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自主式构建游戏的实施与指导
2020-11-25罗秀冰
罗秀冰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广东 广州 5100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不论从幼儿的心理还是生理成长角度来看,游戏在幼儿早期的教育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和各种动作技能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的一种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的建构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感知觉、动作、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广泛的教育作用。
1.建构主题的来源
1.1 问题式引入,自发性探究主题构建游戏。
(1)建构主题的来源。大班的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心中有很多关于小学的问题向询问,如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昀仪:我想知道小学有没有饮水机?有玩具玩吗?钟文:小学的课室是怎样的呢?
思诺:小学会有睡室吗?有空调吗?有床吗?晖晖:我想知道小学的课室为什么会有黑板,有什么用呢?梓铭:小学生的书包里会放些什么学习用品呢?上学需要带什么回学校?翊洋:为什么小学要升国旗呢?桐羽:小学的一日生活是怎么样呢?思诺:为什么小学生上学要带红领巾?……随着孩子们提出对小学生活环境的各种探究性问题,我把游戏问题直接引出,“你们心中的小学”怎么样的?通过绘画想象运用构建游戏把心中的小学搭建起来。其次,通过参观优美的小学环境及良好的教学设施,展开一系列的话题讨论,为幼儿提供一个对自己心目中小学大胆而充分展开设想的平台,同时也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小学,并进而激发其上小学的愿望,因此自主地形成构建游戏主题《我心中的小学》。
(2)计划和讨论。构建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就此主题展开讨论与制定计划。根据孩子们对“我心中的小学”憧憬,我和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最后以设计图方案,通过建构游戏搭建幼儿心中小学的模型。
“建构游戏”是幼儿一种重要游戏,主要是指幼儿利用积木、积塑等玩具和材料进行构造物体活动的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方式,幼儿通过使用材料,动手操作,构建物体来反映现实生活。《纲要》及《3—6岁幼儿发展与指南》中指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上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我们从幼儿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给予幼儿游戏的支持与探索,鼓励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游戏。
1.2 探索性进行构建游戏,多元化建构材料的支持。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构建活动的教育功能在于采用适宜的材料,充满情趣的环境调动幼儿参与探索构建游戏的热情,不断萌发幼儿建构的积极性。
一旦建构计划和方案出台,幼儿就会按照讨论的分工合作计划积极投入到建构游戏中,教师作为观察者、旁观者,参与者的身份对幼儿的建构游戏进行后续的开展工作。
1.3 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提高幼儿的搭建水平。
(1)扩展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创想。为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组织了幼儿到龙口西路小学,参加了小学庄严的升旗仪式、参观了学校的操场、教室、教师办公室、公共设施区域、各功能室;采访小学生,与小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小学的日常生活、学习方式。
(2)学习理论知识,提供适宜材料。《3-6岁幼儿发展与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就是儿童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游戏观,支持幼儿游戏发展。因此,参观完龙口西路小学回园后,我再度翻阅理论知识、重温《纲要》、《指南》,在构建区投放了大量的大型积木、积塑玩具、废旧物品,支持主题构建的环境。
(3)老师的适时指导,支持提升幼儿的构建的技巧。通过参观小学,第一次的主题构建基础上,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所提高,对于构建《心中的小学》有了新的构思与想法。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我开展第二次主题构建游戏《心中的小学》,与孩子们一起参与设计小学校园的绘图,给予修改的建议,如提议修建游泳馆、图书馆和机器人服务区等;在幼儿原有搭建技巧上指导幼儿学习用围合、架空、堆叠,拼摆等技巧,学会颜色的搭配,要统一色调,有规律、有层次地呈现建筑作品。幼儿收放玩具的常规练习,能按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快速地整理构建材料。
2.构建游戏活动价值所在
幼儿本身就是环境中一个最大的动态因子。当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顺应、尊重幼儿的情感和需求,因为它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基础和媒介;其次,我们还应在孩子的后面巧妙地推一把,让快乐得以深化、扩散。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幼儿,在游戏中我们要学会从幼儿的视角来审视幼儿的建构行为,适时进退,及时调整,适度提升,让幼儿的主体性更为凸显。建构游戏的开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索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立足于孩子的兴趣,遵循“孩子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游戏的主导”的核心理念,放手让孩子们自主进行建构游戏,在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反应,对幼儿的兴趣点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与童真天性对话,尊重“自由”、尊重“快乐”,与快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