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成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11-25陈江波
陈江波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1 风电场工程造价控制概念
风电场工程造价指风电场工程的实际建设投资,是衡量风电场项目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现阶段,我国的风电场工程的前期投资与设备投资占比较大、整体建设工期较短、工程计价过程和方法较为复杂,因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风电场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施工辅助工程费用、机电设备采购与建设工程费用及其他费用四个方面,占整体风电场项目投资的比例分别为0.5%、70%、20%、10%。在风电场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建设材料主要包括:电力电缆、钢材、设备、水泥、沙等。其中,设备价格浮动会对成本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风险项目造价控制,除做好项目造价管理外,还需注意加强对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价格管理。
2 风电成本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我国风能储量丰富,据统计,7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量有26亿千瓦,随着技术创新,风能的可开发潜力无限。但是由于地区和时间的不同,发电量会在区域和季节产生差异,这也是风力发电量波动的原因。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风电发电量与度电成本呈现负相关,第三季度度电成本显著高于另外三季度。由此可见,在风电产出效率提升的基础上,提高风力发电量,降低 “弃风率”,实现规模效益,才能够有效控制风电成本。
在未来可预见的一定时期内,风力发电装机容量随时间而递增,风电成本随时间的增加而递减。
3 成本控制战略在风力发电行业的应用
3.1 优化项目设计,降低度电成本
风电项目是典型的 “基因工程”项目,出身决定终身,一旦风电项目建设完成,大部分成本就固定了。风电项目前期设计开发方面主要由项目管理费、可研及地质勘察等专项报告,风资源测量等费用构成,前期设计工作的深度直接决定项目投资成败,风电开发企业应高度重视风资源状况分析,全方位获取风资源数据支持,结合当地建成项目情况,加大对周边项目考察交流深度,重点落实上网小时数、限电情况、送出规划等关键因素,优化项目设计,全方位提高项目发电量,降低度电成本。
3.2 做好可研阶段的风险评估
可研阶段各项专题论证结果是否能通过并获得行政审批,直接关系项目的顺利实施。所以,应结合当前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的形势,在研究传统各项专题的同时,对林地、地域边界 (省界、县界)、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问题投以更大重视。
3.3 加强流程控制
在管理控制中,设计概算、咨询流程与整体流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这三个切入点的管理能够保障造价流程的有效控制,是后续风力发电造价管理的重要基础与重要前提。流程包括风力发电企业的决策与投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管理程序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管理有效性。用可行性报告与投资评估的方式编制,加以控制投资估算。该过程中,项目公司必须做好对可行性报告的审查与证实,明确每一个细节与项目流程。
3.4 依托先进技术,降低运维成本
在考虑项目投资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提高风电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价值链理论中企业基础设施成本,实现风电企业的运维成本领先战略。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置风电场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建立风电场远程集控中心,实现风电场的集中运行管理、集中检修管理、集中经营管理和集中后勤管理,实现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二是利用无人机技术,实现风电场无人机巡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面对风电上网电价补贴的逐步降低,业内企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强自身竞争实力,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3.5 制定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
风力发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工作通常都有内容较多,环节较复杂等特点,主要体现于决策、招标以及设计的阶段。为了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以清晰造价管理标准和流程,从而丰富造价的管理内容。另外,还应该明确各部门在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的责权,并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与行业社会效益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造价控制流程,规范各个环节的造价管理内容和标准。除此之外,要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加强考核,保证风力发电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
3.6 合理筹划融资,降低资金成本
在考虑项目投资时,要充分利用资本运作,降低风电企业资金成本,实现风电企业资本成本领先战略。一是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二是利用金融宽松周期,利用低利率贷款置换高利率贷款,降低公司资金成本。三是发行绿色债券和海外债,以绿色能源为平台,积极推进 “产融结合”战略,实现绿色能源和绿色资本良性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风力发电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水平已有一定的提高,但仍需不断完善后续的实践工作。风力发电管理人员在操作中必须做好对造价项目的不断完善,明确每一道施工流程,做好细节方面的处理与控制,确保工程造价能够高效运行,其对风力发电发展而言帮助效果突出,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