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在美育课程中的开发利用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2020-11-25宋春宇张炳意甘肃教育社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剪纸甘肃省

○宋春宇张炳意 .甘肃教育社;.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被称为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美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们具有理想美、情操美、品格美和素养美等品质,还应该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意愿。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美育课程的主渠道为音乐、美术,对于戏剧、戏曲、影视方面的教育资源还比较欠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注重民俗文化研究,扎根本土、特色发展、区域共享,能让美育资源效应最大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美育需求。

一、民俗文化在美育课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这种认识和追求是一种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培养提升。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融入教育,也就将优秀民俗融入了学生意识。学校通过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讲解和实践,可以拓展学生们一条新的对美的创造和追求之路。大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这样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故为达到美育实施之艺术教育,除适当之课程外;尤应注意学校的环境,以引起学者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可见,美育教育可以提升兴趣,培养高尚情操。将民俗文化孕育于美育之中,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而逐步演化、升华、凝练而成的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中就有“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民俗有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乡土性、文化性等特色。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各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逐步渗透在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中,展示一个地理区域特定历史风貌、风俗习惯、先进经验,成为该地区特色的文化资源。如果各地区的教育机构能够结合本地特色,将这种延续几千年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以挖掘利用,与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便是优秀民俗文化得以发扬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的因地制宜的方式。

因此,将民俗文化与美育课程相互融合,相互贯通,是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更是符合国家新时代教育政策、教育理念的手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内容的本土化,既可以提升甘肃省本土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也可以探索一条传承西部地区传统文化的独特之路。民俗文化离不开特有的社会环境,让优秀的民俗文化扎根本土,在学生中传播、发扬,是最有利于民俗文化传播的方式,也是让本土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服饰美、语言美、工艺美的渠道,更是让学生形成热爱家乡,具有民族自豪感的一种方式。

二、民俗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

甘肃省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艺术气息浓烈之地。近年来,甘肃省诸多民俗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如花儿、华锐藏族民歌、临夏砖雕、酒泉夜光杯雕、定西和庆阳的剪纸等,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优秀民俗文化如陶艺、书法、秦腔等在各地浸润着当地人们的心灵。这些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良好的艺术气息能给学校美育提供借鉴与启示。甘肃省本土的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在当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将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开发成校本课程,不但能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的民俗文化,它反映着甘肃省本土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既有艺术气息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珍贵的史料价值,是甘肃省本土美育课程的优秀蓝本和良好的内容源泉,是当代教育工作者需要花心思不断挖掘、提炼、整合的科学的教育内容。

三、民俗文化融入美育课程的方式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教育发展较为不均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美育教育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诸多农村的教学点中严重缺少校本美育课程。那么,如何将民俗文化与美育教学结合起来,让它们真正服务于学生、扎根学生心灵呢?

首先,要去粗取精,让优秀民俗文化进入校本美育课程。在课程开发中要对各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筛选和整合,从民俗文化的适用性、适合度、实现方法、实现手段等方式进行综合考察调研,挖掘、整理和传承甘肃省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民俗是民间习俗,具有平民性、大众化、生活性等特点但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适合学生学习,就需要将民俗文化进行筛选后,将那些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灵发展的美好民俗拓展到美育课程中去。甘肃省优秀的民俗文化,如定西市马家窑的陶艺文化、兰州市西岔镇的兰州太平鼓文化、甘南州合作市的藏族唐卡文化、庆阳市的剪纸文化、张掖市民乐县的顶碗舞文化等等,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开发到校本课程中,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更能够让他们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和课堂学习中享受艺术的美。这也是与美育教育的终极目的。

其次,要因地制宜,开拓多种进课堂方式。民俗文化走进课堂,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拓展多种校园美育形式。可以以“手工社团”“鉴赏指南”“现场临摹”等方式呈现,根据民俗文化的操作性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开拓校本美育课程。以甘肃省为例,目前全省中小学中的学生社团、工作坊、活动中心等层出不穷,传统民俗文化为特色的社团在中小学生的心中逐渐扎根,如对于剪纸、砖雕、泥塑等课程,可以采用课堂操作方式,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共和街小学的微沙雕艺术实践工作坊是学校的明星社团。武威市凉州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学生们对沙漠比较熟悉,在这个基础上,武威市凉州区共和街小学就地取材,让学生融合美术、雕刻、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紧扣沙漠题材,开展沙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创作与探究。武威市凉州区共和街小学的沙雕工作坊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并受到全国各地专家、师生、观众的一致好评。总之,因地制宜、以内容为本、以社团为依托是民俗文化在校本美育课程中开发的良好手段和有效方式。

民俗进校园的方式除了开辟社团活动之外,还应拓展其他形式,如积极开展各种美育课程的专家交流活动。武威市民勤县的东关小学成立了剪纸社团,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通过认知特点、思维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综合考察和实地研究后,制定了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每个阶段完成后通过考核才可以升入下一个阶段,这一制度夯实了学生的美育素养。同时,东关小学规定每年1月和5月举办两次剪纸艺术学习交流活动,开展特色展示月,并聘请获得“全国剪纸能手”的民勤县剪纸传承人甘正业和魏金广两位民间剪纸艺术家,到学校给剪纸爱好的师生传授剪纸技艺。这种“考核+专家”的民俗文化培养方式,让学生们更加喜爱这一课程,不但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能提升学生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使民俗文化浸润美育课程并真正的落地生根。

再次,要开拓创新,拓展美育课程的时空性、延展性。一直以来,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主要在校内、课堂进行,这样的美育教育面狭窄、形式单一。如果将美育课堂延伸到社会、走进社区、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民俗之美。我国的大教育家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教育,并提出美育教育的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由此可知,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延伸、巩固和发展。三者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美育教育除了特定的教学空间如学校、校园、教室等,还要延伸到课外、校外,它包学生家庭、所在社区,以及社会中各种可用于美育教学活动设施和条件。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联动,共同塑造美育的一体化发展。“美育重在以美育人,要让学生具备艺术特长,还要通过艺术展演活动,让孩子勤练常赛,这样才能收获效果,让社会看到美育的价值。”例如,甘肃省平凉十七中的校本课程戏曲社团是发展秦腔艺术较为成功的校园社团案例。他们采用“学校+传媒公司”合作的方式,引进资金与戏曲教师,成立了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个戏曲社团。这一社团自从成立以来,不断拓展戏曲的培训形式,形成“校内教师与校外传媒公司培训师”相互结合的戏曲培训方式,让戏曲社团发展了起来。学生们的戏曲表演深受好评,吸引了不少学校合作,推广戏曲文化。平凉市十中的戏曲社团多次走进军营、福利院、大学校园、剧院进行演出,并获得全国第二十一届少儿“小梅花”奖。因此,除了在校园内开展社团活动、艺术节活动、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堂学习外,还应依托丰富多彩的法定假日、民族假日,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乡镇,开展美育展演活动。让优秀的传统民俗美在学生心中扎根。

总之,“优秀的民俗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将民俗文化浸润到美育教学中,让优秀的民俗文化扎根校园,不断拓展美育教学形式,开拓民俗课程内容,既能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不断提高新时期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自豪与热爱,进而提升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规划课题一般资助课题《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Y04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剪纸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剪纸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