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建筑设计中对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研究

2020-11-25何嘉浩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9期
关键词:通风建筑设计植物

何嘉浩

(广东贝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00)

传统的建筑行业具有污染严重、耗能大的特点,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切实保证生态建设要求的准确施用,其中对于建筑行业来讲,要从设计端入手,重视生态建筑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建筑设计要遵循生态建设的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开展具体设计工作,缩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时间,转变粗放式的建设模式,从多个角度提升工程的效益。

1 生态建筑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态建筑理论中融合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充分联系生态、建筑和环境发展等多种因素,构建符合生态要求的建筑结构,提升住宅的舒适程度,有助于加强对健康环保方面的控制力度,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其核心观念涵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和功能协调的基本要求,统合资源型社会构建的多层次任务,并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升资源的利用率[1]。

2 住宅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理论的具体形式

2.1 布局设计方面

建筑布局设计要遵从自然环境的特点,兼顾观赏性的要求,以提升居住满意程度作为设计的中心方向。合理设计建筑布局有助于降低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力,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引发热岛现象,不满足用户舒适居住的要求。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布局设计方面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应当注重气候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将风向变化融入其中,合理设置建筑物的朝向和高度,规划楼群的密度,保证内部空间的良好格局。避免热岛效应的具体操作办法还可以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来实现,楼群中要充分运用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将山水和植物构建成统一的整体,住户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享受到天然供氧的效能,欣赏美景的同时,依靠植物光合作用,向环境中释放大量的氧分,并吸收大量热能,降低热岛效应发生的机率。作为住宅工程的设计师,应当具备确定环境特点的能力,在设计前对周围环境认真勘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契合生态建筑理论的相关要求[2]。

2.2 通风结构设计方面

通风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通风结构对于调节室内温度和适度的重要性,基于生态建筑理论的结构,可以实现自主调控室内环境,避免由于室内温度、湿度调节失败借助空调等耗能设备的情况,降低建筑体维持平稳运行的耗能。其次,气候对于风向和风力有着制约作用,不同气候下的风向具备不同的特点,为切实执行住户的现实要求,应当合理设置通风结构,使自然风得以积极利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季节对于通风效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需要及时通风才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维持在舒适的范围内,因而要充分换气通风,而对于有些地区冬季气候具有寒冷干燥的特点,若门窗结构不具备密闭性很容易将外部的冷风流向室内,造成温度下降,住户在此种环境下居住,很容易着凉,影响健康。由此可见,通风结构要重点关注门窗设计,综合考虑窗体结构,设计合适的尺寸,选用适合保障整体结构的密闭性,创建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通风结构,保证整体运行的能耗[3]。

2.3 采光结构设计方面

设计建筑采光结构中,应当注重对自然光源的利用,尽可能缩减设备照明的比例,并满足遮光结构的设计需求,保障在光源和采光要求发生变化时,结构可以给出针对性的反应,消除光照过强或过弱的影响。为满足生态建筑理论对采光结构的要求,利用多种分析方法,模拟工程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引用BIM技术和有限元分析的办法,虚拟不同的自然光源照射情况,并结合大数据的分析结果,研讨面积、光照时间等对采光效果的影响,适当调节现有设计内容,确保建筑设计的生态性。

2.4 围护结构设计方面

围护结构涉及保温、防火和窗体结构,通过使用带有保温隔热作用的材料,尽量避免在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解决雨水渗漏的问题。现阶段,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是陶瓷和岩棉材料,材料使用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并且有助于提升防火等级,切实满足建筑要求居民住宅外围护结构使用的材料要符合相关标准,一般选用B1等级以上的材料才能通过生态特性监察。除了挑选合适的材料,在施工中要密切注意铺贴环节操作的精准性,保证贴合面的紧实,贴合紧实后要经过多次拉伸试验,避免其他因素影响结构的稳固程度。

2.5 景观设计方面

植物景观合理设计可以提升微环境的调节能力,兼顾观赏价值和建筑结构要求,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植物景观设计形式包括:内外交互空间嵌入式、屋顶植物和外墙植物,不同形式对接不同的建筑要求和生态效应。嵌入式主要在阳台等可以近距离观赏植物的位置设计景观结构,符合近距离观景的要求,屋顶植物则采用大面积的平铺设计,以整体的形式达到吸收雨水和缓冲水流的作用,避免雨水渗透到内部空间,外墙景观结构要注重挑选布置植物的类目,利用攀爬类植物的攀援特性,保证外墙表面植物的覆盖率,提升光合作用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合理应用,需要对影响居住环境的因素逐一分析,明确其具体的作用效果,并结合结构特点针对性的调整设计内容,提升建筑的观赏性和生态效益,要积极使用环保材料。

猜你喜欢

通风建筑设计植物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哦,不怕,不怕
建筑设计的困惑
将植物穿身上
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中的应用分析
立筒仓通风效果的探索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