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防控简析

2020-11-25姚克伟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0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贷小微

姚克伟

宁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铜峡支行 宁夏青铜峡 751600

作为国民经济最小的组成单位,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截至2019 年4 月底,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企业和其他组织2730.4 万户,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企业和其他组织有908.4 万户,收录小微企业近1500 万户,其中有信贷记录的小微企业近350 万户。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广泛、容纳人口众多,它的存在对于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信贷融资与其贡献不成正比,其成长面临着 “先天条件不足,后天营养不良” 的窘境。在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充分开放、金融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日益增长,而供给端无法有效满足需求,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愈加凸显[1]。

1 小微企业信贷现状

我国小微企业众多,但是其本身具有生产规模小、科技创新弱、核心竞争力差等明显的不足,导致其在进行银行信贷过程中,很难与大中型企业进行竞争,也就难以获得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支持。商业银行展开信贷业务是要考虑成本效益的,我国小微企业资金不充足、财务制度不健全,那么商业银行付出就多、信贷风险就大,这就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网络金融服务的消费者未享受其权益的相应保护且风险很高。利用互联网技术拟合成的大数据平台也导致金融消费者的金融信息安全存在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其次,小型和微型企业抵抗攻击的能力较弱。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内部规模决定着其不足以抵御风险以及不能够高效控制融资速度,因此为了成功获得资金,贷方常常会放大正面的信息,清除反面信息,这必定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水平失去部分判定标准。最后,商业银行面临监管不力不当以及相应的法律规范问题。目前,中国并未对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监管设定相对全面的行业标准及行为准则,并且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要快于监管的实施[2]。

2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表现

2.1 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面对的信贷风险,首先就是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一些小微企业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没有及时偿还贷款,这就会造成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失。首先,我国小微企业起步晚、生产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这就造成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如果出现无法按时还款的现象,就会增加了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

2.2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

市场格局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小微企业发展受限,经营压力较大,无法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造成商业银行资产流失,使商业银行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风险。比如受到今年全球疫情的影响,我国很多以出口为主的小微企业遭受较大市场冲击,产品大量积压、企业效益降低,很多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出现断裂的风险。

2.3 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往往是因为小微企业的内部流程出现失误以及商业银行监督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银行信贷风险。简单地说,这种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共同责任,首先是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缺少职业操守,听从管理者的命令,伪造企业财务信息,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同时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部门为了扩大业务,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前期审查停留在形式上,着重查看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资料,不去全面审查企业的持续经营状况,从而增加信贷的操作风险[3]。

3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对策

3.1 优化小微企业信贷结构

优化小微企业信贷结构是风险防控的第一要务,不仅能把好贷款风险的入口关,还能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小微企业贷款的行业投向应首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由于此类行业具有需求稳定、小微企业分布最多、疫情后恢复最早最快的特点,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行业性风险。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2019 年的调查,一半以上的小微企业隶属于餐饮住宿、文化旅游和批发零售等民生行业。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消费需求复苏,这些行业势必焕发新的活力。其次,应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比如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网络科技、生物医疗、新基建等相关行业[4]。

3.2 健全小微企业风险评估体系

信息不对称的评价体系会产生信贷风险,所以需要商业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的盈利和发展情况健全风险评估体系。首先,要认真而全面的考察小微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把企业管理人员、产销体系、财务报表、企业经营状况等信息纳入到风险评估体系,在对企业放贷前做到对企业的全面了解。其次,在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后还要继续加强监管工作,及时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负债情况,有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反馈,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再次,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管理要做到甄别,对于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要积极给予资金的支持,对于发展势头不好的夕阳产业要及时清算贷款,从而优化贷款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3.3 创新防控手段

传统的融资方式看 “三张表”,但一方面财务报表代表的是过去的静态信息,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又存在财务不规范、不全面的天然特点。因此,近年来 “新三表”——电表、水表、气表,比原来财务报表更进了一步。同时,进一步了解客户的客户,即企业在和谁做生意,做什么生意,企业的朋友圈是什么样。运用不断创新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评估手段,尤其是数字技术,用机器模型来解决客户区分问题,去除人为因素,能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防控起重要作用。当然疫情的发生,考验了现有数据模型对优质客户的识别能力。

3.4 优化信息反馈机制

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商业银行的信息反馈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关注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益,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并通过 “互联网+” 等先进技术,构建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如果出现信贷风险的问题,商业银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制定好相应的对策,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贷风险,减少商业银行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考虑到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等因素,商业银行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处及时和小微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消息阻碍带来的信贷风险。从而使商业银行员工能够准确和全面地掌握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逐渐优化信贷信息服务结构,提高银行的信贷收益[5]。

3.5 加快小微信贷业务产品创新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特别是创新纯线上的贷款产品,通过产品创新与拓展,能够从不同需求面,保障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以更好地发挥信贷融资作用。因此,商业信贷融资要从金融保障的角度出发,在 “股权+债权” 的融资保障中,创新 “线上+线下” 金融产品,形成积极有效的作用。

4 结语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其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还不够,这不仅不利于小微企业更好地发展,而且无法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做好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升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力度,为小微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6]。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信贷小微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小微企业借款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小微企业重在强身健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