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应用与实践
2020-11-25范建丽
范建丽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新建小学 甘肃 庆阳 745000)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对身边人的行为进行模仿。在日常的学习中,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接触比较频繁,学生会不自觉的对于班主任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并且对于班主任教师的要求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因此,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
1.为学生树立行为榜样
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所带出来的学生,在很多方面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也体现在日常行为举止方面。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刨除和家长接触的时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哪怕是班主任一个微小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在教学中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和最频繁的班主任老师,其一言一行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明显的榜样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中,需要对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行不断提升,要具有让人敬佩和信服的道德品质追求,才能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对他们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比如,在学习完圆周率时,可以对祖冲之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祖冲之是一位特别伟大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这一研究成果的取得,比其他外国数学要要遭一千多年。另外,讲述他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还是在对数学科目的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也可以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1]。
2.组织学生开好班队会
班级每周召开的班队会,是对班级一周工作的总结,是班级形成合力,净化学生心灵,振奋班级气势的重要日常活动,它是保证班级管理能够实现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小学数学班主任老师,要想收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渗透和应用,就要加强对于每周班队会的重视程度,组织学生开好。班主任老师在召开主题班队会之前,要及时对前一周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整理和归纳,确保在对全班同学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让学生能够做到心服口服,能够对照班级管理的标准,进行及时的行为纠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正处在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善恶、对于美丑的区分也正处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会的时间,通过让他们读一些资料和一些故事的方式,顺利实现价值取向的良好过渡。比如,班主任教师就可以抓住《时、分、秒》的教学内容,在班队会时,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出示北京申奥成功时全国各族人民欢天喜地庆祝的场面,从而教育学生:中国的申奥成功是全天下中华儿女期盼了多年的梦想,今天这个愿望得以达,我们身为中国人,要感到无上的骄傲和自豪[2]。
3.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
现在的小学生,他们的自觉性比较差,依懒性比较强,自我意识强烈,个人性格十分明显。但是由于个人阅历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他们的很多想法还依然很不成熟,想问题做事情缺乏一定的理智性,对很多事情并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渴望被理解,渴望与他人交流。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时,要做好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要尊重每人学生的独立人格,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比如,可以利用课间的空闲时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听听他们目前的想法。尤其当每次考试结束之后,学生心灵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候,就更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他们能够多角度看待自己所取得分数,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在未来考出更好的成绩。班主任老师理解和鼓励的话语,一定会对学生的言行和举止产生鼓励的作用,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让他们能够不断的进行努力学习。
4.班主任要和家长沟通,共同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做好同学生的有效沟通外,还要注重同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实现家校共同教育。比如,一是可以通过校讯通、微信群等方式,实现同学生家长的点对点沟通。一旦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任何的思想波动,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提醒家长多多给予关注。二是可以通过定期家访的形式,实现同学生家长的面对面沟通。每学年至少一次走进学生家中,进行实地考察,加强同家长的联系。
结语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其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决定和影响地位。因此,班主任教师在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达到健全学生人格,实现良好课堂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