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25邱龙妹
邱龙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214)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等,其中最核心的便是生活对教育的积极影响,而这种理论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得到实践和认可,对幼儿的数学教学也同样适用,把数学和生活如果完全割裂开来,一方面不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数学的实用性。
1.幼儿数学教学现状
幼儿在现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效率并不是很让人满意,幼儿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并不是很难,之所以达不到要求是由于教学方式的失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性地课堂化所有的知识,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没有给幼儿相应的场景去理解教学内容,对幼儿来说,他们所经历过的有限,很多语言和知识自己无法理解,教师想在幼儿的认知范围内给幼儿传达知识,就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但这样的教学就会显得过于拖沓,教师如果能把教学联系到生活中,让幼儿通过自己每天最熟悉的环境和例子去理解数学,那么教学就会变得简单很多,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数学,而不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释,这不仅能让幼儿的数学学习有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能让幼儿学会自主学习,有利于幼儿养成发散性思维,打好基础,这样在进行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时就会容易很多。
2.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运用方法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就在于生活即教育,其它的教育思想也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理论展开,如果说幼儿的数学是一棵幼苗,那么生活无疑就是幼儿数学的土壤,能够给幼儿足够的养分和水分让幼儿的数学之苗茁壮成长。要合理运用生活和数学的关系也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注意适合幼儿的方式,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教学结合生活,帮助幼儿理解。在教新的知识点时,幼儿最困难的就是理解,如果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那么新的知识点的吸收也就容易很多,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教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联系生活,让幼儿从生活入手,通过自己熟悉的事物去理解而且也有助于幼儿的记忆。比如在教幼儿学习简单的十以内加减法时,幼儿可能并不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组合,比如2+3=5,教师如果只是把干巴巴的三个数字摆在幼儿面前,幼儿是理解不了其中的原理的,只能死记硬背,而且容易出错,但教师如果联系生活,找一些有趣的例子让幼儿联系起来,幼儿就很好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讲一些小故事:小明有两颗糖,后来由于他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了家务,爸爸妈妈又奖励小明三颗糖,现在小明一共有几颗糖呢?这是幼儿生活中相对来说常见的现象,幼儿就能开始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工具,前一天就让幼儿带相应的糖果数量,让幼儿通过实物来进行运算,然后慢慢可以进行没有实物的虚拟的运算,这种教学方式简化了幼儿理解的步骤,让幼儿的数学学习更加简单,但同时也让幼儿提前学习到了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教师给幼儿联系生活,举例子的过程也是把数学应用化的过程,以后幼儿在学习应用题时就更容易入手。教学结合生活是让幼儿改变数学学习思维的开端,这样的方式能够引导幼儿慢慢的数学和生活自然的联系起来,有利于幼儿做到从实践中学习知识,贯彻陶行知的教学思想。
2.2 习题联系生活,帮助幼儿消化。除了教学联系生活,幼儿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就是习题,有时在课堂中教师只是给幼儿讲解一两道习题帮助幼儿理解知识,但幼儿课后自己做题时,一方面题量大,另一方面幼儿没办法快速做到举一反三,就会导致遇到很多困难,浪费大量时间,还会让幼儿对数学产生厌倦感,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做习题时也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进行。比如10-7=?幼儿如果列式子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效率会大打折扣,而且出错率也很高,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做题时借助自己生活中最喜欢的东西来完成习题,比如幼儿喜欢拼图,教师就可以让幼儿摆相应的拼图,利用拼图算出答案,这样正确率会大大提高,而且由于用的是幼儿生活中最常接触的因素,幼儿在做起来也不会觉得过于无聊,教师在引导一两次之后,幼儿在后续进行习题练习时,能够举一反三,自己学会去找辅助工具,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幼儿通过自主的练习,也能消化课堂中的不少知识,脱离教师的指导能够让幼儿快速冷静下来,专注在习题的解答上,对于课堂中的内容能有豁然开朗的学习效果。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运用能让幼儿在自主的数学学习中在生活中找到方向,给幼儿合适的数学学习指导,让幼儿之后的数学学习走上正轨。
2.3 游戏联系生活,增添学习乐趣。最后一点就是幼儿的数学游戏,很多教师在进行游戏时习惯性的让幼儿展示一些公式,或者是锻炼幼儿的快速计算能力,这样的游戏其实会给幼儿较大的压力,这是一种变相的测试,会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不到乐趣,最后也无法从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可以把游戏和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游戏更有吸引力,同时能带给幼儿更多的知识。比如教师前一天刚刚教了幼儿一些数字的认识,第二天要通过游戏来巩固幼儿的认识。教师可以采取幼儿生活中经常玩耍的游戏——老鹰抓小鸡来进行。幼儿当小鸡,教师当老鹰,教师在自己的身上贴上相应的数字,比如数字7,然后给每个“小鸡”也做好相应的标记。大家在交流时就不能说对方的名字,而是通过身上的数字来代替,如果“小鸡”被“老鹰”抓到,小鸡必须在三秒之内说出“老鹰”身上的数字8,然后就可以继续进行游戏,如果说不来,就会被淘汰。教师每进行一轮游戏就更换一次身上的数字,这样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不仅少了很多压力,还能通过游戏熟悉所学到的内容,有利于幼儿喜欢上数学游戏,也能把这种游戏渗透到生活中,不仅把生活融入了数学,同时也把数学带出了生活,能让幼儿的数学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数学学习也不会再是幼儿的噩梦。
2.4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幼儿更好的学习数学。仅仅让幼儿通过课堂讲授学会数学很难,因为数学比其他学科更抽象,逻辑感也更强,讲述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幼儿学习起来会很吃力,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应该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以便于更好的学习。比如可以开展“按要求取实物”的活动,教师寻找一些材料,可以是小花、小发卡、小零食之类的,尽量选择幼儿比较喜欢的小材料,然后每个同学发一个卡片,卡片上写着要求取得材料和数目,让学生按要求取,取错的教师帮助纠正,最后将这些小材料分给幼儿。让幼儿亲身接触和感受数学,便于更好的学习数学。
结束语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要从小做起,要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幼儿的数学教学相融合,让幼儿更好的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