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2020-11-25陈东海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三视图数学知识微课

陈东海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数学作为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抽象思维及逻辑推进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快速理解知识点,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移动互联网视野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他们通过手机、电脑从网络中查找各类教学相关视频、课件进行辅助学习,并通过微信、QQ群等线上交流平台就数学学习展开交流探究,促进了学生的数学高效学习。本文就移动互联网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1.移动互联网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借助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学生得以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获取信息和教学资源的渠道不断丰富和拓展。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提高其思维活跃度发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积极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更先进、更生动、更准确地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不断优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其在快速理解、掌握各知识点的同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反而对学生的影响适得其反。引导学生将精力放在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上,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要学会选择性使用,真正发挥移动互联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2.互联网网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目的和特点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能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可以借助移动互联上的丰富资源,自主解决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上下文引入的方法。一般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之后,然后通过导入式教学法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阐明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并在明确教育主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顺利完成数学课堂教学任务。

3.移动互联网对初中学生学习的不利影响

移动互联网自普及以来,凭借其操作简便、易于携带、资源丰富的优势,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在学习中获取信息资料、增进交流互动的需求,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传播思想及开展网络社交的重要渠道。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中存在的各类信息,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反而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其功能,以不断优化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3.1 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降低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学生中手机、电脑的普及率很高,基本实现了人手一部。一方面,给学生查阅资料、深入学习探究及互动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中包含着各类与学习无关的资讯和内容,如,繁多的游戏娱乐软件及大量不良信息等,对于部分缺少自控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会使其陷于其中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神,对其学习效率产生严重影响。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在上课期间也在偷偷玩手机,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3.2 造成学生信息选择困难给学习造成困扰。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借助网络查找学习资料,但由于网络中同类学习资源有很多,形式又包括视频、教学课件、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而初中阶段学生尚不具备准确、有效选择正确、高效的学习资料的能力,有时不仅不能促进其高效学习,反而会给学生造成选择困难及时间精力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4.移动互联网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4.1 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微课引导学生自主高效预习。在教学应用中,微课具有精简、高度概括和直观生动的特点,尤为适合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的使用,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观看教学课件,大大提高其学习的灵活性和高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课前高效自主预习,教师可提前制作微课,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析,确定适合学生的表达模式,对其中重难点以生动、直观、趣味化的方式制作成微课并上传到班级微信或QQ群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在微视频的引导下,有重点地展开预习,并在自己的理解做好笔记,对暂时难以理解的疑难问题同时标注出来,结合教材,反复播放视频观看和思考,促进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课前预习的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书面预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本章节中正数、负数等数学概念的意义、重点与难点、计算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制作成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在微课制作中,教师要考虑到,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于这种预习方式还需要熟悉和适应,因此在微课设计上要注意兼顾到学生的年龄及学习特点,在微课设计中融入动画、音乐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性预习,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预习质量。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要求学生对于预习中的疑难点进行标注并在听课中提高注意力,以更快地理解掌握知识点。

4.2 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由于初中数学有不少晦涩抽象的知识点,在传统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难以快速理解消化这些内容,给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和厌学心理。同时,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思维能动性。需要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以激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其保持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及设备,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积极思维,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为其课堂高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在进行几何图形章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查找教学相关物品并投放到多媒体进行展示,创设出相关教学情境,使学生从这些熟悉的生活物品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有效地增进学生对抽象的几何图形的理解。随后,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呈现出的各几何图形中,平面图形和立体几何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你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立体图形?通过这种抽象与感性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感知和理解,激发了其课堂学习积极性。这种学习积极性和对数学本质规律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非常重要,这将为其今后的数学能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4.3 借助移动互联网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学生视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有了更多更便捷的获得各类资讯的渠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充分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教师得以超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网络中获取大量有助于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的资料,并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拓展其数学思维,以增进学生对数学内涵及其意义产生新的认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未知问题的内在动力,为其展开更高效的数学学习、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三视图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教材知识点,对三视图的相关知识进行丰富和延展,首先借助移动互联网,对美术作品的静物进行呈现,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知这些静物的不同特征,以针对三视图进行知识扩展,随后,教师需要于课余从网络中查找关于三视图的各类形式的资料,包括视频、课件、物体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等,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对三视图有全面的了解,激发其探究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尝试用三视图,对一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进行拼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立体图形展开图的特征,以及和三视图的明显区别,为学生后续的立体几何图形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5.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微课教学,进行课后辅导

课后复习有助于巩固所学课堂所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将学生的复习效率提升上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辅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这样的方式很难解决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而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完全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辅导学生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自学,将学生课后的复习效率切实提升上去。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这节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与运算定律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微课视频传到网上,以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网视角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这种模式下,极大增加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在丰富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增强了其数学学科素养,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三视图数学知识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探究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几种常用能力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
浅谈高考中的三视图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