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20-11-25蒲文艳榆中县高崖小学
○蒲文艳 榆中县高崖小学
农村学生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认知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理解不了、联系不上、想象不到”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加之部分农村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巧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死板、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形象,有效降低了理解难度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一、利用信息技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而要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眼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是个很好的方法。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一课,由于内容抽象、枯燥,学生不感兴趣。考虑到学生都喜欢看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的实际,笔者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小羊咪咪第一次给弟弟妹妹准备礼物,在大蒜阿姨的“精品店”为弟弟妹妹分别挑选了画板和魔方。画板和魔方的标价分别为4.8元、7.6元,小羊咪咪拿了21元。请大家帮小羊咪咪算一算,钱够不够?不够还差多少?如果够,大蒜阿姨应找回多少?如此,将学生置身于熟悉的购物情境中,他们对小数加减法法则的学习成为一种内需,不需要教师刻意提醒,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点,而这些教学重点往往就是教学难点。加之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如果仅凭教师的口头阐述学生很难对知识透彻理解。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旋转、展开、闪烁等功能,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降低了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学难点轻松得到突破。
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难点为对圆的性质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有骑自行车的经历,考虑到这一实际,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学校举行自行车比赛,4位选手骑着不同形状轮子的自行车在车道上做好准备。随着一声枪响,选手们一个个使出了吃奶的劲向终点冲去。骑着圆形车轮自行车的选手最快到达终点,而骑着其他形状车轮自行车的选手还不到路程的一半。请大家想一想:这个比赛公平吗?为什么骑着圆形车轮自行车的选手最先到达终点?如此教学,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生动、具体的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变抽象地理解为形象地观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作业有效布置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布置统一的作业,使得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加之,作业的形式单一,主要以做书本上的习题或者完成配套练习上的内容为主,导致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经常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没有发挥作业的最大功效。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考虑学生基础的情况下实现作业的分层布置,能有效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还能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如,笔者用“作业盒子”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做“作业盒子”中的题目,也可以利用“作业盒子”组织学生在班内竞赛。由于“作业盒子”中强大的大数据的支持,学生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及在班内的排名。同时,“作业盒子”中还能分析错因,自动生成改正题和巩固题,针对性地对学生强化训练,收到传统纸质作业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再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闯关游戏,每完成一道题目就算闯关成功。这样,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效率之高、速度之快是传统作业无法比拟的。
总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时代的变化,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新技术,并将之灵活应用到教学中,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功效,使之真正为教学服务。但是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并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为了图“花哨”,为了使用而使用。同时,教师还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如此,才能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