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词语教学

2020-11-25张掖市甘州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熨帖明朗天空

○石 峰 张掖市甘州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将一、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确定为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统编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明确地提出了单元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低年级词语教学,学生需要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准确理解词语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词语带上鲜活的情感和意蕴,通过想象来品味理解,并达到内化积累,自如运用。下面,笔者将自己在词语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和思考总结如下:

一、唤起生活体验,体味词语意蕴

低年级词语教学,仅靠教师的讲解会显得乏味并难以理解,因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继而让学生主动去理解词语,让词语带上生活的色彩,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回归生活。

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明朗”一词教学片断: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学生对句中的“明朗”一词很难理解,为了给学生们一个直观的感受,笔者在课件上出示了以晴朗的天空为背景的图片,在图片上方出示“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并将“明朗”二字加粗用深蓝色显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明朗”一词的?

生:“明朗”是形容天空的,在这里有晴朗的意思。

师:你给他找了一个近义词,非常好!大家看看图片,再观察一下今天的天空,“晴”是晴朗,那“明”呢?明朗还可以怎样理解?

生:“明”就是很明亮。

生:“明朗”就是下过雨之后天空万里无云。

师:对,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知道了“明朗”就是光线充足、明亮、晴朗的意思。你喜欢这样明朗的天空吗?谁能用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个句子?

通过这个教学片断,教师利用图片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让学生感悟到文中的词语均来源于生活,理解词语,就是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内容去解释、感知,进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二、结合文本,领略词语魅力

词语是抽象的、多义的,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准确理解词语意思,深入领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使之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更是一种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语文阅读基本功。

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熨帖”“凌乱”词语教学片断: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师:同学们,谁能准确地读出“熨帖”(师板书)这个词语?

生大声朗读后解释说:“熨帖”的“熨”是一个多音字,一个读音是yù,另外一个读音是yùn.

师:你真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小字典”!那大家知道“熨帖”是什么意思吗?

此时,幻灯片出示课文5~7自然段内容,将接下来重点要读的句子用黑色加粗的字体显示,其他内容调整为灰色,学生通过朗读,一下子就明白了。

师:我们来看这一段:“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读完这句,我们知道了“熨帖地粘”也就是——

生:紧紧地粘。

师:下面再来看下文“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了。”读完这一句,我们又知道了,“熨帖地粘在”也就是——

生:平展地粘。

师:那联系上下文,我们理解了,“熨帖地”就是——

生齐声回答:紧紧地、平展地。

师:非常准确!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真是一个好方法呀!你学会了吗?

至此,学生已经能熟练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走进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课堂也因为有了学生们精彩的参与而变得活泼生动了。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挖掘词语的深度

语言有温度,词句总关情。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为了解词而去解词,将词语的理解远离于情感之外。理解词语,只有带领学生抓住那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词语带上鲜活的情感和意蕴,通过想象来品味理解,并达到内化积累,自如运用,阅读,才能成为一种积极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词语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运用语言,锤炼、发展语言,是一个重要目标。词语教学,更是蕴含着智慧的碰撞和情感的升华,让我们用扎实的词语教学,训练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情感,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猜你喜欢

熨帖明朗天空
一和one
知己
天空之舞
天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