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0-11-25蔡敏吴永松耿晓明
蔡敏 吴永松 耿晓明
(1.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12;2.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1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要求
在经济性常态下,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有着更高的社会地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河道生态治理,对治理质量的要求也在升高,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中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在河道生态治理施工中,施工单位要结合河道的具体情况以及工期要求,编制治理方案,科学组织,精细化管理,尽可能在汛期到来前完成治理任务,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治理成本。
2)在河道生态治理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如现场情况复杂,无法完全按图施工,应该与其他参建方协商,对原设计进行变更,且变更方案需经过设计单位同意,然后根据变更后的图纸施工,严禁施工单位擅自变更设计方案。
3)在河道生态治理施工中,构建科学的组织构架,完善现场管理体制,制定现场管理责任制,以安全管理为第一要务,控制施工质量。
4)河道生态治理施工要根据往年河流年度度汛报告对施工工期进行安排,合理避开汛期,做好暴雨、洪水的预警机制。
5)编制科学的洪水应急预案,保证防洪、防汛物资充沛。
2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1 生态河堤的搭建
人工护岸的方式可以使河道内的水体与河岸进行水体交换。在人工护岸的设置中,要考虑河岸形态、水流速度,待搭建出河岸的整体形态之后,计算出河道的使用宽度,实现河道的自然、生态发展,并且能够保持河岸的自然美。另外,在生态河岸的建设中,要选择环保型的护岸材料,避免材料问题造成的河道污染,尽量选择原生态非加工的材料,既可以避免河道污染,又能打造生态河岸,对河岸起到很好的保护,提高河道的安全性。
2.2 恢复退化河岸带
通过河岸带的管理,能够形成完善的河岸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河岸带的生态化管理,还能够丰富地下水,强化地下水的保护。河岸带的恢复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的功能:首先,河岸带的恢复使其更符合生物生长的特点,使其具有生物群体的气息;其次,调节河岸带的生存空间,对突发性水灾有很好的缓冲效果;最后,在河岸带的恢复中,增加树木种植,促进环保工作的进行,减少水土流失,使得河道自然化、生态化。
2.3 完善河道治理施工的管理机制
要提高河道生态治理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强化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在河道生态治理中,参建单位较多,施工周期较长,且施工工序多样化,因此要采取精细化的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组织构架,合理开展施工组织,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及职责范围,保证管理人员在实施权利的同时也承担责任,提高管理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单位要结合现场治理情况,制定奖惩制度,对认真负责,严格管理的人员予以奖励,对态度懒散、敷衍工作的人员作出相应的惩罚,如果在河道治理中发生事故或者出现质量问题的,要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追责处理,以制度保障管理,以管理保障质量。
2.4 河道生态处理技术的具体运用
第一,河床断面形式设计,尽量选择自然型的河道断面,一般有矩形、梯形、对称图形,将河道的水流量作为设计依据。第二,在矩形断面的河道护岸使用砌石,河道两侧的平台,采用木栅栏护岸,并预留缓冲区。第三,如果在河道两侧有农田,则尽量选择梯形断面。在设计中,要结合现场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的护岸形式,在河道狭窄的地方以及闸口位置,容易产生冲淤,梯形断面的护岸形式最为适合,提醒断面置于水位之上,可以在保证槽宽的前提下,起到挡土作用。第四,在河道清淤过程中,要对现场的环境、工期、占地因素以及施工费用进行综合考虑,作出多种清淤方案,邀请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赋值,选出最佳方案。综上所述,在河道的生态处理中,首先选择合适的护岸形式、河道断面,然后结合多方面因素,选择科学的清淤方案,实现河道的生态治理,发挥生态水利的最佳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河道治理中,要实现生态水利的建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理念,将生态理念贯穿始终,采取合适的护岸方式,选择环保型的护岸材料,做好河岸带的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合理选择河道生态处理技术,实现河道治理的生态化,促进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