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放置曼月乐的疗效分析

2020-11-25

大医生 2020年13期
关键词:曼月乐月经病灶

吕 莉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常州 213023)

子宫腺肌症是由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伴随周围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变肥变大现象,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痛经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形成干扰[1]。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行腺肌症病灶切除手术,虽为患者保留子宫,但术后会有疾病复发情况,手术后需予以对应干预,控制疾病复发[2]。本研究针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实施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予以指标项目分析,探究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手术,术后放置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实施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9~45岁,平均年龄(38.25±5.12)岁;试验组年龄30~46岁,平均年龄(38.44±5.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具有月经期间疼痛症状、月经量增加等情况;②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在子宫腺肌症,手术之后病理检测予以证实;③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原发性月经期间疼痛史的患者;②存在其它慢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选择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施行开腹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手术,予以开腹于接近子宫肌层位置将病灶割掉,予以缝线;或予以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手术,置入腹腔镜后将病灶割掉,予以缝线。

试验组选择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结合术后放置曼月乐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手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并于术后放置曼月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44,规格:含左炔诺孕酮52 mg/个),在月经第2~7 d放置,维持释放药量20μg/d,采取B超检测放置位置正常,并服用甲硝唑(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3020914,规格:0.2 g),0.4 g/次,3 次 /d,共服用3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计算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月经期间疼痛程度评判分值、月经总量测定值、子宫体积计算结果、血红蛋白指标测定情况。

1.5 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显效:症状大部分缓解,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有效:症状部分缓解,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无效:不满足以上对应指标[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评定月经期间疼痛程度,共有10分,分数越低则表示月经期间疼痛程度越轻微[4]。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期间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期间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期间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月经期间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总量测定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总量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总量测定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月经总量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计算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计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计算结果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子宫体积计算结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期间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期间疼痛程度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30 5.70±0.58 3.11±0.40 20.134 0.000试验组 30 5.82±0.60 1.30±0.24 38.310 0.000 t 0.787 21.252 P 0.434 0.000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月经总量测定值比较(,mL)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月经总量测定值比较(,m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30 152.36±7.30 85.60±5.18 40.850 0.000试验组 30 151.20±8.49 54.61±3.50 57.610 0.000 t 0.567 27.151 P 0.572 0.000

2.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项目指标测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项目指标测定情况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红蛋白项目指标测定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子宫腺肌症为激素依赖相关疾病,此类患者多存在月经量增多,月经期腹痛等情况[5]。目前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曼月乐治疗、手术治疗等[6]。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存在比较多的并发症,在停止给药之后容易发生病情反复等情况,影响其应用范围[7]。曼月乐属于左炔诺酮的宫内缓释系统,可长时间、较慢、平稳地将孕激素左炔诺酮予以释放,导致子宫内膜萎缩,使月经量减少,改善月经期间腹部疼痛[8]。采取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无月经来潮并丧失生育功能,对其生活质量带来干扰,多数年轻患者不愿接受该手术治疗[9]。由于子宫腺肌症病灶与子宫界限不清,保守性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无法将病灶完全清除,术后症状缓解率不佳[10]。所以,本研究主要评估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结合术后放置曼月乐方法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治疗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月经期间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月经总量少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执行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手术后放置曼月乐用药干预,可取得良好的临场效果。曼月乐于宫腔中可起到孕激素效果,且子宫内膜存在的左炔诺孕酮指标含量较高,促进子宫内膜对应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相关受体减少,促使子宫内膜对于血液血循环内雌二醇丧失灵敏度,进而得到较好抵抗子宫内膜增生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结合术后放置曼月乐用药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升治疗干预有效情况,减轻其月经期间疼痛程度,降低其月经总量,减少子宫体积,提升其血红蛋白项目指标,积极改善其病灶。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计算结果比较(,cm3)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计算结果比较(,cm3)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参照组 30 215.30±9.22 172.58±7.10 20.107 0.000试验组 30 214.85±8.50 126.30±6.81 44.530 0.000 t 0.196 25.766 P 0.844 0.000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比较(,g/L)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比较(,g/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参照组 30 89.50±3.26 107.63±4.10 18.957 0.000试验组 30 88.41±3.30 115.80±5.22 24.292 0.000 t 1.287 6.741 P 0.203 0.000

猜你喜欢

曼月乐月经病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GnRH-α结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曼月乐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曼月乐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月经带的改朝换代产品:月经杯的使用
月经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