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养成
2020-11-25刘周洋
刘周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扬美实验学校 广东 深圳 518000)
21世纪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能促进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文化课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体育往往也是不错的。既然体育锻炼有诸多的好处,那么才能实现初中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养成呢?
1.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兴趣,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信心,让学生参与到丰富的体育项目中。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明显的提高,隐藏在心中的对体育的热爱之情也会慢慢地体现出来。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从学生本身出发,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策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应该使用灵活的教学技巧,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说,在学生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很多的学生非常害怕不敢下水,教师就鼓励学生我就一直跟在你们身边,你不要害怕。不断的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完成下水的第一步。学生后续在水中慢慢放松,同时体会到学习游泳的好处,开始逐渐的喜欢上游泳课,同时增加了一项生存技能。因此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保障。
2.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主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的自主性。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足够的选择权利和空间;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的学习之中;要让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对自身的锻炼进行规划。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体育锻炼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其进行自主锻炼,这样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魄。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做出选择,当学生有疑惑的时候他们会寻求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帮助,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3.通过环境影响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学习的过程如果处于良好的环境之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锻炼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基础情况不一样,教师就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不能一刀切,对所有的学生采取一样的策略。比如在排球运动中,有些学生可能之前接触过,于是便做自己喜欢的练习。如果单纯地强制学生开展同样的练习活动,会降低本来就会的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够真正放松下来.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锻炼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锻炼之中,树立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践行体育锻炼的观念,帮助学生培养习惯。
小结
初中体育教学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学生的一生中占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能够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其积极投入体育锻炼项目,并热爱体育运动。教师要在实际教学和生活过程中起到示范的作用,将自己打造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样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初中生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养成锻炼习惯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