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2020-11-25倪晓俊

大医生 2020年13期
关键词:硬化性间隙脑梗死

倪晓俊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1300)

小血管周围的间隙结构是由穿支动脉以及流出静脉进出脑实质时,软脑膜内陷并伴随在血管周围延续而成,被称为血管周围间隙[1]。血管周围间隙是人体脑组织排出组织间液的重要结构,通常位于脑血管壁、脑实质的中间,由柔脑膜包围而成的一个和蛛网膜下腔相连的间隙结构。其一般形成在血管或组织之间,不过间隙一般比较小,通常径长不会超过1~2 mm,可见于任何人,如果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观察其直径大于0.66 mm时,则称为血管间隙扩大,通常根据组织病理检测、头颅影像检查等方式来确诊,一般临床上多出现在脑基地节区、脑干或白质等部位。有研究指出[2],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对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来说,其或许会引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恶化。探究其原因,则是由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起的穿支动脉供血受阻,这必然会对血管内皮组织造成一定的破坏,由此能够对脑小血管病的其它影像学标志物,诸如脑白质异变等带来极大的影响。不过现今,临床上对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故而本研究选取了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结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治疗依据,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类型,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为对照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4.64±3.65)岁;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64.68±3.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善的头颅核磁共振、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并确诊为脑梗死患者;②所有患者均满足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要 求[3]。

排除标准:①属于混合型动脉狭窄;②头颅或血管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不清晰,或者颅内陈旧性病灶干扰相关观察指标或评分结果者;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体属于心源性栓塞亚型;④除脑梗死外其他疾病所致的血管狭窄;⑤严重心脏病或近期出现心肌失血者;⑥患有严重肝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⑦临床资料不齐全或不配合临床研究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核对患者的入院资料,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抽烟、熏酒、冠心病病史等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了解与体格检查,同时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指标相关检查,住院第2天早上空腹抽血5 mL,对血细胞、肝肾功能、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根据研究要求,记录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酰(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数据分析,stata10软件进行多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使用χ2检验,对各个因素进行logo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对比,研究组的CRP、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指标进行logo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CRP、TC、TG、LDL-C、HDL-C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相关因素,见表1。

3 讨论

脑微血管病变疾病临床的典型表现一般有三种:微出血、脑白质高信号、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一般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其发病位置一般集中在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等范围内,大部分患者都会兼有腔隙性脑梗死等症状。根据以往的临床研究能够得出[4-5],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一般和患者的年龄、血压、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异变等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在临床中,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发展,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被广大学者所熟知,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多数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最为常见的是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等。随着患者的年龄变化,脑组织内不同区域的小血管发生脂质透明样变,故而导致血管病变加重,加之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及血管周围间隙存在较大差异[6]。另外,随着脑梗死疾病的发展,患者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不断加重,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引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促进疾病发展[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RP、TC、TG、LDL-C、HDL-C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组的CRP、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进行Logostic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的CRP、TC、TG、LDL-C、HDL-C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相关因素。王飞等[8]研究结果指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同时伴随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表 1 两组患者 CRP、TC、TG、LDL-C、HDL-C 对比()

表 1 两组患者 CRP、TC、TG、LDL-C、HDL-C 对比()

组别 n CRP(ng/L)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对照组 50 4.65±1.86 3.58±1.31 1.32±0.07 1.58±0.47 2.45±0.77研究组 50 27.48±5.91 4.58±1.82 1.85±0.84 2.84±0.52 1.28±3.81 t 26.055 3.153 4.446 12.711 2.128 P<0.05 <0.05 <0.05 <0.05 <0.05 OR 14.56,95% 8.56,95% 7.95,95% 10.57,95% 11.76,95%CI 1.05~4.31 1.34~1.56 1.11~1.54 1.04~1.24 1.06~1.45 P<0.05 <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其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联合降脂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其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硬化性间隙脑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间隙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1例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给你
苦难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