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2020-11-25邱伟国
邱伟国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连盘中学 浙江 临海 317000)
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增强自身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当前教师在不断地改变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灵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1.改变传统模式,加强师生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再由学生在课下通过练习加强对数学知识掌握,学生没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主体地位的重视,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树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努力成长。
以《相交线与平行线》为例。教师先分配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先预习本章节的知识,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讨论,自主进行学习,然后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旁边进行标记,等教师开始讲课的时候,再提出疑问。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比如在讲解《相交线》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几道例题,让学生进行解题,然后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主动总结思考课本知识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在学生有疑难问题的时候进行启发式引导,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促进学生在思想逻辑、数据分析等各方面全面发展。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学生不再是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育,而是主动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2.科学分配小组,加强生生合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分配学生。通过分配小组,教师可以给小组学生分配任务,使小组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小组同学可以互相监督,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可以互相督促,共同进步。除此之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同,小组同学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以《整式的加减》为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入做铺垫,在最开始进入这一章节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单项式、多项式、系数、指数,这些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基本掌握。教师通过分配小组,可以使学生自己先行预习。对于自制性比较弱的同学,其他同组同学可以进行监督,同学一起进行预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求助同小组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在同小组的帮助下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另外,在预习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还可以给彼此出练习题,彼此考察。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拉动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共同学习进步,还可以通过彼此检查督促同学的学习,学生间互相督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树立竞争意识,促进小组合作
竞争关系不意味着敌对关系,学生在竞争的关系中更容易共同进步。所以教师在设置数学小组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不同小组的表现,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比赛,学生对自己的小组都有小组荣誉感,通过比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习进步。
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这一部分的知识一方面考察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检查学生是否梳理清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是否认真。在讲解这一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比赛,给出不同的数字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列方程;给出固定的时间,要求学生解方程;可以是教师出题,也可以是竞争小组给彼此出题。既然是比赛,就会有奖惩制度,比如赢得比赛的小组会有物质上的奖励,输掉的小组以增加这一方面的练习题作为惩罚,赢得比赛的小组可以监督输掉比赛的小组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惩罚。一方面学生对小组有荣誉感,另一方面输掉比赛的惩罚会有一定的威胁性,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间会通过互相督促为比赛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夯实基础,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会在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加深同学间的友谊。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竞争与进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