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0-11-25杨秀英

读与写 2020年16期
关键词:毕业应用型方案

杨秀英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西河镇中心幼儿园 贵州 湄潭 564100)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各专业的学习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制定的。作为人才培养设计和实施的蓝图,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能够制定出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校应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1.1 各级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我国学前教育师资水平主要是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和中学。由于定位不同,他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在研究生阶段,我们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课程,更加注重评价标准的多样化。本科院校更注重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而高职高专和中专院校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职业道德。各级建立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强化基本专业技能。

1.2 学前专业市场需求分析。二孩政策开放后,幼儿教师短缺,学前教育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开始出现。其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一些非学前教育专业的人从事幼儿教育,导致学前教育质量低下。因此,必须培养一批既能胜任本职工作,又能促进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1.3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作为培养学生的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应是周全的、全方位、系统性的,包括:制定或修订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专业定位、学校制度、学制等,最低毕业学分和学位授予、主要学科和课程、课程表或教学进度表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必要的说明、课程介绍、颁发单位和成立日期。

2.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要素分析

2.1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指学生在毕业前能够达到的条件或资格,通常包括完成学分、通过学业评价、思想品德合格等。

2.1.1 毕业最低总学分规定。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学年学分制,具有计划性强、系统性好、灵活性大、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等优点。但由于各学校性质不同,各方面条件不同,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2.1.2 标准学制、学习年限和学位。本科学前教育的标准学制为四年。“教育学”一级学科毕业后授予教学学士学位。学生必须修完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鉴定,达到毕业要求,方可毕业。

2.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立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核心行为,它不仅关系到所选择的培养策略和实施方法,而且影响着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的确立。培训目标分为几个级别,一般由国家、地方、学校和专业级别组成。可见,培训目标呈现出一个体系,一般受制于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政策。

2.3 学前教育主要学科和课程的构成。学前教育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二级教育。教育部国家文件对学前教育的主要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明确的要求。国家教育部明确了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主要由学前教育理论课、教育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部分组成。

2.4 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是指通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和活动、确定教学时间、安排学年和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要求和考试办法。

目前,根据专业课程的课程结构,高校的课程内容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通识课和教学实践,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3.优化高校学前教育规划的建议

3.1 注入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技能和理论,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开设手工、音乐、英语口语、书法等实践性课程,实现“人性化”素质教育。在评价方式上,还应体现以人为本:需要专业教育评价体系,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前教育人才的全面发展。

3.2 注重市场需求多元化。高校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保持人才培养方式的动态平衡,不断融入新的内容,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实践、方法、考核方法等因素,以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

3.3 优化课程。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关系到教育教学成果的质量和效果。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首先要突出学前教育学科的特点,体现专业性。作为一名学前教育教师,面对的是幼儿,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教育性、艺术性、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素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设计课程表和课表,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3.4 确保教育见习和实践的全过程。作为应用型专业,保证学生的全程教育实践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会学到很多理论知识,但如果没有实践,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人可以在空中搭阁楼。原则是从教育见习和实践中积累经验。到幼儿园实习,可以更加熟悉幼儿园的整体工作,加深对幼儿园教育任务的认识。在幼儿园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孩子思想感情的热爱,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幼儿园实践中,也可以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实践教学工作中去。

因此,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充分重视教育实践过程。在培训计划安排上,要确保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要有见习的机会,认识和认可他们今后将发挥的社会作用。见习周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设立,大学四年至少设立7次见习周,以确保每个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初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任务,同时也要保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有充分的实践机会。高中实习数月是他们四年学习和生活的答案,也是进入职场的前奏。

4.结语

总之,学前教育需要全新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正是在此基础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作为一种新的专业培养模式,其培养方案仍在不断的改革、探索、实践和完善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加成熟完善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充分满足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毕业应用型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今天毕业了
毕业季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