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的原则及策略

2020-11-25牛俊凌临潭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重难点趣味性教学内容

○牛俊凌 临潭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在一堂课中,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十分重要。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初次接触初中历史课程的学生而言,历史知识是神秘的、复杂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历史故事,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所谓历史故事,是指过去实实在在发生了的事情,既然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那就不容后人随意篡改。因此,将历史故事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教师不能为了让故事更生动而随意歪曲历史,也不能随意杜撰历史,只有合理运用符合史实的故事,才能保证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

2.趣味性原则。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具有启蒙性,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条化的教学模式显然行不通。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很难真正理解历史。初中历史教师应本着趣味性原则,将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欲望,提高他们历史学习的质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历史故事融入其中,能有效地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有趣的历史故事也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合理地运用历史故事开展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的策略

1.导入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富于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可巧妙地融入历史故事,改变以往那种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富有趣味性,使学生通过“听故事”把握历史知识的关键点,激发他们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比如,“大变革时代”一课,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价值。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伊始,笔者把商鞅变法中“立木为信”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运用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讲述,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讲完后,笔者及时引入商鞅变法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价值。这种借助历史小故事导入的教学方式,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目的。

2.融入历史故事,突破重点难点。初中历史教学以历史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主,即便是基础知识部分,仍然会有重点和难点内容。要引导初中学生建立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历史教师既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讲解,设法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要善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比如,“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由于本课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学习时很容易混淆。笔者在教学中,引用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小故事,比如,越王勾践之“卧薪尝胆”,“问鼎中原”“朝秦暮楚”成语的由来,“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等等。运用这些历史小故事,不仅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而且可以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提升。

3.巧用多媒体“重现”历史,丰富教学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小故事,教师既可凭“一张嘴”对学生进行讲述,也可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借助音频、视频等讲述历史故事,不断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重现”历史,主要是展示相关诗词、历史影视资料等,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安史之乱”的有关内容时,可以结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历史故事;在探讨“贞观之治”时,可以适时地呈现魏征进谏李世民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总而言之,把历史故事融入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初中历史教师应善于将教学内容与历史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此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猜你喜欢

重难点趣味性教学内容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