,也要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幼儿明白如何做到知错就改。例如,当教师在整理班级图书角时,不经意间把一本绘本弄坏了,相信这也是幼儿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教师则应该当着全班幼儿的面主动承认错误,然后自己想办法或是在幼儿的帮助下,将破损的绘本进行创意修补。这一行为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很大的触动和引领作用,促使幼儿以教师做榜样,学会主动认错、主动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

2.4 服务幼儿,协助家长。教师要树立服务幼儿和协助家长的教育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此才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教育价值。当前,因为长期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常常利用所谓的 “权威”在教育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这是有违师德的一种行为和思想。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家长和教师是平等、友好的合作伙伴,在做好幼儿启蒙教育的同时,还要利用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对待幼儿,教师要坚持做到平等以待。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其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教师要对此进行正确看待,并且针对不同的幼儿实施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幼儿实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例如,跳跳是一名极其缺乏规则意识的幼儿,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着力强化对跳跳的规则引导和教育。在做户外游戏互动时,教师在讲述完游戏规则之后,主要邀请跳跳给全班幼儿重申一遍游戏规则,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帮助跳跳加强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当跳跳想加入人数足够多的建构游戏时,教师可以引导跳跳通过认识规则图表来深化规则意识,即图表上有六个卡通人物,代表最佳的游戏人数是6人,自己的加入会破坏游戏规则,影响游戏效果,如此便逐渐帮助跳跳补充和强化短板。另一方面,对待家长,教师要坚持做到平等、友好相待。教师要加强家园合作,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传授专业的教育方式,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并且与家长进行友好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目标,家园共同携手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为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而奠定良好的基础[5]。

结论

总而言之,教师这一职业向来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在美誉的背后更多的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和鼓励。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幼儿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用高尚的师德、美好的情操以及渊博的知识主动承担起传授知识、思想和真理,塑造生命、灵魂和品质的时代重任,将教书育人以及自我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致力呵护幼儿的健康成长,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事业的和谐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师德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爱“上”幼儿园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师德修养的三个辩证关系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