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0-11-25卢昌江景泰县第二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教育教学内容

○卢昌江 景泰县第二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迅速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建设,积极推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一体化发展。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运动、锻炼学生体能的活动课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学生的必修课。为了推行素质教育理念,也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增强对体育的重视、进行体育教学方式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将着重分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很多教师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即没有将学生的兴趣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这就使得老师“教”的内容和学生想学的内容契合度不高,造成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高中学校设置体育课的目的,除了要锻炼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外,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繁重的课业和枯燥的学习之余适当地进行身心的放松,达到劳逸结合的作用。而很多高中体育课程都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么千篇一律、内容单调;要么毫无安排,流于形式。这样的体育课程往往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程度下降,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课余兴趣、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的教学目的。

2.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考虑进去,而是根据固有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一般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课堂内容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符,或是自身体能较差等其他原因,跟不上老师教学的进度,掌握不了老师教授的内容,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甚至会因为达不到体育课的要求而产生恐惧心理。

3.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须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论知识指导着实践,实践过程则践行和验证着理论,体育学习理应如此。但在现行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几乎都是以单一的实践类教学为主,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少之又少,甚至没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不了解一些基础的体育知识,一方面造成常识性知识的空缺,另一方面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体育活动的实践也变成了单纯的模仿练习。

二、改进措施

1.充分结合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张载曾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是学习的必备条件,没有了兴趣的支持,学习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高中体育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需求,将学生的兴趣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去。首先,学校可以提前征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或者体育活动,根据征集到的意见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其次,学校可以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将班级化的体育教学改为“社团式”的体育教学,学校根据收集到的学生意愿组建不同的体育班级,每个体育班级可以是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教学重点,然后由学生自行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班级,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扩大每个学生的交友圈,认识到更多的陌生同学。

2.根据学生间的差异,进行有层次的教学。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人都具有差异性。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和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注意内容的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深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循序渐进,身体和心理上都能逐步适应,慢慢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达到标准,而是要耐心示范,对于体育水平较差的学生要及时提供帮助和鼓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掌握技巧。

3.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达芬奇曾说过:“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体育作为一门学科,也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坚持一贯的实践学习之外,还应该适当地进行理论知识的铺垫。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必然过程,教师在进行一项体育技能的示范之前,应该适当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这项技能的由来、相关赛事、代表人物等,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这项技巧,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体育课素质教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