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路径

2020-11-25滕莉娜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责任感教师应法治

○滕莉娜 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够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处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其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之中。笔者发现,当代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通过不同的路径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突出的人文性特征。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实现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和谐统一,教师需要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引导。教师良好的言行可以直接产生示范带动效应。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是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负有责任。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他们营造一个生动、愉悦、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社会成果的共享者,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二、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成就事业最基本的人格品质。每个阶段的德育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和目标,那就是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责任感,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提升,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明确责任中进步,在勇担责任中成长。如,主动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言而有信就是对他人负责;家国情怀就是对社会负责。教师有必要挖掘学生生活过程、行为习惯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不能只靠说教,学生身边的事例最贴近生活,更能让他们产生亲切感,容易让他们接受,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形成责任感,进而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三、在成就自我的目标实现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少年有梦”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梦想,并分享一下实现梦想的阶段性目标,制订出一个实现目标的计划表。在每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后,自己评价效果,由家长进行监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一个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并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懂得,不论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都离不开责任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定人生目标,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在融入社会的感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体会到,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真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社会生活中增强责任感,学会关爱自己、他人、自然和社会。如,2019年笔者所在学校初一学生参加了“拜会敦煌”西部研学之旅活动,学生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到了西北历史的厚重,体验到了师生情、爱国情。在研学旅行中,他们分享着自己的感悟与收获,也认识到,要自尊、自立、自信,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这样做,升华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他们在研学过程中受益匪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面对学生的困惑,可引入相关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思考、讨论,并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其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立志做一个胸怀天下并积极奉献社会的合格公民。例如,教师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导入讨论话题:“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让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究解决的方案,使其明确地认识到,应该“扶”,但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帮助他人,从而获得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责任感教师应法治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