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中“折线统计图”的教材分析与问题设计

2020-11-25平艳霞

读与写 2020年20期
关键词:条形折线统计图

平艳霞

(贵州省威宁县海拉镇新村小学 贵州 毕节 553100)

1.明晰教材的知识点设问

我们处理的数据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不同的统计图表适合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同类别的数据表示的功能也是有差别的。例题张小楠6-12岁身高的情况,是一组按一定次序连续变化的数据,即定序数据,既可以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也可以在折线统计图上表示,也就是说条形统计图的包容性更强(定序数据、定类数据均可表示),但是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很难关注到其发展变化,并把定序数据中“序”的功能弄丢了,而折线统计图虽不适合用来表示定类数据,但能更好地体现定序数据的“序”带来的变化,也就是课标中的可以更好地看出他的发展趋势,以便对未来发生的情况作出科学的预测,所以例题的素材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是最适合不过了。在学生认识了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信息后,教师在这个节骨点设问:那你觉得张小楠同学的身高情况,是用条形统计图还是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更为合适呢?理由是?让学生明白了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张小楠的身高是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他的身高变化情况,还能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预测呢,这也就是折线统计图独特的魅力所在。

2.紧扣教学的目标点设问

“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也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目标之一。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在练习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背景:要想向外地游客推荐一个更受欢迎的地方,你认为制作哪种统计图更合适?要想预测该旅行社2019年武夷山旅游的人数,制作哪种统计图更合适?让学生根据现实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激发学生对两种统计图的对比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这也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内容。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在练习环节,设计了美丽星球上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有烈日炎炎的撒哈拉沙漠、冰天雪地的南极、温暖如春的三亚、四季分明的北京,并根据教学目标设问:每幅统计图分别代表哪种气温?让学生对比分析,对号入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围绕教材重难点设问

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之前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同的结构特点,都有标题、日期、横轴、纵轴、都标有数据,纵轴一格都表示几厘米等。不同点之一是折线统计图中有点和线的结构特点,而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点和线的结构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折线统计图数据进行简要的分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出重点,设计了以下问题。先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师提问:“折线统计图和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样就把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相同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对比,再把重心放在不同点即“点”和“线”的理解上。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由数据本身所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判断和预测。因为这种判断和预测属于一种个性化的归纳过程,既需要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问题背景和数据特点,也需要它们对这个过程所蕴含的不确定性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为了突破难点,以三组问题巧妙设问。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从6岁到12岁,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其次,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从几岁到几岁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最后,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更加全面地理解折线统计图所蕴含的信息,更加准确地把握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

4.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的设问都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折“线”的“增减变化”的特点,突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总之,数学教材是数学文化的精华,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上文中围绕教材素材,以“折线统计图”的教材分析与问题设计为例,探讨了教师如何活用教材,围绕明晰教材的知识点设问、紧扣教学的目标点巧妙设问、教学的重难点设问等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条形折线统计图
解信赖域子问题的多折线算法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折线
折线图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