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课堂秩序分析的重要性
2020-11-25陈蓉盛
陈蓉盛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益田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38)
教室无秩序(lack of discipline)不仅会让老师教不下去,也会破坏规划周详的教学过程,不能按部就班,甚至将教学变成完全的浪费时间。教室无秩序也被点名是造成学生考试分数低、学业成就不佳、学校士气差和校园暴力频传的罪魁祸首。
维持教室秩序,是一件说易做难的事,学校规定、家长期盼、自我约束等使我缩手缩脚、羁绊节制、满头雾水。刚开始,我遭遇诸多问题:学生在教室里游来晃去、大吃零食、脚踢同学、扮鬼脸……,数不胜数、不胜枚举。我反对使用体罚等过激手段的短期效应,但也必须寻找一条途径或一个平衡点,毕竟无秩序的课堂只能带来无效益的教学,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不能粗暴禁锢,。直至有一节课、有一位学生、有一句话语如醍醐灌了我的顶。
一节课程:欣赏歌曲《春姑娘》,课程安排里要求学生合着歌曲自由舞蹈。“春姑娘,来了啊!她走在田野上,小红花、小麦苗都出来张望……”。优美、悠扬旋律响起,不少学生被音乐陶醉,不由得站起来,情不自禁地围成圆圈,合着乐曲,翩翩起舞,圈子也越围越大,动作也愈发舒展。
一个学生:平常活泼好动的小刚,此时,寂静无声地闭眼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还不时地摇摆着头。我疑惑地走上前去:“小刚,干吗呢?怎么不和同学们跳啊?”他睁开眼:“老师,这歌确实好听,跳着舞我听不清,就想静静地听!”
一句话语:诚然,这首歌的确很美,在课堂上静静地欣赏也无可厚非,或许更有韵味。但我还记得,和着歌曲自由舞蹈也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于是,我努力着试图改变:“看看,同学们跳得多欢啊!你就不去闹一闹,很好玩的!”我简直是低声细语在引诱他了。我的私心是怕因他的情绪影响和压抑了其他的学生,小刚无动于衷:“老师,就不能让我选择在这静静地欣赏吗?我也没干扰其他人,我在家都是这样听音乐的,我爸说音乐是静静地坐着听比较容易理解的。”
一个感慨:课程可以设计,学生可不是设计出来的,学生的喜爱更非清一色,在他未殃及他人之时,是否该给予一定的空间、一丝的选择,而不归入秩序之列。
我想起了一段不知是谁讲过的话: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逛去,就应该让孩子选择此时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学生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把学生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或是纪律、秩序,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若干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遵守秩序。
课堂秩序不好,俗称“乱”。从学生的出发点来看,究其因大致有三种类型。
1.心无芥蒂:在小学,尤其是低年级,众多学生的是非观念尚处于模糊阶段。有时,教师眼中的错误,学生也许不以为然,类似:课堂紧要关头,后排两位学生老在小声说话,我用各种眼光提示,他仍不在意,课后我请他俩留下来,他很惊讶地说:“老师,我没说什么呀?”我说:“那怎么你俩总在嘀咕?”他俩想了一会,挠挠头说:“哦,我们在讲外面草坪的铲草机声音很大,我俩坐窗户边给吵得听不清楚。老师,你生气了!”我只能说:“以后你可以告诉我呀,我来想办法。”摆明这个孩子根本未顾及自己的讨论已经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听讲。
2.心血来潮:音乐课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环境的相对宽松,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征,许多孩子急于表现自己喜爱的内容,经常还未听清教师的要求就各显神通。如:响板发到学生手中,原意是让他们自己先感受一下有几种玩法,话音未落,学生一时性起,教室里就噼里啪啦,任你喊破喉咙也无人理睬……。
3.心安理得:有些学生会把别人的课本藏起来,让同学找不到而着急;有时趁老师脸背过去,偷偷在教师身后做鬼脸捣乱。有次我穿的衣服上系着腰带,有个学生在我身后把它的结解开,不少学生附和:“老师的尾巴掉了。”那位学生更显得意洋洋。这类情况属学生故意为之,且事后心安理得,无悔改之意,且把自己标榜成班级的“英雄”,甚至塑造成年级的知名人物。
兵家有云:“攻心为上”。此“三心”,皆为无明确导向,亦曰有限选择与基本约束。“基本约束”是必守的规则或纪律,“有限选择”是解开禁闭,两者结合,既维持秩序又活跃思维。众所周知,维持有秩序的教室必须有特定规则,规则不仅是维护一定的集体利益所必需的,也是保障集体中的个人自由所必要的;众所还知,仅把纪律看作是“维护教育和教学的外部秩序的手段”,采用一整套“威胁、监视、惩罚、命令和禁止”的土办法,不仅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抑制了儿童的生命潜力,窒息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只能培养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奴性十足的人。“一心”的破解之道在于明确规则;“二心”的解决办法重在有限选择;“三心”的死穴是正确约束。小刚选择静听的方式、约束自己干扰他人,此情形等于在规则圈中没安分守己,却也没晃荡出界。课堂秩序的维持如果掌握在小刚这个尺度,可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让教师打理。
课堂秩序的维持是每个教师的自留地,只能自耕自种自收。土壤能否肥沃,我也仅有三点心得:一是为规则做宣传,广而告之,通告学生家长和校方;二是学习尊重他人,丑话先行,行动前多说明;三是课堂有规定,公正不阿,一定要贯彻执行。如此,严守纪律之时就多了一份“有限选择”的负担,但也就更靠近了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