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2020-11-25吴培汉
吴培汉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保义学区管理中心 安徽 淮南 232244)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机械化灌输式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还没有改变自身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小学生则是大多数存在着被动学习的状态中。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应该进一步改革创新发展,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1.与小学生建立良好沟通关系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与小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小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及时掌握小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在了解小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依据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数学教学课堂进行调整,提升课堂设计水平,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找准小学生的兴趣点,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强化其课堂自主提问意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在课程准备阶段与小学生进行沟通,让小学生搜集与四边形相关的资料,并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充分讨论。在该节内容中,在平行四边形问题上小学生通常难以理解,教师通过与小学生沟通可以了解其相关疑惑,并利用多媒体平台或者实物等解答小学生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会获得学习成就感,在学习到四边形知识的同时,内在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从而在数学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自主提问能力培养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与小学生良性关系的建立,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促使小学生主动提问,提升小学生是数学学习能力。
2.造模拟情景
对于小学生,他们没有很强的自制力保证一整节课的时间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组织小情景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通过情景模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在设置研究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确保设置的问题不会太难也不会太简单,不能因为太简单,让学生们觉得自己已经都会了,也不能因为太难,让学生们产生畏惧心理。其次,还要保证设置的问题可以与之前所学习到的内容相关联,这样才能够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有,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研究数据表明,当学生们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越贴近的时候,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就会越高。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在自己身边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且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使得同学们能够发现身边的问题,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量一量,比一比》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教授完基础知识之后,拿出一把尺子,与同学们共同进行教室内物体的测量,或者可以选取让同学们自己测量的方式。在实践操作当中,运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学生们产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3.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新的认识,明确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感悟数学自身的魅力。通过结合生活实例,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教师举出的一些生活实例,小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从生活中寻找其他相似的案例,锻炼小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向小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假如小明去购买文具店购买笔记本,蓝色笔记本50元5奔,黄色笔记本40元8本,小明买哪一种颜色的笔记本划算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先让小学生自主思考,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小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实践、探究等方法找出问题的答案。
4.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需要生理基础进行支撑的,但是可能绝大多数低学年的学生们并没有这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他们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是智力发展还不完善的这个时候,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多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之外,教师更加注重的应该要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去找到关键的问题。而稍微高一点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着自己的思想,教师对待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使用让他们自主学习的手段,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且要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圆柱与圆锥和以前所学习过的图形之间的区别。教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这样才能够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小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课堂情况专门制定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计划,不断地摸索、实践,为提升小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