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
2020-11-25梁锦文
梁锦文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700)
课堂中如何开展深度学习是新一轮课改的关键,作为数学如何开展深度学习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深度学习
数学与生活情景紧密联系,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良好习惯。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小明请小东吃西瓜,小东贪吃,第一次分给这个西瓜的1/3他嫌少,第二次分给这个西瓜的2/6他还不满意,第三次分给这个西瓜的3/9,这时他才满足,觉得捡了一个便宜?老师马上质疑学生:你们觉得是吗?引起学生猜想,这节课大家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吧。老师用课件出示例题,用一个圆表示完整的西瓜,学生动手涂色表示分数,从中感受1/3=2/6=3/9这三个分数相等。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学生经过探讨、交流总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从而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脑探索和动手操作突破了这节课的重难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究比赛中的搭配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开展深度学习的内容
兴趣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兴趣内容一旦受到学生的关注,学生就会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学起来就会非常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去。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好玩——比赛场次》这节内容时,用课件出示:六(1)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名同学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我启发学生关于比赛场次的问题,可以采用画图找规律的方法,用点表示同学,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名同学之间的比赛,通过数连线数的方法来寻找比赛场次的规律。引导学生探究时发现:如果2人参加比赛,只能进行1场比赛;如果3人参加比赛,比赛场数为1+2=3(场);如果4人参加比赛,比赛场数为1+2+3=6(场)...如果n人参加比赛,比赛场数为1+2+3+...+(n-1)=n×(n-1)÷2(场)。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课堂深度参与学习
新课标、新理念中提出,在课堂上不敢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依据本人几十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认为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释疑解难。使学生参与课堂向深度推进,为提高深度参与学习创造条件。但是,在学生积极参与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平等参与。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课时,出示了一道题:计算25×99,有个别学生马上问:这道题能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呢?我预想不到这位学生会这样问?我不急于回答这位学生,让他和其他同学探讨思考一下,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呢?这一问题引起大部分同学的参与讨论,通过交流得出:此题可将99看作接近整百的数写成100的数与一个数的差的形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此题的简算过程如下:25×99=25×(100-1)=25×100-25×1=2475 通过学生质疑问难,老师引导学生释疑解难,使学生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深度参与学习的情怀。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思想、新思路,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导入、质疑问难,释疑解难”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探究和交流,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去,做到“三动”:即“动手、动口、动脑”,正如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深度学习,才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水平,才能起到教学相长,预期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