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让“星星”闪光
——也谈“爱”学生
2020-11-25陈富林
陈富林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城北小学校 四川 泸县 646100)
统编小学教材的理念就是呼唤教育文明化、人性化、个性化,关注每个学生成长。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个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样就强调了教育不要只重视结果,而更要注重其发展过程,这就向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也出台了许多教育政策与法规,不断加强老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然而,在教学中时不时会出现“体罚”和“惩罚”现象。难道老师不懂法吗?不是。究其原因,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下,有的老师们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要求学生做这做那,对学生过于苛刻,过于追求完美,没有用孩子的目光去看他们。没有用宽容的心去善待自己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这就告诉我们,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爱是教师职业生存的至高精神境界。怎样才能让心中的师爱普照每一个孩子的呢?很简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用宽容的心去看孩子。
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想看清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竟偷杀了校长的爱犬。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他虽然恼火,却很冷静,他罚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正是这个校长换个角度看学生,用理解、宽容和善待情怀的“惩罚”使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发现了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
爱学生,就是换个角度以宽容的心态去赏识,善待学生。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一个老师如果你学会赏识、宽容学生,你一定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宇宙间巨大的潜能埋伏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轻视里有爱迪生!在当今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教师,不要把他们视为异端,应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发展,让孩子们的奇思异想闪现出来。
我记得做一道练习题时,出现过这样一种情况:有一批水果,如果每筐装30千克,正好装35筐。现在只有30个筐,要把水果都装上,每筐必须多装多少千克?学生们很快就列出了两种算法:①30×35÷30-30、②30×(35-30)÷30,我一看他们的列法正合我意,刚要表扬的时候,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举手说:“老师,可不可以用‘35-30’呢?”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我心里想:简值是添乱,我教了那么久的书,就知道只有这两种列法。但我还是强压怒火说:“那,你说说理由吧!”那个同学说:因为水果的总重量是一定的。用35个筐装,每筐装30千克,如果30个筐装,则每筐装35千克。所以,每筐要多装“35-30”千克。说完胆怯地望了我一眼,我和同学们一听,都惊呆了,沉默了一会儿,禁不住都鼓起掌来。课后我对那个学生说:“今天,你给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好的课,感谢你,但希望你继续努力,把你的聪明用在学习上……”从此以后,该生的进步特别大,我会在教学中换个角度看孩子,这样我的课堂也活跃多了。
换个角度,你会发现学生竟是那样可爱、那样聪明:一个总是默不出声的学生却拥有美妙的歌喉,那个沉默寡言的学生想象丰富,有个“调皮王”思维敏捷、活跃。有个上课爱讲话的学生,总在默默地为班级做好事,而那个口吃的孩子却能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爱学生,就是老师要以宽容的心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陶行知先生说: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才能让个性得到张扬……。要做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就要随时换个角度看学生,把自己作为学生中间的一员,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换个角度,用“孩子的思维”去关注你的学生,你学会了欣赏,换个角度,带着爱心去倾听你的学生,你学会了宽容。你会发现,你的眼光变亲切了,声音变温柔了。你也不会去“怒斥”、“体罚”、“惩罚”学生了。就像切苹果一样,不同的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发现。那些“藏着”的星星就会在你的宽容和理解中闪现,你会发现学生们的“歪理”、“奇谈怪论”中往往隐藏着大智慧、蕴含着创造的火花。“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在教学中,我不断向这方面努力。学生好似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应该多找找学生的优点并去“点燃”它。教师良好的期盼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教师一个亲切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赞美,都会激励他们很久。相反,老师一个小小的否定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只要我们换个角度,用宽容的心“蹲下身子看学生”,课堂就会“活”起来。也许你会看到未来的牛顿和爱因斯坦,看到“藏着”的星星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