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画与全息影像的相生相息

2020-11-25巩少伟

油画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达利全息毕加索

王 硕/巩少伟

一、全息艺术概述

1.什么是全息

全息影像(Hologram)的出现是众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图1),该词最早由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斯·盖博(Dennis Gabor)于1947 年发明。“全息”一词源于希腊语“全部”(Holos)及“信息”(Gramma)在词汇上的融合,意指记录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1,因此它可以通过激光与特定的光路在介质上记录干涉图案,并由特定的光源进行再现还原。这使得全息影像成了一种能够在二维介质上记录“真实”三维世界的影像,使被记录的内容如魔法一般地飘浮在空气中,在不需要佩戴任何观看设备的情况下实现真正的裸眼视觉体验。

2.全息艺术

全息与艺术的初次邂逅可以追溯到1967年左右,被誉为英国全息艺术之母的马格丽特·贝尼恩通过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偶然间察觉到了全息影像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潜力2。贝尼恩基于对这一想法的深入探索,于1973 年发表了《全息作为一种艺术媒介》(Holography as an Art Medium)一文,该理论研究与其相关艺术实践奠定了全息影像作为艺术媒介的基础。与此同时,全息影像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引起了艺术家、收藏家、美术馆、画廊、艺术期刊等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世界范围内拥有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例如,西班牙的达达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美国的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摇滚艺术家爱丽丝·库珀等,还有转型成为全息艺术家,一生致力全息艺术发展的玛格丽特·贝尼恩、哈丽特·卡丝汀·西尔弗、鲁迪·伯克霍特、迪特·荣格等,他们的贡献带来了全息艺术的繁荣发展(图2)。

3.全息对画家的影响

在20世纪60年代末,正值西方世界的政治和艺术热潮,艺术的语言也正在拓宽3。当时还处于画家身份的英国艺术家玛格丽特·贝尼恩也不例外地对自己的艺术发展进行思考,她认为当时的艺术领域需要“文化中间人”(Cultural Mediators)的角色,全息艺术家的存在便可以将各个艺术领域之外的信息带回艺术领域,这不仅使艺术更显趣味,而且将艺术从美术馆、艺术学校等传统语境中剥离出来,使艺术语言融入更多的场景成为可能4。而全息的出现,使她获得了一条将光学领域的信息带回艺术领域的路径,这使得贝尼恩增加了一重全息艺术家的身份,为艺术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份贡献使她在2000年荣获大英帝国勋章(图3)。

20 世纪60 年代初,身处美国的萨尔瓦多·达利也似乎正遭受着与贝尼恩相似问题的困扰,寻求着艺术之路的多元创新。此时的他正专注于对立体图像的探索,尤其聚焦于第三维度和第四维度,他的这些探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影响5。达利曾在自述中说到由于全息也是记录三维世界的方式,这使得他得以摆脱分析立体主义的影响,能够借助全息这种全新的艺术媒介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6。当达利在了解全息媒介后,他在1970—1973年间创作了数幅惊世骇俗的全息艺术作品,曾参与创作这些全息作品的南非艺术家、音乐家塞尔温·里萨克认为:“全息将是表达达利三维观念最独特、最重要的艺术媒介之一。”7

图2 萨尔瓦多·达利与爱丽丝·库珀创作《爱丽丝·库珀大脑》全息艺术作品 1973 年

图3 玛格丽特·贝尼恩接受大英帝国勋章时的场景 2000 年

二、油画对全息艺术的启发

1.《毕加索》与《阿维尼翁的少女》

在20 世纪60 年代末期,正值贝尼恩全息艺术创作的初期,作为首批开拓全息艺术的艺术家,贝尼恩面临着两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她需要向基本不熟悉全息媒介的公众及专业艺术人士传播全息作品,另一方面,她要尝试解读全息作品的艺术意义。而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图4右侧)提供了一个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新思路:在艺术媒介方面,《阿维尼翁的少女》被公认为是立体主义的起源之作8,无论对于公众还是专业艺术人士而言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因此以该幅油画为原型制作的《毕加索》(图4 左侧)有助于建立起观众与作品之间可理解的、可交流的基础,弱化全息作为陌生媒介的劣势。在艺术重塑方面,《毕加索》可视为对毕加索立体主义的一种回应与致敬,因为这两种艺术媒介在本质上都是在二维的介质上记录“真实”的三维世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立体主义是借助透视或色彩逻辑等传统绘画技法完成的,而全息是借助激光特性完成的,因此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来,《毕加索》融合立体主义画作与全息技术,可视为对《阿维尼翁的少女》的一种再演绎的艺术形式9。

仔细观察《毕加索》不难发现,贝尼恩对《阿维尼翁的少女》的再创作经过了反复斟酌及考量。首先,贝尼恩将作品中四分之三的空间都留给了《阿维尼翁的少女》中的人物造型,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全息部分,却只是一个面积仅占画面五分之一的“全息立方体”(图5)10。此外,贝尼恩保持了原作中各女子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全息部分则被隐藏在人物后方,这种面积及位置的构图似乎是让人们以欣赏熟悉的油画为主,从而减少观众对于全息媒介的陌生感。其次,《毕加索》的观看体验必然也是精心设计的产物,贝尼恩在制作这幅全息作品时,将人物形象从复制版本的《阿维尼翁的少女》画作中裁出,去掉了背景,并在画面右下角的视觉中心处加入了一个“全息立方体”,这使得观众的视觉焦点会先落到画面左侧人群身上,之后会转移到右下方的全息立方体上,从而完成了一场由绘画立体主义到全息立体主义的视觉体验之旅,在两种媒介的切换间,便能感受到作品意图传达的致敬主题。

图4 左侧为《毕加索》,玛格丽特·贝尼恩于1969 创作;右侧为《阿维尼翁的少女》,毕加索于1907 年绘制

图5 《毕加索》全息影像中“全息立方体”特写

图6 萨尔瓦多·达利 海底的渔夫 1971 年

2.《海底的渔夫》与《阿维尼翁的少女》

《阿维尼翁的少女》的影响不仅仅止于《毕加索》,它同样也对达利的全息艺术作品《海底的渔夫》(图6)产生了启示。《海底的渔夫》创造了多个维度,首先,在媒介层面,达利结合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的画作和全息影像的多维度媒介特色来进行创作。其次,多维度还反映在意识层面,因为《海底的渔夫》被认为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有关。而达利将绘有女孩头部形象的全息影像叠加在《阿维尼翁的少女》的画面之上,似乎是想传达两幅作品存在意识维度的层叠关系。

3.《全息!全息!委拉斯开兹!盖博!》与《宫娥》

图7 迭戈·委拉斯开兹 宫娥 1656 年

图8 萨尔瓦多·达利 全息!全息!委拉斯开兹!盖博!1972 年

达利在其艺术生涯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西班牙艺术家迭戈·委拉斯开兹以及他的《宫娥》(图7)都保持着浓郁的兴趣,并持续不断地对这幅伟大油画作品进行着再创造,《全息!全息!委拉斯开兹!盖博!》(图8)便是其中最特殊的一幅。特殊首先反映在这幅作品的名称上,达利使用了罕见的四个叹号对其命名,这足以显示出达利对全息有着一种强烈的情感。

《全息!全息!委拉斯开兹!盖博!》的创作方式也十分特殊,它是由两幅全息影像重叠、拼贴而成,其中一副全息影像还原了17 世纪《宫娥》的人物场景,另一幅呈现的则是三个现代人在咖啡馆一边喝酒一边打扑克的场景。由此可见,这幅作品显示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就像蒙太奇摄影作品《两种生活》(图9)中的手法,画面左右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达利将上述两个独立的现实场景容纳于同一空间中,既包含了空间维度,也涵盖了时间维度,所以它被认为是一幅具有蒙太奇意味的全息作品。

图9 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 两种生活 1857 年

这幅全息影像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之处,还在于其在出现场景切换时兼具了互动性与趣味性。当观众从全息影像的左侧走向右侧时,随着视线的挪移会遇到几个视觉趣味点:首先,当观众的视角处于全息影像最左侧时,只能看到画面左侧有一个现代人正坐在桌前(图10),当观众将视角逐渐向右移动时,第一个视觉趣味点便出现了(图11),现代人变得若隐若现起来;紧接着,其后方《宫娥》画作中的左侧女子形象变得真实起来11,仿佛将观者的思绪带入油画所处的17 世纪;与此同时,咖啡桌的侧面显现第二个现代人,正面对着观众。

倘若观察者再继续将视角向右移动,便能发觉第二个趣味点(图12),与第一个趣味点相似,第二个现代人(画面中间)的形象变得愈发真实可感,与《宫娥》画面中另一个身着白色裙摆的女孩形象重叠。但这一变化过程的精妙之处在于,中间现代人的头部、上半身轮廓与白色裙摆女孩的躯体、裙摆轮廓极其相似,这给观者带来了一种奇妙的视错觉,即小女孩的躯体、裙摆似乎是由现代人的头部与上半身幻化而成,仿佛时空差异性在全息空间中得到了和解。观众的视角在《全息!全息!委拉斯开兹!盖博!》中的现代场景以及《宫娥》场景的渐出、切换间,仿佛进行了一场时空穿越之旅。

图10 当视角处于最左侧时的全息影像画面

图11 当观众视角向右移动 第一个视觉趣味点出现

图12 当观众视角继续向右移动 第二个视觉趣味点出现

图13 哈丽特·卡丝汀·西尔弗 致扬·凡·艾克和博斯 1994 年

图14 扬·凡·艾克 根特祭坛画 1415—1432 年

4.《致扬·凡·艾克和博斯》与《根特祭坛画》

1994 年,美国全息艺术家哈丽特·卡丝汀·西尔弗创作了其职业生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全息作品——《致扬·凡·艾克和博斯》(图13),这幅全息作品的灵感主要来源于扬·凡·艾克的《根特祭坛画》(图14)。西尔弗将扬·凡·艾克作品中端庄的亚当和夏娃(图15)形象解读为一个拥有女性面容与男性生殖器的人物形象(图13左侧),以及一个拥有男性面庞与女性生殖器的人物形象(图13 右侧),似乎二者的性别特征被西尔弗刻意进行了重构。仔细观察他们二人的表情,不难发现左侧拥有女人面容的人物面露喜色,而右侧男人面庞的人物充满焦虑。西尔弗通过将《根特祭坛画》中端庄典雅的亚当/夏娃的身体进行解构与重组,重新定义了当代语境下的性别边界,并通过对比重构过后的亚当和夏娃(男女)表情,向观众传达社会中男性与女性角色所面临的,由于性别差异所导致的处境迥异现象。此外,缅因州法明顿大学美术馆还认为该幅全息作品的创作还受到了希罗尼穆斯·博斯奇幻风 格的绘画作品的影响12。

图15 《根特祭坛画》中亚当和夏娃的局部放大图

图16 萨尔瓦多·达利 多面体 1972 年

西尔弗通过借鉴《根特祭坛画》不仅创造出了符合当代语境的、伟大的全息祭坛画,而且还让古老的《根特祭坛画》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油画艺术家的全息作品

1.达利的《多面体》

达利创作的《多面体》是借助全息构造一个多体积的空间,并在该空间的表面,以激光为“画笔”,全息为“画板”绘出一幅画作,用以描绘一位篮球运动员变身为天使的过程(图16)。最终形成的作品仿佛在空间中被弯折,甚至某些弯曲部分仿佛要突破全息介质的物理限制(图17)。当研究萨尔瓦多·达利的历史学家保罗·奇梅拉在《时代》杂志上欣赏完这幅全息作品后,近乎疯狂地说道:“不知何故,达利仅使用他的画笔、颜料和想象力,就绘制出了可以从画布上延伸出来的画作。”13

除了全息空间最中心的画作外,达利还融入了其余三种元素,它们分别是一个3英寸的地球球体,一幅描绘达利正在为他妻子作画的画作,以及一张达利小时候的照片。在这幅三维作品中,达利似乎还引入了第四维——时间,即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中年的肖像画共同放在同一个时空之下,形成一种特殊的记忆再现。

参与制作该幅全息影像的南非艺术家塞尔温·里萨克在制作完成后认为:“全息影像的出现使艺术家不必再受限于二维表面,这给予了画家更多表达感受的空间。”得益于这一因素的突破,和油画结合后的全息影像作品可以提供给观众更多欣赏绘画作品的方式及可能性,从而为观众创造了更多感受绘画作品的视角。

2.其他画家的全息作品

通过上文对玛格丽特·贝尼恩、萨尔瓦多·达利的介绍,可以察觉到艺术家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他们既可以是画家,也可以转而成为全息艺术家,这从侧面印证了艺术家的多元身份以及艺术的多维属性。

除以上两位画家外,还有许多曾经或还处于画家身份的艺术家,比如多米尼克·穆勒姆、迪特玛·奥尔曼、皮乌拉·艾奥纳等创作了许多动人的全息影像作品。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幅当属迪特玛·奥尔曼的《传承》(图18),这幅作品创造性地使用了棉线和毛线,引导油画和水彩颜料在纸上自由流淌而形成的,奥尔曼旨在使用这些自然物质创造一种自然之力,继而引起观众对于自然传承的思考,以及大自然的赞美14。

四、全息与油画的相生相息

图18 迪特玛·奥尔曼 传承 2016 年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出早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艺术家就已经探索了全息与油画的合作潜力,并开始将全息影像媒介与油画媒介进行混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成果首先体现在艺术语言的拓展上,例如,多媒体艺术家多米尼克·穆勒姆利用绘画与全息的混合媒介,创作了许多趣味十足的全息作品,将艺术领域延伸至多媒体领域(图19)15,其贡献还体现在对观众而言,混合媒介能够为其拓展更多的欣赏绘画作品的视角及场景,比如社交平台、论坛等。对油画艺术家来说,混合媒介可以使其扩展更多的表现形式,尤其体现在时空维度上。

除此之外,油画艺术家与全息艺术家们也在积极寻求协同创作,使双方都能够在相互合作中克服自身所面临的挑战,擦出智慧创意的火花,点燃艺术作品的火焰。其中一个具有较强说服力的例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贝尼恩与波普艺术领军人物、著名油画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合作,共同参与制作了“化妆品”系列中的一幅——《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图20)。这幅全息作品中的汉密尔顿将自己脸上涂满了绘画颜料,借此通过妆容将作品巧妙地与艺术家这一职业进行了联系16。在汉密尔顿的协作下,贝尼恩的全息艺术作品成功塑造出了一个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性的成功男性艺术家的角色。由此可见,从油画到全息影像,从油画家到全息艺术家,两者之间的合作相生相息,充满无限趣味与生机。

图19 多米尼克·穆勒姆 玛丽莲蒙德里安 2012 年

图20 玛格丽特·贝尼恩、理查德·汉密尔顿 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 1991 年

注释:

1.OSA Living History.(2020).Biographies &Memoirs:Dennis Gabor.Available from:https://www.osa.org/en-us/history/biographies/bios/dennis-gabor/#:~:text=Gabor%20had%20 coined%20the%20term,to%20advances%20 in%20signal%20processing.Last accessed 20th November 2020.

2.Margaret Benyon.(1996).Defining Tradition 1969 -1996.Living and Working with Holography.Available from:http://www.art-in-holography.org/papers/benyon.html.Last accessed 25th November 2020.

3.Sean F.Johnston (2006).Holographic Visions A History of New Scie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293.

4.Rebecca Coyle,Phillip Hayward (1995).From:Apparition,Holographic Art in Australia.Sydney:University of Sydney.pp.23-26.

5.A World History of Art.Paths to Immortality 1962—1989.Available from:https://thedali.org/about-the-museum/timeline/.Last accessed 26th November 2020.

6.Holography Virtual Gallery.Art of holography.Available from:http://www.holography.ru/arteng.htm.Last accessed 27th November 2020.

7.Selwyn Lissack.(2014).Dali in Holographic Space.Available from:https://spie.org/news/spieprofessional-magazine-archive/2014-january/daliin-holographic-space?SSO=1#:~:text=Salvador%20 Dali's%20contributions%20to%20art%20 holograms.&text=Gabor's%20invention%20 and%2.Last accessed 27th November 2020.

8.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主编《毕加索 —一位天才的诞生》,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第114页。

9.Rebecca Coyle,Phillip Hayward.From:Apparition,Holographic Art in Australia.Sydney:University of Sydney.1995,pp.26-29.

10.Izabela Naydenova.The Visual Language of Holograms.Croatia:In Tech.2011,p.332.

11.Joan Francesc Escrihuelai Niubo.Dali andthe Third Dimension.Protagonists.18 (3),1995,p.931.

12.UMF Art Gallery.(2013).Harriet Casdin-Silver:Beauty and the Political Body .Available from: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57489cce4b0d967327a2d83/t/55ec 6918e4b0b8a6d1062111/1441556760363/Harriet+checklist+information.pdf.Last accessed 27th November 2020.

13.Paul Chimera.Holography was“New House of Creation”for Dali.Available from:https://dali.com/holography-new-house-creation-dali/.Last accessed 27th November 2020.

14.Aveir City Museum.Art in Holography——Light,Space &Time.Aveiro:Universidade de Aveiro.2018,p.23.

15.Vildan IS,IK.“Holographic Art Jargon,”Electronic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6,15 (59),pp.1408-1409.

16.Margaret Benyon.“Do We Need an Aesthetics of Holography?”Leonardo.25 (5),1992,pp.411-412.

猜你喜欢

达利全息毕加索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全息“魔镜”在身边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毕加索:像孩子那样画画
看不懂没关系
“亲临”火星:全息眼镜助力火星探索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全息,何以为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